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南美白对虾也称斯氏对虾、凡纳对虾、万氏对虾等,原产于中南美洲,为世界三大优良高产虾种(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之一。我国于1988年引进,我市于1995年引进育苗试养。2000年,由于该虾苗的淡化技术的提高,使其淡水养殖成为可能,该虾的养殖在我市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市养殖该虾面积达到14万亩,养殖面积最大的射阳县更是达到了7万余亩。目前,该虾的淡水养殖的平均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上,最高产量超过500公斤。通过几年的努力与发展,该虾已成为我市的主要养殖虾种和淡水养殖的支柱产品之一。
第二节 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基本特征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其外形与中国东方对虾相似,头短、壳薄,其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21节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皆具一对附肢。主要脏器集中于头胸部,额剑基部为胃,胃后为肝胰脏,消化管串于腹部的背后,肛门开口于尾节末端。
二、生活习性
⒈温度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种,对高温适应能力强,其生长温度16—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32,高温的忍受极限43.5度,但水温高于35度后摄食、生长都受到影响(主要是消化酶活性加强,消耗大,效益低,产生厌食,易受惊,应激后肌肉变白恢复时间长,从而影响生长)。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18度以下,摄食明显下降,15度以下停止摄食,9度以下出现死亡。一般情况下,1克幼虾在水温30度生长最快,12—18克大虾在27度生长最快。
⒉盐度
南美白对虾是广盐性虾种,适应范围很广。在0.5—35海水中都能正常生长。最适盐度10—25。通常盐度越低,生长越快,盐度越高,虾的肉质和风味就好。
⒊PH值
南美白对虾适于弱碱性水中生活,适应范围7.6—8.6,最佳8.0—8.3,忍受程度7.0—9.0。低于7时会出现生长不齐、活动受限、影响脱皮生长。高于9时,短时间内虾体会发红。
⒋溶解氧
南美白对虾抗低氧能力较强。个体越大,对溶氧的耐受能力越差,正常溶氧4—6毫克/升。不应低于2.0,低于0.9毫克/升出现浮头。
⒌脱皮
南美白对虾一般是晚上脱皮,一般在上半夜。幼体阶段在水温28度时,30—40小时脱皮一次,1—5克虾4—6天脱皮一次,中、大虾一般15—20天脱皮一次。低盐度、高水温可增加脱皮频率,有利虾的生长。
⒍耐干性
南美白对虾离水存活时间较长。幼体在湿毛巾包裹下(温度27度,相对温度80%以上)24小时存活率可达100%。但体弱或有病虾耐干性较差,为此,可利用耐干性试验鉴别虾苗的好坏。
⒎食性
南美白对虾的食性为杂食性偏动物性,对饵料的营养要求低,饵料粗蛋白含量25—30%就可满足要求。白天、夜间均摄食,夜间摄食为主,占日吃食量的70%左右。
⒏生长、寿命与繁殖习性
南美白对虾一般养成期只有110天左右,规格可达12公分。一般母虾12个月以上就可性成熟,成熟后环境条件适宜可常年繁殖,一般寿命可达32个月左右。
第三节 虾苗的培育
我地区由于海水水质条件的限制,南美白对虾的幼体培育很难取得批量的幼体,绝大多数采取从南方运输0.5-0.8cm的仔虾回来进行淡化,然后进行养殖,所以其虾苗的培育主要是虾苗的淡化和中间培育。
一、虾苗的淡化
⒈选择虾苗大小等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根据路途长短决定,长途运输的苗相对小些,成活率高;短途运输时可以选择大些的,这样可以降低淡化时间和海水的用量。
⒉虾苗的淡化有两种方式:一是水泥池温室育苗,集中淡化,这一般由育苗场负责。二是养殖户利用土池自己淡化,可以在土池小沟中铺设大棚膜,上封大棚顶,我地有这方面的成功事例,一般淡化率可达50%左右。
⒊淡化方式:一般是要求运输海水进行,配置的盐度必须与运输虾苗的盐度相一致,盐度误差3‰以内,温度2度以内。初期2—3天以添加淡水为主,后每天可换水一半加淡水,一般8-10天及可淡化成功。淡化时要注意,一是有一定水色,二是虾料的配备,一般为虾片,由专业厂家生产,也可适当投喂一些丰年虫等,以增强虾苗的活力。当盐度下降至3‰以内时,可以出苗,如是自己养殖的,可继续进行大棚培育。
二、虾苗的中间培育
㈠培育池准备
⒈培育池开挖 培育池的大小、深度、标准等根据养成面积的大小、放养密度、大棚期间的管理水平等确定,一般大棚池的深度1—1.2米,宽度10米左右,长度看大池情况而定。
⒉大棚搭建 用毛竹也可用钢骨架,要结实牢固,塑料薄膜选用10丝无滴膜较好。
