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水产养殖小贴士: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要点

时间 : 10-16 投稿人 : 长日变成回音 点击 :

入夏以来,持续高温,使虾池水温达30℃以上,高的有35℃,而且还经常出现台风、雷阵雨和闷热天等天气,南美白对虾养殖进入了高温期管理阶段。该阶段有以下一些特点:池内对虾养殖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池底发黑,有臭味,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增加,水质污染加重,水色透明度降低,混浊度增大;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产生氧债而致的缺氧等问题;残饵、排泄物、死亡藻类和池底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尤其在台风、暴雨时候,对虾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恶化,并伴随着泛塘,引起养殖对虾大批死亡;红体病、白斑病和红腿病等疾病高发,其中水环境的突变,容易对虾应急反应,导致产生红体病的情况比较常见。根据以上水质特点,为确保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顺利度过难关,获得高产丰产,结合三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资料积累,提出以下高温季节养殖管理要点。

水产养殖小贴士: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要点 | 海水养殖技术

一、适时换水,科学增氧

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水质变化,适时适量换注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忌大排大灌,并适当提高水位,尽量保持在1.5米以上,使中下层水温仍能保持在32℃以内。一般虾场的日换水量为池水的8-10%,如提高到20%,对虾生长速度则明显提高;日换水量提高到30%,对虾在盛夏出现的生长低谷基本消失。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米~2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保持每天换水1次;在低潮和枯水期,要进行机械排灌,最好使换水量在30-50%之间,达到了降低水温的目的。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病毒的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用80目网片滤水。

到了夏季,由于水温高,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现象,导致虾塘缺氧,针对高温期池塘水体的这个特点,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及时消除水体分层,避免形成氧债。由于天气多变,每天要收听天气预报,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水、开机增氧或抛洒颗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虾。有条件的池塘在安装增氧机基础上,可使用纳米管底层充氧机,未装增氧机的池塘,可使用水泵搅动上下层水体。高温期间通过对宁海长街等地养殖池塘水质的现场测定,大部分池塘氧跃层明显,池塘中底层的溶解氧低于4mg/l,有的只有1.5mg/l,长期处于低氧和缺氧状态,这是导致夏季白对虾养殖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疾病发生和浮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调节水质、改良底质

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此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作用。到养殖中后期一般池塘水色发生变化,水色度深,主要是绿藻或硅藻繁殖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每10-15天全池泼洒2-3×10-6磷酸氢钙1次,20×10-6白云石粉1次,可以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由于饲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多,中底层水质污染加重,此时应定期施放有益微生物,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体、残饵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同时能均衡地给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提供营养,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池塘水色。一般每隔3-5天全池泼洒沸石粉一次,用量每亩10-15kg,晴天上午,容水后泼洒;每隔7-10天,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目前,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EM原露、绿微康、鱼虾生长素(CBS)、活水宝(芽孢杆菌)、亚氨净、硝化宝(纯硝化细菌)等,常用的底质改良剂有沸石粉、优得净或(1+1)底改净、颗粒氧等,光合细菌可与沸石粉一起使用,芽孢杆菌应在晴天上午使用,使用应同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

南美白对虾适宜的PH值为7.8—8.5。但养殖的中后期曾出现过9.2的峰值,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对PH较高(PH:8.6-9.0)的池塘可使用“绿威”(复合多元有机酸盐,用量1-2ppm)、醋酸(1-2ppm)等全池泼洒,调节PH;对PH很高(PH:大于9.0),同时透明度低,藻类密度高的池塘,先用“绿威”1-2ppm,2小时后,再用复合高铁酸锶0.15-0.3ppm全池泼洒。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6-8公斤。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的增长,对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应逐渐延长开启增氧机的时间,对精养池和高密度高产养殖池,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毫升/升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毫克/升,溶氧值波动大,预示水中有机质过多,要及时调节水色。所以,要购买水质快速测定仪,随时监控池水的PH值、溶氧量、氨氮等变化,保证养虾的万无一失。

