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关于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及发病情况

时间 : 12-28 投稿人 : 夜来南风起 点击 :

近几年来,辽宁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其规模效益明显呈上升趋势。在该产业的带动下,辽宁省不仅刺参海上网箱养殖有了新的起色,而且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产业蓬勃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养殖病害的不断发生并呈蔓延扩大趋势,已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及发病情况 | 海水养殖技术

从辽宁省刺参发病情况看,在2004年冬季至2005年春季这段时间内,不仅育苗,池塘养殖发病问题严重,而且海上网箱生态养殖以及沿岸水域底播增殖发病问题也都相对较重。这充分说明,刺参病害已不仅仅是在单一业体中发生,而是大范围、多业体的暴发和流行。其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弄清发病情况及原因,研讨对策,谋求发展,笔者将2004至2005年在海上进行生态育苗、养成期间的发病情况及原因作一概述并谈一点看法。

一、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情况概述

为开辟新的刺参育苗生产途径,本着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条件,源于自然,利用自然这一法则,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2004年至2005年辽宁省水产种苗管理局在大连湾和大窑湾海域进行了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试验研究工作。就试验海域情况而言,大连湾水域由于受华能电厂常年排放冷却水的原因影响所致,其海水温度常年比大窑湾海域高1℃~2℃。即使在严酷寒冷的冬季,其水温也始终保持在1℃以上。根据两湾不同的水温情况,育苗工作于2004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先后相继展开。经过不同阶段的海上育苗、暂养和养成生产,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11月经辽宁省有关专家鉴定验收,大窑湾刺参生态育苗越冬数量为811万头,幼参个体大的为5.5cm,小的为1.7cm,平均体长为3.3cm;体重为71.5头/50g。11月30日大连湾幼参数量为750万头,幼参个体大的500~2000头/500g,个体小的3000~6000头/500g。根据2003年度海上越冬成活率情况,按越冬成活率50%计算,大窑湾和大连湾的越冬存活数量大致分别约为400万头和300万头左右。由于遭受刺参病害严重影响所致,2005年3~5月份这批幼参死亡相当严重。

二、病害发生的时间、条件和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网箱刺参养成发病情况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其病害情况分述如下:

从2005年两湾越冬海参发病情况看,大连湾最早发病时间为3月25日,测得水温为6℃。此时幼参发病症状是口部肿大呈圆形且口部平面齐整,与未发病幼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此水温环境条件下发病的数量不多,一个网箱仅发现几个。4月10日~15日,测得水温为8℃~9℃,此时幼参口部肿大数量明显增多,病情渐趋严重。有的参体僵硬失去光泽和弹性,死亡的幼参体表呈浅灰色,吐脏、溃烂化皮死亡率达30%以上。4月20日以后,水温为10℃~11℃时,为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程度达95%以上。5月1~8日水温为12℃~13℃时,病情明显好转。5月12~15日水温为14℃~15℃时,病情全部消失,几乎看不到死亡现象。

而从大窑湾情况看,其水温条件与大连湾相比则相对偏低,因而其发病时间也相对偏晚。2005年4月22日该湾首次发现幼参口部肿大现象,个别网箱发现几个,此时测得水温为5.9℃。5月3日~8日水温为8℃~9℃时发病个体增多,吐脏、溃烂化皮死亡约占35%左右。5月12日水温为11℃时,为发病死亡高峰期,死亡率高达90%以上。5月15日水温为12℃~13℃时,病情明显好转。5月25日水温为14℃时病情基本解除。

三、对比分析、结论

综合上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就两湾幼参发病时间而言,虽然在时间上不尽相同,但发病的温度条件、病症特点都极其相似。可以说幼参的发病时间与其生存空间的自然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湾发病情况表明,在一定的水温条件下,病害程度随水温的升高而不断加重当达到一定水温条件时,病害程度则随着水温的直线上升而反向衰减,最终自生自灭。通过两湾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将病害发生的条件特点归纳为如下几个阶段

1.患病阶段

当水温在6℃左右时,幼参开始发病,为最初口部肿大阶段。

2.死亡阶段

当水温在8℃~9℃时随着口部肿大数量的增多,病情的加重,为溃烂、化皮死亡阶段。

3.死亡高峰阶段

当水温在10℃~11℃时,幼参死亡最为严重,为死亡高峰阶段。

4.病情衰减阶段

当水温为12℃~13℃时,由于水温的升高而使病害程度反向减弱,为病害衰减阶段。

5.终止阶段

当水温在14以上时,病害已失去了自身生存的条件而自生自灭,为病害终止阶段。

通过上述五个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加剧过程和衰减消亡过程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受水温条件所制约。实践证明,病害在近6℃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开始发生并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而使病害不断加重;在12℃~13℃水温条件下其危害程度已达极限而开始转向减弱;在14℃水温条件下导致发病的病原体己完全丧失其危害作用而自身消亡。