⒊增氧设备安装 一般每3—5个平方要设一个充气头,气石离池底10公分左右。
㈡清池消毒
老池口要彻底清淤曝晒后,再进行药物清塘;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亩用量100公斤左右,化浆后全池泼洒;漂白粉一般20ppm。
㈢进水、培水
药物清塘一周后开始进水,进水前用6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深度40—50公分。如生石灰用量过多应先冲洗池口一遍后再进水培肥。
培水方法:大棚池因暂养间较长,尽量选用无机肥、豆浆、肥水素培水,有机肥肥水对大棚的水质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培水方法如下:
无机肥选用尿素和磷肥。首次用量为:尿素2PPM,磷肥0.2PPM。以后视天气及肥水速度,每隔3—5天追肥一次,用量为首次用量的1/3,施肥时间在上午9—10时。
豆浆每亩水面用10公斤黄豆浸泡磨浆后全池泼洒,2—3天再泼洒一次,直至水色呈黄绿色。
肥水素培水用生物肥水宝、高效肥水素等(详见使用说明),一般1—2公斤/亩。
当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时度30—40厘米,表明池中已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就可放苗。
㈣虾苗放养
⒈虾苗选择 虾苗要规格整齐、体表洁净有光泽、半透明、附肢完整,尾扇分开,虾体无变白、变红现象。用水瓢舀起时虾苗能迅速向瓢边游动并紧靠瓢边静止不动,并能逆水游动,虾苗两条触须能并拢,或偶尔分开后又能合并在一起为好苗,若两条触须经常分开,甚至无法并拢,则虾苗健康状况较差。虾苗规格应达1公分左右,淡化盐度在3‰以下。
⒉放养密度 大棚虾苗的放养密度一般不能超过3000尾/立方水体。
⒊放苗前注意事项
⑴调水 放苗前,要将大棚池水盐度调节到3—5‰。(用粗盐或卤水)
⑵虾苗正式放养前要先经过试水。试水的方法一是可在虾池中设置一个小型网箱,二是用水桶装些池水,放入虾苗,经半个小时的观察,虾活动状况正常,证实池水毒性已消失,方可大批量地放养虾苗。
⑶应选择良好的天气放养虾苗,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化对虾苗造成损害。
⑷经长途运输后的虾苗要注意装虾塑料袋水温与池塘水温间的温差,可将塑料袋放在池中上,待两者水温基本一致后再将虾苗放入池中。
⑸由于施肥后水体会同时滋生大量细菌,因此虾苗放养前二天应用0.1PPM的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消毒水体。
㈤大棚培育池的管理
⒈饵料投喂 天始每天可投喂4—6次鸡蛋黄或对虾0号开口料、虾片,投喂量为5—10克/万尾,后可逐步过渡喂0号料,在保证虾苗吃好吃饱的同时,不能剩料。
⒉水质调节 开始每天向池内加水3—5厘米,逐步降低盐度,待水深在90公分左右后,虾苗对淡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后可改为2—3天换水一次,每次10—15公分。大棚期间水质管理很重要,为保证良好的底质、水质环境,应定期施用生物制剂、消毒剂等。饵料定期添加多糖等免疫药物。
⒊日常管理 主要是观察水质、底质、吃食、虾苗活力、清除废物、残饵等。
第四节 成虾养殖
一、养殖模式
养殖模式的选择可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具体模式有:
⒈采用锅炉加温,提早(约40天)放苗进行中间培育,再入大池进行成虾养殖。
⒉采用塑料大棚,提早(约20天)放苗进行中间培育,再进入大池养成。
⒊直放养殖,虾苗不经大棚中间培育,直接放入大池养殖。
二、养殖方法
一般选择轮捕养殖方法,就是一次放足虾苗,多次捕捞,捕大留小,分批上市。亩放苗量视池塘条件、养殖水平、投放水准等确定,一般5—6万尾。
虾苗经过一段时间的中间培育,在外界水温达到22度以上就可出池,一般在5月下旬就可进入大池养殖。
⒈养成池的要求 养成池的面积一般在20亩以内,太大不便于管理,产量也难提高。水深达到1.5—2米。池型以长方形为好。
⒉高产池要配备增氧机 一般每亩配备0.3—0.5个千瓦。
⒊清塘消毒 方法与大棚池相同。也可采用生物清塘方法,所谓生物清塘就是使用生物清塘剂(主要是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等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形成有益的微生物种群,达到彻底分解池塘有机污染物、抑制或清除有害菌,维护虾池水质环境的生态平衡)。方法是:一般在放苗前20天左右,虾池进水20—30公分,每亩用沸石粉30—40公斤或生石灰80—100公斤,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5公斤/亩消毒,消毒2—3天后,排干消毒池水,再冲洗池塘1—2次,然后进水50—60公分 ,泼洒生物清塘剂。肥水,采用生物有机肥肥水法,在放苗前7—10天,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选择晴天上午9时以后,使用高效肥水素或生物肥水宝各1—2公斤/亩,全池泼洒。
