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养殖户问:开春养鱼应注意些什么?
通威股份水产技术专家吴江:现在先就“开春养鱼抓什么?”这一问题作答,供相关朋友参考。
一、鱼塘早整修
抓紧初春时节继续整修鱼塘。要求是浅塘改深塘、小塘改大塘、渗漏塘改成保水塘,同时要做好进、排水渠的疏通、拦鱼防逃设施的加固等配套工程。基础设施较好的鱼塘应考虑清淤,以提高其产能水平。过去,教科书等养鱼资料一般都只要求鱼塘水深1.2-1.5米(苗种培育池)或1.5-2.5米(成鱼饲养池),这是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施肥为主、投饵为辅的养殖模式而制定的水深标准。因为水深超过2.5米后,阳光很难透射到池底,那里水体的溶氧和饵料生物十分贫乏,鱼虾一般是难得去活动的,被称之为“无效水体”.但自从八十年代全价配合饲料、增氧机和生物水质改良剂等一批新技术的问世与推广以来,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实践已经证明,成鱼池的水深若能达到3-4米,则亩产量可达2吨以上。所以,只要条件许可,鱼池的深度应朝4米看齐;至于鱼池的大小,通常苗种池每口面积以1-5亩为宜,成鱼池每口面积以3-10亩为宜;漏水塘改为保水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和节约施肥,毕竟我国是一个贫水国,许多鱼塘的水源并不丰沛,尤其是北方地区,许多塘都是“靠天塘”仅有雨水补给,不改怎能养鱼?整修好的塘若经太阳曝晒一段时间,那么养鱼效果会出奇地好。当然,在鱼种放养前,还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施用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培养水质,这些工作可按常规方法去做。
二、鱼种早放养
早放鱼种可使其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早开食、早生长,充分利用年度生长期,有利于高产高效。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春节前后是放养苗种的较佳时期,3月份以前仍可放种。此时的水温较低(5-8℃),鱼种的鳞被紧密,活动量小,捕捞、转运和放养等操作对鱼体的损伤相对较小,能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投放鱼种一般应在晴好天气进行,切忌在阴冷的雨天或刮风、下雪时放鱼,否则鱼虾也会患感冒病。鱼种放养时的药物消毒值得商榷。一般的养鱼书上几乎都让大家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说此法经济、方便、有效。我们认为此法不足取,原因是食盐水会破坏鱼体表的黏液层,尽管皮肤和鳃上的细菌和寄生虫是随粘液的脱落而离体了,但并未被杀死。操作中,往往是连鱼带水一齐倒入鱼池,这样也就将病原体送进了鱼池。而缺少粘液保护层的鱼种抵抗力下降,反而更容易感染疾病。用高锰酸钾、漂白粉等强氧化剂浸浴消毒也存在类似问题。况且,经过捕捞、转运的鱼种本身已处在高度“应激”状态,怎经得住药物消毒这种雪上加霜的折腾。此外,养殖水体非常复杂,即使鱼种不带病原体,水体中仍然可能有致病生物。因此,鱼种下塘时进行消毒的愿望是好的,但怎样消毒、用什么药消毒尚待深入研讨。笔者认为,低温期放种最大的敌人是水霉病,建议药浴时用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的、能有效防治水霉菌的药物增强针对性。
三、饲料要早投喂
水温升至8℃以上时,常见养殖鱼类都开始摄食了,这时应及时投喂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每天或隔天在中午投喂一次,投喂量为吃食性鱼体总重的0.5-1%,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递增。开食时最好先进行驯食,以恢复鱼群在新水体中集中抢食的习性,这样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对以肥水性鱼类为主养对象的池塘应施肥培水,通常间隔20天左右施肥1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100千克,肥料以热性的牛粪为最好,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即可。
四、物资早准备
养鱼所需物资中,饲料是关键中的关键,建议养殖户选择信誉度高、实力雄厚、售后服务周到的大厂家作为供应商。大厂家的产品质量一般比较稳定,有与养殖户共同抵御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其次,增氧机、投饲机、抽水机、备用发电机等机具应尽早检修好并妥善存放,缺乏的应新购置;网具、工具亦应抓紧时间修补好,需要添置的尽早购回;繁殖场(点)应尽早落实繁殖用的催产药物和所有辅材;鱼药和水质改良剂虽然没有必要早购入库,但应落实好厂家并签订供应合同,以便应对随意涨价现象。
五、市场早开拓
我们的养殖户大都习惯于产品出来了才去找市场、找销路,这是生产者赚不到钱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养殖中的“跟风”现象十分普遍。大家常常一窝蜂地进购,结果产品供大于求,造成烂市致使多数人赔本。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制订养殖计划前,一定要作深入、全面的市场调研,弄清楚你开发产品的供应方向,是平民百姓、白领阶层还是富人消费?需求量有多大?当年的养殖规模如何?养殖珍稀名优产品最好能争取到订单合同,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新时期对生产者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会养”,而且要“会卖”,一句话要“会经营”,因而开拓市场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