四、发病原因

就刺参养殖病害而言,可以认为,它不仅与病原体的存在有关,而且与其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也都密不可分,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在实际观察和调查了解工作中,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人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只注重生产而置生态环境保护于不顾,最终必然深受其害而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近几年来,沿岸水域污染严重。由于生态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了水质条件发生明显变化,这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从辽宁省沿岸刺参底播增殖情况看,在近岸水域海流畅通,交换量大的区域,刺参长势好,发病少,死亡率低;而在海水流通不畅,交换量小的区域,则出现发病数量多、死亡率高的问题。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反常现象,这一现象充分表明目前沿岸水域的结构和功能业已遭到严重破坏,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二是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病情的危害程度。

从两湾现有生态环境看,完全可以验证这一点。大连湾属于半封闭的内湾,水深较浅,水交换能力较低,加之受沿岸排污影响所致,湾内水质较差,并呈严重的富营养化,这是发病原因的根本所在。据调查2004年该湾在其有限的水域空间内,除贝类养殖外,刺参养殖网箱多达5000余个,已大大地超越了该湾所能承载的生态容量,这也是发病的另一重要原因。尤其是2004年冬季至2005年春季该湾海上大风次数较多,因而被风浪搅起的浮泥沉积于网箱底部的数量也相对偏多。观察中发现,栖息于网箱底部稀泥中的幼参,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发病情况严重,死亡率相当高。从大窑湾情况看,该湾也属于半封闭的内湾,水交换能力与大连湾相似。该水域虽然较深,且沿岸受排污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受多年来海上网箱养鱼过量投饵原因所致,海底残饵数量沉积较多,从而导致了海底生态环境条件不断恶化,加剧了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据调查2005年5月中、下旬,在该湾内的约30000个刺参养殖网箱全部发病严重,损失惨重。仅举一例,有一业户2004年秋投放150公斤幼参苗种,每公斤为1000头,到发病时止,收获产量不足15公斤。特别是投放海底的参苗,几乎全军覆灭。更为严重的是,海底生长的自然海参也所剩无几。这都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相关文章

  • 加州鲈养殖技术要点
    加州鲈养殖技术要点

    1、放养密度。投放的鱼种要健壮、无伤病,规格宜大并且均匀一致。放养时间一般于5-6月份。体长6厘米以上的鱼种每亩可投放1200-1500尾,体长10厘米以上的鱼种亩投放800-1000尾。此外,可适量投放大于加州鲈1倍以上规格的鲢、鳙鱼和白鲫,以摄取残饵和调节水质。但不能混养乌鳢、鳜鱼等凶猛鱼类,以免影响加州鲈成活率。...

    2967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技术
  • 遮目鱼的繁养殖技术(1-6)
    遮目鱼的繁养殖技术(1-6)

    遮目鱼ChanosChanos(Forskal)属热带、亚热带暖水性结群鱼类,不耐寒。但其生长迅速,鱼苗病害较少。适盐范围广,能生活于淡水中。遮目鱼属草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它既适宜池塘、网箱单养,又适宜池塘与虾混养。遮目鱼池塘养殖在菲律宾、印尼和台湾省是一个重要的养殖业。我国台湾早在17世纪已开始养殖。去年,台湾种苗...

    838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渔业科普
  • 对虾白斑病防治
    对虾白斑病防治

    病因:由对虾白斑病毒(WSBV)感染引起。病症:病虾感染初期摄食量减少,在池边缓慢游动,多数虾壳变软,蜕壳困难,有的易剥开虾壳,在光线下迎光可见头胸甲有圆点状白斑,病虾体色稍变红。该病经口传染,健康虾摄食病虾,故一般大虾先死。防治: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进行综合预防。1)定期泼洒“虾用博灭”或“虾菌清系列消毒剂”或...

    2456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技巧
  •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

    目前水温逐渐升高,河蟹养殖管理至关重要,江苏省泗阳县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丁广成告诉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根据他们近期科技入户掌握的情况,对目前泗阳县河蟹养殖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控制蟹池水位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泗阳县有的河蟹养殖户池塘水位不足20厘米,有的甚至达1米以上,这样不太合理。为了保持河蟹早摄食、早脱壳、...

    676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 冬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冬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1、竖鳞病:越冬时亲鲤鱼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2、口丝虫病:此病主要危害鱼种,是由漂浮的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及皮肤引起,当大量口丝虫寄生于鱼的皮肤时,就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粘液。防治方法:全池...