⒋进水、肥水 大池进水也要用60目筛网过滤,肥水用有机肥肥水较好,肥效持久。一般用充分发酵的鸡粪,亩用量150—200公斤。
⒌放苗 放苗前,大池水加到70公分左右。
⒍养成管理:
⑴饵料选择与投喂 饵料质量好坏关系到虾的生长速度,成活率、抗病能力和水质。配合料应选择优质、高营养和稳定性好的。投喂方法:确定合理的投喂量是养殖的关键之一。料不足影响生长、成活率和抗病力,过多增加成本,污染底质和水质,并导致发病。因此投饵量应根据对虾大小、水温、水质和天气状况等确定和调整。具体方法:
放苗前半月内:如果水质培养好,天然饵料丰富,可少投或不投。一般可按虾苗体重的7—10%投喂,每天2次,上午7—8时,下午5—6时。中期(体长3—10公分)按6—8%投喂,每天3—4次。后期(10公分以后)按4—5%投喂,每天确保四次。投喂沿池塘四周浅水区均匀投放,下午占整个料量的70%左右。投喂时不开增氧机。
投饵技巧:坚持勤投少喂。傍晚后、夜间和清晨前多喂,白天烈日条件下少喂;水温低于20度或高于34度时少喂;风和日丽时多喂,大风、暴雨少喂或不喂;对虾大量脱壳当日少喂,脱壳一天后多喂;池内竞争生物多时适当多喂;水质良好时多喂,变劣时少喂;池内饵料生物充足时少喂,总体投饵量应根据吃食、天气、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喂后在1.5小时内吃完为度。投喂前半小时,投喂后1—2小时最好不要开增氧机;
⑵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好坏是关键因素之一。整个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溶氧5mg/l以上,底部溶氧3mg/l以上,PH值7.5—8.8,透明度25—40公分,水色呈绿色、黄绿色或淡褐色。
①放苗后一个月内以加水为主,少量添加水而不大量换水。一般前期每2—3天加水5—10公分,直至水深在1。5米以上。
②中后期以换水为主,每次换水控制在总水体的15—20%,不可大排大灌,防虾产生应激反应。换水后及时用0.1—0.2ppm消毒剂进行池水消毒。
⑶日常管理:
①增氧机使用:前期晴天下午开2—3小时,中后期从傍晚至第二天清晨开机10小时左右。一般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中后期高产塘口要连续开。
②底质改良:定期使用沸石粉,每亩40公斤左右,一般20天左右使用一次。同时使用生物制剂以此控制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③巡塘:每天早晚夜要多次巡塘。认真观察虾池情况,发展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⑷病害防治 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
白对虾病害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类和营养性病害。病害的预防从清塘开始,通过定期施用底质改良剂、消毒剂、合理调水、合理捕捞上市降低池塘密度等方法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细菌性疾病 一般有附肢变红、断须、烂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和虾体弯曲等。这些病害生产上常选用0.1—0.3ppm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二氧化氯或双氧离子季胺盐络合碘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原生动物疾病 主要是纤毛虫类,一般用纤虫敌杀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环境性疾病 如生长缓慢、甲壳软、黑鳃等,通过改善水体环境、使用优质饲料、减轻池塘环境的有机污染。
病毒性疾病 由于病毒性疾病难以治疗,重点还是预防。主要防治药物有聚维酮碘等碘制剂、红体灵、维生素C、克毒王等。
第五节 捕捞与加工
一、收捕
根据对虾生长及市场情况,分批捕捞上市,一般锅炉中间培育虾苗在6月下旬即可上市,直放苗养殖在8月上中旬可以上市。捕捞时可根据塘口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捕捞方法,一般面积在2-3亩的,且靠近城镇的塘口,可以地笼张捕,较大的塘口则虽要拉网捕捞。拉网捕捞时,如是长方形塘口,可以少量排水分段收捕,如是较大型塘口,排水要适当多些,划块收捕。南美白对虾壳薄,拉网时易受伤,收捕时,不主张手工取大留小,而是以网眼的大小来控制取捕规格。
二、加工
目前,南美白对虾的深度加工还未开展,其加工的主要方法是分规格冷冻包装,淡季上市或运输到较远的内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