一、泥鳅的繁殖泥鳅二龄成熟即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无异形,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雄鳅个体不肥不大,较平扁。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月~8月,5月~6月水温在25℃时是产卵的盛期。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简便,开春后,修理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注入新水,待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比1∶2~3放入池中,每平方米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时,开始放入鱼巢,并注意检查清洗其上的泥尘污物,以免影响泥鳅产卵时黏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结束。产卵后要及时取出粘有卵粒的鱼巢,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食。同时补放新的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为害。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个~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国际单位~15国际单位。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毫升~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湿布包住(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10小时~20小时就会发情产卵。若采取人工受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经10小时~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受精,操作方法与家鱼相同。卵粒经人工受精后随即上巢。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人徐徐将卵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孵化池中孵化。泥鳅的卵灰黄色,受精卵在水温20℃~30℃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好。每升水放卵400粒~600粒为宜,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二、泥鳅苗种的培育刚孵出的鳅苗不能自由活动,以卵黄为营养。在池中孵化的鳅苗一般留在原池培育,水深保持20厘米~30厘米,每平方米密度以500尾~1500尾为宜。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吃完为宜。过2天~3天改喂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培育,鳅苗长到1厘米时,可转入鳅种培育池中饲养,过1个月鳅苗长到3厘米时则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坑凼中进行成鳅饲养。三、成鳅的饲养成鳅的养殖方式很多,可采用池塘养殖,也可稻田养殖。池塘养殖土质以泥底为好,地势要高,防止泥鳅逃逸,面积150平方米~250平方米,水深45厘米,进排水方便,鳅种放养量37.5尾/平方米为宜,可混养少量的鲢、鳙鱼,既可充分利用池中天然饵料,调节水质,又可提高经济效益。水面上要兼养藻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或用树枝、水草等物盖在水面上遮阳,并要投喂米糠、豆渣、麸皮等,为增加饵料生物,可在池中安装数只黑光灯诱虫作补充饵料。池子要经常性地加水或换水,严禁农药和化肥流入池内,5月~9月份气温上升到25℃~28℃时,泥鳅十分活跃,要保持水肥饵足,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钻入泥中避暑,这时更应勤灌新水,以增加水中氧气和调节水的温度。稻田养鳅要选择保水性能好的田块,夯实田埂,并在田中开几条沟或几个坑,以利于投饵、捕捞,并在注、排水口安装防逃网,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捕食水蚤、丝蚯蚓等,可采取施肥的方法繁殖天然饵料,也可辅投一些养鱼饲料。四、泥鳅常见病的防治1.寄生虫病鳅苗阶段常见的有车轮虫、三代虫等,被寄生虫侵袭的泥鳅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上打转,治疗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晶体敌百虫0.5克全池泼洒。2.气泡病鳅苗阶段由于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易引发此病。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出现气泡。每亩用食盐4千克~6千克全池泼洒,也可注入新水或泥浆水治疗。3.赤鳍病此病危害极大,泥鳅感染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炎烂掉,可用每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药浴1,5分钟~20分钟,或用0.04%(药物占鳅体的比例)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连喂3天,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的痢特灵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五、成鳅的捕捞当泥鳅每尾长到15克~20克时,便可起捕上市。一般每隔两个月放干水起捕一次,捕后加足水,一般每亩可产成鳅1000千克。
相关文章
-
浅谈龙胆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龙胆石斑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近几年,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开始从台湾省引进龙胆石斑鱼在池塘进行养殖。目前,龙胆石斑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这里只介绍池塘养殖。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以沙泥底质为好,适宜面积3~5亩,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
2756 养殖手册 浅谈龙胆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群养肉鸭发生病毒性肝炎的诊疗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毒者。2005年9月份,我站接诊该病病例达60余起,发病鸭群死亡率一般在5%~50%之间,最严重者2500只肉鸭在发病4天内全群覆...
