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饲养管理:
2)卵的管理接卵纸取下后,连同纸上麦麸一起放在饲养盘内,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就孵化出幼虫。这时的管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①温度对卵的孵化起重要作用,在30℃的温度下,卵5天就孵出幼虫;在25℃的温度下,要在15天左右才能孵出幼虫。所以,要把卵放在较高的温度下孵化,以缩短孵化期。②孵化时也要求室内相对湿度适中,卵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能顺利地孵化出幼虫;在于燥的环境中,孵化较缓慢,且有一定死亡率。孵化盘内不能喷水加湿,应通过加大环境的湿度来增加孵化盘中的湿度。环境的相对湿度应增加到70%左右。加大室内湿度的办法就是向地面洒水放一些水盆。3)幼虫的管理在黄粉虫生命周期中,幼虫期历时2个月左右。幼虫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幼虫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卵全部孵化出小幼虫后,要加温、加湿促进迅速生长发育。可以通过加大饲养密度来提高幼虫群体内温度;加湿的方法是向饲养盘内喷雾加湿,喷雾的次数每天要达到7—8次,每次喷量要小,不能看到盘中有明显的水分。也可通过饲料多拌一点水来提高湿度。②为使幼虫摄取全面营养,可以喂给配合饲料,饲料含水量要达到10%左右,并经常投喂·些干净的青菜叶。阴雨连绵季节,饲料可不拌水,还要减少青饲料的投喂量。③饲料投喂量要适当,以不缺食,且还有少量剩食为原则.每天投喂2—3次。④大小幼虫要分开饲养,避免大吃小,降低产量。⑤幼虫逃跑能力根强,应做好防逃工作,经常检查防逃胶带有无破损。4)蛹的管理蛹的管理要做灯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蛹不能活动,又很嫩,很容易受到幼虫的攻击,所以幼虫变蛹后,要及时把幼虫与蛹分离开。②蛹怕高温,超过30℃就会大批死亡。因此,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加强空气流通,采取积极的措施降温。③密度不能过大,最好摊放一层,否则会造成死亡。④避免剧烈震动,一般不要运输,否则孵化率大大降低。⑤及时清理死蛹,以防死蛹腐烂后污染活蛹引起感染。5)黄粉虫的运输黄粉虫的运输即是对幼虫的运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一般在冬季、早春或晚秋温度低的时候运输。此时因温度低幼虫代谢水平低,运输途中营养消耗少,运达后成活率高。②运输时,用塑料编织袋盛装,每袋3千克左右,然后放进纸箱,箱壁要捅一些通气孔,防止缺氧。③运输过程中要做到“三防”,即防雨淋、防暴晒、防挤压。如特殊情况必须在夏季运输时,要特别注意防高温。预防高温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减少袋内装幼虫的数量,由冬季每袋装3千克,减少到2千克以下,可减少群体内的热量。第二,运输袋内放人适量幼虫粪便,也可以降低群体内温度。第三,运输可选择夜间或阴雨天气进行,天气凉爽一些,对运输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