养殖中的后期,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60厘米,若透明小于20厘米时应换水、加水或施放沸石粉或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可追施氮肥和磷肥。

三、投喂优质饲料、控制饲料量

南美白对虾饲料应投喂新鲜优质的南美白对虾全价饲料。夏季对虾食量大,消化快,日投喂量增多,应采取少量多餐的投饲方式,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活动频繁,食欲旺盛;白天潜伏,食欲减弱。因此,饵料主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投喂,早晚占70%-80%,白天占20%-30%,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以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掌握在投饲后1-1.5小时内吃完为佳,天气闷热或有雷阵雨时,可少喂或不喂,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轻水体的污染压力。投饵时要坚持“四少四多两不投”的原则:即对虾生长前期少投,后期多投;早晨少投,傍晚多投;低潮时少投,大潮时多投;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正常生长时多投;变质饵料不投,环沟和深水处不投。

四、科学防病、合理用药

高温季节,对虾活动摄食能力差,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加之水体环境恶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虾病发生。主要有应激性红体病、细菌性红体病、肠炎病、白斑病、固着类纤毛虫病、肌肉坏死病、死底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切实做好虾病防治工作。每隔25-30天到有检测条件的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等检测病害一次,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早控制。一旦发现疾病或经检测虾已携带病毒或病菌,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做到:定期水体消毒,预防性水体消毒一般使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用量0.15-0.3ppm/次,间隔10天。治疗性水体消毒可使用复合聚维酮碘(用量0.2ppm/次)、“水毒净”(复合季铵盐、碘,用量0.15-0.3ppm/次)、二氯异氰脲酸钠(用量1ppm/次)、二氧化氯(用量0.15-0.3ppm/次)等,间隔5-7天。使用消毒类药剂时,应同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不能同时与微生物制剂使用;保持池塘水质稳定的清新,采取多种方式增加水体溶氧(机械增氧和化学增氧等),使水体处于富氧状态(DO 6mg/l),减少对虾病毒病的发病动因;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多糖(添加量为饲料量的1-3‰),高温期在饲料中可添加高稳定维生素C(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5‰)和大蒜素(添加量为饲料量的2%,加蛋清包裹);可定期使用护肝保肝中草药剂,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比如,“护生宝”(黄柏、黄芪、黄芩),用量为饲料的0.5%,10天拌饵一次,连用3天。对虾养殖中后期,一般每3-5天必须用较密网目的旋网在池塘的四周随机抽样200-300尾对虾观察是否正常。在对虾突然增料或减料,气候突变时期如下大雨、刮风后,进水、换水之后等有可以诱发虾病的情况下,要尽快用旋网抽检。

五、防止对虾浮头,以免虾池泛塘

高温季节,应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对虾生长活动和饵料残存情况,确定当日投饵的品种和数量。午夜和黎明前,虾池水中氧气降至最低点,是对虾最容易发生浮头死亡的危险时间,如发现糠虾、白虾浮头,小杂鱼向池塘边结集等现象(这是对虾浮头预兆),必须及时开动增氧机或进行换水。

水体高温容易引发倒藻(硅藻:最适水温23—30℃,超过30℃容易引起倒藻;绿藻:最适水温25—33℃,超过33℃容易引起倒藻)。倒藻容易造成坏水缺氧,引起对虾应激减料,活力减弱,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侵,疾病易染,所以高温季节一定要警惕倒藻。尤其要注意突降暴雨时,水体表面温度剧降而底部温度仍然较高,造成上下水层对流,使底层溶解氧低的水体和有机质带到水面,加速有机质分解消耗水中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等有害物质,池塘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水质由原来的高度肥水变为严重缺氧,水质严重恶化,造成对虾严重浮头,并引起大批死亡的泛塘现象。一旦发生,可采取如下方法:每亩用食盐四公斤加水调匀全池泼洒;每亩用明矾一公斤加适量水调匀向全池塘泼洒;每亩用生石灰5公斤溶解成浆后全池泼洒;过三后用枯草芽孢杆菌拌泥全池泼洒沉入塘底;多开增氧机或泼洒增氧制剂以防对虾缺氧。