1159 养殖手册 群养肉鸭发生病毒性肝炎的诊疗 养鸭技术 养殖 -
北方獭兔规模养殖技术要点
春季养兔应注意问题:(1)防止鼠害,老鼠对生后20天以内的仔兔危害最大,有时老鼠能爬进兔笼内,咬死仔兔、吓坏母兔,因为春季也是老鼠繁殖的最好季节,母鼠因怀孕及哺乳需大量蛋白质,而仔兔是最好的食物,因此要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老鼠。(2)搞好兔群免疫注射工作,春季应制订好消毒计划,合理安排搞好春防。不论是种兔还是断奶仔兔都要注...
1612 养殖手册 北方獭兔规模养殖技术要点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美国鹧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养殖前景
美国鹧鸪又名石鸡,二十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人工驯化成功,八十年代末我国才开始引进饲养;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具有生长迅速,饲养期短,生产性能高,繁殖力强的特点。近几年来,由于受“非典”和“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鹧鸪养殖业发展停滞不前,年出栏量只有6-8万只,且大部分养殖户都集中在饶平县,产品大多数销往澄海、汕...
1420 养殖手册 美国鹧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养殖前景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饲料配比失衡易致仔兔死亡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一养兔户说,她的兔一月龄内死亡较多,死前腹部发黑,在兔出生半个月时打过二联苗,兔饲料配比为:花生壳粉66%、玉米15%、麸皮15%、骨粉3%、食盐1%。她问,死亡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首先,该饲料配比严重失衡。如把花生壳粉换成干苜蓿粉、青干草粉、花生壳粉、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小麦秸秆粉的混合粉就好...
2687 特种养殖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
瘦肉型猪育肥主要技术
一、育肥前的准备工作猪舍清扫与消毒在进猪前对猪舍内外要打扫干净,清除一切粪便、垃圾,垫草及污物,地面要用3%的火碱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天棚、墙壁要用20%的石灰乳刷白消毒;把用具搬到舍内密封门窗,用甲醛熏蒸消毒24小时后,排出气体。熏蒸时如能保持室温15℃~20℃,相对湿度70%~80%,消毒效果最佳。挑选育肥的仔猪最...
802 养殖手册 瘦肉型猪育肥主要技术 养猪技术 养殖 -
怎样控制青年鸡的开产日龄
如果能有效地控制青年鸡的开产日龄,使鸡群的开产日龄适时而且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们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却很不容易,因为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作用确实而效果准确的措施,国内外都在摸索之中。青年母鸡开产日龄是衡量其性成熟早迟的标志。要想控制开产日龄,必须先了解影响性成熟的因素,一般认为,除了迅速性因素外,就饲养管理而言碉料中...
2505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
银环蛇的人工养殖技术
银环蛇又称白花蛇,是一种名贵的动物药材.现将其人工饲养技术介绍于下:一、银环蛇的形态及生活习性银环蛇身长0.6米左右,头呈椭圆形,体背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腹部乳白色,尾巴稍显细长.银环蛇生活于平原或半山区的山脚近水边,常出现于民宅附近.喜昼伏夜出,横在湿润处或水边石缝中猎食,有时还会潜入民宅.银环蛇是神经毒性的毒蛇,毒腺...
2827 养殖手册 银环蛇的人工养殖技术 养蛇技术 养殖 -
兔精液的稀释及注意事项
:刘安常用的稀释液柠檬酸钠葡萄糖稀释液:柠檬酸钠0.38克,无水葡萄糖4.54克,卵黄1~3毫升,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国际单位,蒸馏水加至100毫升。蔗糖卵黄稀释液:蔗糖11克,卵黄1~3毫升,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国际单位,蒸馏水加至100毫升。葡萄糖卵黄稀释液:无水葡萄糖7.5克,卵黄1~3毫升,青霉素、链霉素各...
2399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
“旱育保姆”蛇皮袋育秧技术
“编织布+旱育保姆育秧法”分为旱育保姆湿润育秧的方法和旱育保姆旱播育秧的方法两种。其突出优点是工序简便、节省秧盘、节省秧地、节省种子、秧龄弹性大、素质好、拔秧方便、秧根带土易抛、抛后立苗快。一般每亩大田增产5~10%,节省秧盘投资22元。尤其是对早稻因为干旱或者冬种不能及时移栽,需延长秧龄,以及晚稻感光型品种能够提前播...
1135 养殖手册 旱育保姆蛇皮袋育秧技术 养蛇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