    532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手册
  • 罗非鱼运动性气单孢菌病防治
    罗非鱼运动性气单孢菌病防治

    病因:由嗜水气单孢菌感染引起。病症: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即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现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因此又称溃疡病、溃烂病。防治:1)池养用“...

    1994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 牙鲆鱼循环水养殖技术
    牙鲆鱼循环水养殖技术

    牙鲆俗称“牙片”“左口”,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适宜做鱼片,且利用率高。为了促进和推广该鱼在南方适养地区的发展,帮助养殖者少走弯路,本文根据南方驯养的成功经验,将牙鲆室内水泥池循环水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鱼池条件 养殖牙鲆的场所应选在水源清新、无污染、水交换方便、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的地方。养成车间可用砖石结...

    1715 渔业常识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禁忌
  • 观赏鱼得病怎么治
    观赏鱼得病怎么治

    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严格,用水要经过选择,自来水必须除氯;禁用雨水。饲养过程中,要勤排污、除粪、换水。放养密度要适宜,以保证水的质量。在养殖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水质变化,必要时彻底清箱。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还要采取措施防止昼夜温差骤升骤降。器具的消毒渔缸、渔池等养鱼的容器要经常刷洗和消毒。如果渔池发生过传...

    806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指南
  •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无公害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无公害养殖技术

    2004年由台州市科技局立项的南美白对虾高位池无公害养殖试验在台州市金潮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三门基地获得成功。该试验在借鉴湛江高位池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实际,制定出南美白对虾高位池无公害养殖技术措施,采用高位池养殖,严格控制进、排水,进行水体消毒,培养生物饵料,放养无病毒虾苗,定期添加淡水,利用增氧机增氧,调节水质,...

    1407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 池塘无公害养殖龙虾技术要点
    池塘无公害养殖龙虾技术要点

    龙虾是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生动物,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很走俏。进行池塘无公害龙虾养殖,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池塘条件与选择饲养龙虾的池塘,可选择那些鱼病发病率较高的老鱼塘进行改造而成。因为龙虾对水质、溶氧等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即使是死水塘,也只需略加改造,就可用来饲养龙虾。二、种苗来源与放养可利用龙虾繁殖力强的特点,...

    2716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禁忌 水产养殖
  • 鳜鱼繁殖
    鳜鱼繁殖

    在长江流域5月中旬至7月初为繁殖季节,北方较迟。广东、广西和海南省进入4月份就可催产。天然水域中,雄性1冬龄性成熟,雌性鱼2冬龄性成熟。在精养条件下,有的雌性鱼1冬龄也能达到性成熟。每年的11月卵巢可达3期,以3期卵巢越冬第二年的4月至5月,卵巢从3期发育至5期。怀卵量为1万-60万,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而相对怀卵量与...

    2189 渔业养殖科普 渔业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 谨防冬眠甲鱼死亡
    谨防冬眠甲鱼死亡

    冬季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极易发生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不足,热量过度缺乏;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期。预防甲鱼在冬眠期死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给甲鱼饲喂充足的饲料。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

    476 渔业教程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 草虾健康养殖实用技术
    草虾健康养殖实用技术

    草虾,学名斑节对虾,又称黑壳虾,属对虾科。由于该虾喜欢栖息于水草场所,故称为草虾。草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广盐性、养殖周期短、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成虾产量高等特点。所以,该虾已成为当前养殖的重要对象。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虾池1.1选池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淤泥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

    620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妙招
  • 广东江门雷雨天气频发南美白对虾偷死病增加
    广东江门雷雨天气频发南美白对虾偷死病增加

    目前广东江门市正值“龙舟水”降水集中期,天气复杂多变,受此影响,江门一带偷死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要做好相关防范措施。预计今明两天江门市仍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有短时阵雨或雷雨,天气较为炎热;10日到11日天气转趋不稳定,有中雷阵雨,最高气温为33℃。广东佛山碧沃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产...

    2227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前景 养殖禁忌
  • 罗非鱼苗种寄生虫防治一例
    罗非鱼苗种寄生虫防治一例

    2007年1月13日早上,茂名市公馆镇下垌村一李姓养殖户所养罗非鱼暴发病害。14日,茂名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组织技术员抵达现场,了解情况,解剖病鱼并调查取样。一、池塘条件李姓养殖户共有3口鱼塘,其中1口塘发病,发病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7亩,水深1.6米,泥沙底质,周围无农田、工厂等污染源。主养罗非鱼,混养鳙鱼...

    951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资料 渔业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