六、轮捕疏养、捕大留小

夏季由于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一般养殖得法,只要经过65-75天饲养,到7月上旬即有一大部分虾达商品规格,此时可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技术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以保持池内合理的载虾密度,促进对虾生长,尽早达到上市规格。捕获方法建议采用地笼网诱捕,尽量少用拉网起捕,以免对虾受伤和产生应急反应。

七、坚持值班管理,防止意外发生

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值班。除了检查各种设施是否完好,重点观察虾池的水质变化和虾的活动情况、检查供电供水设施保障情况、观察是否有病虾出现和缺氧浮头现象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中国水产养殖网编辑)

相关文章

  • 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管理技术
    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管理技术

    虾、蟹的壳软而薄,称软壳病。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全国各养殖虾、蟹地区都有发生。1、病因引起虾、蟹软壳病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患其他疾病而引起软壳不包括在内(如红体病等),主要有:(1)水中缺钙,水呈酸性。(2)营养不全面,饲料中钙含量太多,而磷含量不足,从而严重影响磷的吸收。因为在肠吸收时,钙和磷互相颉颃,在饲料...

    2552 渔业教程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 鱼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鱼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鱼品加工过程中剩下的鱼头、鱼尾、碎肉、鳞、皮、内脏、骨、胆等,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利用这些蛋白质资源,可制成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可溶性食用鱼蛋白粉、液体鱼蛋白饲料、鱼鳞胶、鱼皮胶、骨糊、鱼蛋白钙糖、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等。综合利用鱼品加工下脚料,可降低主导产品成本,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保持环境...

    2243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资料 养殖妙招
  •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综合诊治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综合诊治

    四、五月间,惠东网箱养殖大黄鱼暴发刺激隐核虫病,经济损失达200万元。该病易传染,死亡率高,养殖密度过高、水流不畅等是疾病暴发主要原因,加强鱼体营养与控制密度等可有效防治□文/图广东惠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郑国珩 田志群 许玉田大黄鱼又名黄花鱼,是海水网箱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此鱼肉质细滑鲜嫩,是市场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近年...

    606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教程 渔业文摘
  • 虹鳟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虹鳟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虹鳟鱼疾病常见的有营养性疾病、体外寄生虫病、水霉病、细菌性烂鳍病、烂腮病、肠炎等,其中以营养性疾病最为常见,其次是小瓜虫病和三代虫病。当鱼健康状况不佳时,鱼会离开群体,游到排水处或在池壁、池底缓慢游动。不健康的病鱼体色发暗或变黑,摄食迟钝,食量减少,游泳方式异常或者出现腹部膨胀、腮盖外张、鱼体表面局部浮肿,出现白点和白...

    1927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教程 养殖指南
  • 鳄龟卵的人工收集和孵化
    鳄龟卵的人工收集和孵化

    鳄龟原产北美洲,引入我国后,首先在广东、浙江人工饲养成功。根据接受试验养殖任务的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介绍,从试养的繁殖情况看,鳄龟与中国龟对比有生长快、出肉率高、产卵量多等特点。但鳄龟在管理和收集龟卵及孵化技术上有一定的要求,具体方法如下:一、收集鳄龟卵每年春秋季节,当水温22℃以上时,鳄龟就...

    2323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指南
  • 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2003~2004年,我们在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2003年亩产南美白对虾339.25千克,亩均纯利润2458元;2004年亩均产量371.58千克,亩纯利润3043元。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及准备1.塘口条件面积5~10亩,水深1.5~2米,池埂坚固,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

    1883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技巧 渔业科普
  • 南方地区11月、12月渔事
    南方地区11月、12月渔事

    11月、12月,天气逐渐转凉,水温下降,养殖对象已长成商品规格,符合上市要求,渔业生产应围绕养殖对象的起捕上市和来年生产展开。围绕养殖对象起捕上市这一中心,对已达到商品规格的鱼、虾、蟹鳖要合理起捕和安排上市,一部分供应当前市场,一部分留着元旦、春节和明年春缺上市。留着节日和春缺上市的鱼、虾、蟹、鳖,应在11月起捕后,将...

