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搞好饲养管理,促进繁殖多育兔:獭兔不仅是节粮型草食畜种,也是多胎动物,繁殖率高,一只母兔,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一年可繁殖6—7胎,每胎产崽平均7只,年产崽42只,育成率85%,一年可育成35只,年产值2000多元。因此,要抓好种兔的饲养管理,种公兔控制体重在3.5—4公斤即可,初配应达到成年体重的75%,每周配种以6—10次为宜,一般公母比例为1:8—10。笼具面积宜大些,以增加运动量。种母兔按生理阶段的不同,根据空怀期,妊娠期、泌乳期三个时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妊娠母兔,重点是要保胎。泌乳期母兔,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做到干燥、温暖;二要建立人兔亲和关系,做到人员固定,笼位固定,饲养管理程度固定;三要预防乳房炎,产后前三天每天投喂一片复方新诺明,分两次投喂。仔兔补料时间一般在20天左右开始,补料质量达到消化能12兆焦/公斤左右,粗蛋白20%—22%,粗纤维6%—10%,应加入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酶类等。仔兔30天断奶体重达到500—600克。獭兔育肥采取前促后控技术,即从断奶到3.5月龄,采取自由采食,充分利用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快的特点,此后采用控质法或控量法适当控制,降低饲养成本,使育肥兔皮张质量好。5月龄体重在2.5—3公斤左右适量出栏,以获得最佳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