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服务团”的专家们仔细查看合作社养殖环境,听取情况介绍,向养殖户讲解蝇蛆养殖技术要领。
“想不到你们真来了!”昨天上午9点,在绍兴县富盛镇富盛村金家岭自然村村口,众盛珍禽合作社社长樊雪祥兴奋地招呼绍兴日报“乡村穿行·三农服务团”的专家。前几天,本报记者接到樊雪祥关于蝇蛆养殖的求助电话,立即联系了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的罗文博士和另一家蝇蛆养殖企业绍兴县兰亭镇柴氏生态养殖厂负责人柴银树,一起帮合作社出谋划策。
苍蝇生蛆,蝇蛆当饲料
樊雪祥的合作社坐落在金家岭村一处偏僻的山坡上,占地40多亩。山坡上放养着本地土鸡和鹧鸪,山坡下是一排平房,专门用来养殖作蛋白饲料用的蝇蛆。
樊雪祥告诉服务团成员,自己原先开过纺织厂,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由于看中了虫子鸡和鹧鸪的特种养殖前景,去年底,他开起了这家合作社。然而,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合作社的蝇蛆存活率偏低,损失达三分之二,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养殖蝇蛆,前景十分广阔。”罗文介绍,蝇蛆养殖技术实质上就是通过动物粪便等作为培养基,先养殖苍蝇使其产卵,再将蝇卵培育成蝇蛆,既能解决动物的蛋白饲料来源问题,也实现粪便的合理利用。科学研究证明,蝇蛆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是畜禽的最佳蛋白饲料之一,且蝇蛆生长繁殖速度快、产量高,可在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广泛应用。
罗文介绍,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很多畜禽养殖企业因处理粪便而发愁,真正利用这些粪便养殖蝇蛆的,仍少得可怜,其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产房改造,产量再提高
走进樊雪祥的苍蝇养殖房,只见两个纱窗搭就的四方形笼子内,黑压压的苍蝇四处飞舞,还不时发出“嗡嗡”的声响。“笼子里的苍蝇大约有十万只,它们可是宝贝。”樊雪祥说,每天,工人们把奶粉和红糖加水拌匀,来喂食苍蝇。苍蝇个体长大后,就会在放置有奶粉和麸皮混合物的盆子内产卵。工人们把卵收集起来后,将其放到另一个房间中的鹧鸪粪和鸡粪中发酵,边发酵边生长,待其长成蝇蛆后,再将蛆虫从粪便中分离出来,用作鹧鸪和虫子鸡的饲料。
“鹧鸪和鸡吃了蝇蛆后,品质明显改善。”樊雪祥告诉服务团成员,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蝇卵孵化为蝇蛆后,常常钻进粪便里出不来,有些直接在粪便中长成了蛹,造成产量损失。
“这堆粪便含水量可能太高了。”顶着强烈的臭味,罗文等用手捧起鸟粪,拿到屋外的阳光下研究起来。只见鸟粪中卷曲着的蝇蛆见了太阳光,纷纷向粪便底层钻去。罗文说,这是蝇蛆的避光属性使然。他建议,最好在育蛆房顶加铺一层玻璃板,将房子改造成一屉屉的格式,房子中间开设通道,这样方便蛆虫从粪便中分离,可以显著提高蛆虫的收集率。
此外,罗文还向樊雪祥等人介绍了几条技术措施:苍蝇房要增加密闭度,尽量减少苍蝇与外界接触,以防沾染病菌;要向土鸡和鹧鸪定量喂食蝇蛆,不可过量;经常性地对养殖场舍进行消毒防疫,确保养殖环境的整洁。
谈好技术,樊雪祥和柴银树、罗文等又聊起了蝇蛆养殖产品的营销推广问题:扩大蝇蛆养殖量、向酒店餐饮业加强推销、开设虫子鸡专卖店……养殖房成了农技推广和营销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