    1870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知识
  • 桂花鱼的放养技巧
    桂花鱼的放养技巧

    一、鱼种的来源和捕捞1、鱼种的来源现在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很高,鱼种体质较弱,一般不便于长途运输。补放鱼种的来源,多在当地调剂解决,也可就近在天然水域中捕捞。要求鱼种的捕捞地点离放养地点很近,捕捞与放养应紧密衔接,鱼种离水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是边起捕边放养。若一时做不到,可先用网箱暂养或拦在拉网中进行操作,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938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科普 渔业养殖知识
  • 养殖贝类敌害防治
    养殖贝类敌害防治

    贝类养殖中的疾病常被人们所忽视,国内外也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防治贝类疾病的方法,但在贝类养殖中,人们对贝类的灾害及敌害的防治目前已初步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养殖贝类的灾害主要是理化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温度、盐度和营养条件的突然改变,常常造成贝类的大量死亡,恶劣的环境条件,对贝类的卵和幼虫,可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体质虚弱的...

    1073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教学
  • 虹鳟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虹鳟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发展特色渔业,2002年,我们引进了虹鳟在张家界地区进行试养,现将养殖过程中摸索出的一些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充分认识苗种的重要性引进苗种的好坏是商品鱼生产成败的关键。从养殖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分别从美国和国内的厂家引进虹鳟发眼卵,养殖一段时间后,虹鳟生长的差异非常显著。据了解...

    2612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文摘 养殖禁忌
  • 河蟹亲蟹池管理要点
    河蟹亲蟹池管理要点

    1.越冬池的选择。亲蟹一般在室外土池中越冬,越冬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东西走向,长方形或正方形土池,水深1.5米以上,土质以泥沙土或粘土为好。2.水质调控。抱卵亲蟹越冬期间,水体封冻时,要插入适量草把,并在每天早晨太阳升起以前要破冰,及时清扫冰上积雪。重点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主要水质指标...

    736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资料
  • 巴西鲷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巴西鲷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巴西鲷(南美鲱鱼),学名小口脂鲤(Prochilodus scrofa),属鲤科,脂鲤属,是我国1997年从巴西引进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广西水产研究所也于1998年引进养殖,现已人工繁殖成功。巴西鲷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泛,抗病力强,易起捕,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是有推广潜力的一个淡水养殖新品种。 1.生物学特...

    1548 渔业养殖科普 渔业教程 养殖指南
  • 秋季繁殖鲤鱼苗五技巧
    秋季繁殖鲤鱼苗五技巧

    秋季利用家庭凼仔流水养鱼池进行人工繁殖鲤鱼苗,能适应春季放养的需要,缩短鱼苗养殖周期,提高产量。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有五技巧:一、种鱼选择要选择成熟,重500克以上的种鱼。雌鲤鱼要腹部膨大柔软,肛门和生殖孔周围红肿,充血;雄鲤鱼挤其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而且肛门附近无红肿。二、雌雄搭配选择好雌雄种鱼后,以1:5~7的比例进...

    913 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技术
  • 防止湖泊河蟹外逃的方法
    防止湖泊河蟹外逃的方法

    大水面湖泊养殖河蟹无法设置防逃设施,河蟹外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河蟹外逃有一定的原因,如能正确掌握,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 一、及时捕捞,防生理成熟外逃。河蟹具有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到通海的河口或浅海中进行繁殖的生活习性,每年秋季西风一响,性成熟的河蟹便纷纷离开平时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产卵...

    2080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醉鱼干加工工艺
    醉鱼干加工工艺

    近几年,在浙江一些地方兴起的醉鱼干加工生产,为淡水鱼的加工生产和利用开拓了一条道路。其生产工艺流程:鲜活草鱼---去鳞---剖杀---清洗---腌制---清洗---干燥---切段---调味(醉制)---计量包装---真空封口---杀菌---保温---包装---入库。其生产要点:鲜活草鱼要求使用未受污染区域养殖的活草鱼,...

    439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