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鱼的生活习性与饲养用具
(一)金鱼的生态环境要求。金鱼属于淡水生活的变温动物,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很敏感。金鱼可生活于0--39℃的水体中,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24℃,水温突然上升或下降超过7℃时会直接影响其新陈代谢而致病。因此要求成鱼温差不超过4℃,幼鱼不超过2℃。在气温突然变化的室外养殖或为金鱼池(缸、盆)换水时应特别注意。
金鱼适宜在每升含氧5.5毫克的水中生活,池水的含氧量达到3毫克/升以上才能适应金鱼的正常生存,当水中溶氧降低到每升1毫克时即窒息死亡。天然水一般每升含氧8--12毫克。值得注意的是,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溶解氧含量下降,而金鱼的新陈代谢随之旺盛,需氧量也随之增加,同时,池中其他浮游生物耗氧量和气温变化等因素对池水溶氧量也有影响,因此,饲养金鱼应全面考虑放养密度。
金鱼喜群游动,喜在亮与暗交替的安静环境中生活。温度的高低和光照时间的长短对金鱼性腺分泌激素有影响。据观测,金鱼在春季25℃时光照10小时即产卵,黑暗夜里不产卵,但光照17小时生长不正常。
(二)习性与食性。金鱼生性温顺,有流水时常逆流而上,饱食后不喜欢游动。金鱼的食饵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饵料,动物性饵料为水蚤、剑水蚤、轮虫、原虫、水蚯蚓、蚊幼虫等。人工喂饵料为鱼虾的碎肉、动物内脏、鱼粉、血粉、蛋黄和蚕蛹等;植物性饲料为硅藻、金藻、甲藻、褐藻、黄藻及水草等;人工喂饲可用麸皮、米粒、面包碎块及蔬菜等。由于金鱼的食性较杂,幼鱼以轮虫、草履虫等微小易于消化的浮游动物为食饵,人工喂饲可用鸡蛋黄细末代替天然适口饵料。幼鱼渐大接近成鱼,最适口的饵料是水蚤(俗称“鱼虫”)。打捞的活水蚤常处于晕迷状态,要用晒过的新水投洗使其复苏后才能给鱼食用。近年来应用人工养殖水蚯蚓或用颗粒膨化饲料,不仅可按生长需要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比例,而且饲料能漂浮水面时间较长而不致溶散影响水质。一般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幼鱼为35%,成鱼为3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30%--60%。
(三)养鱼的水源、水体与水质。对水质要求:选用没有污染的河水,因为河水含有多种有机物,流水且溶氧量高,对养鱼有利;井水和泉水含矿物盐多,但含氧量少,可在低温下促其流动接触空气,以增加溶氧量;自来水中有氯气,夏天可曝晒8小时,冬季需静置2--3天,待氯气挥发后方可养鱼。淡水中的pH值为6.5--8.5,符合养鱼水质标准。一般说,水体的pH愈低,二氧化碳愈多,会降低金鱼体内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而引起呼吸困难、活动缓慢、食欲下降。酸碱度愈高,会引起金鱼死亡。一般以pH值7.5--7.8的微碱性环境为宜,但在鱼卵孵化期,仔鱼及早期幼鱼以酸碱度6.2--7.2为宜。因为酸性对金鱼生长不利,且易繁殖病菌。
若饲养金鱼规模较大宜在水源排灌方便、有电源且光照通风良好的地方建筑饲养池,农村可用坑塘饲养金鱼。简单经济鱼池最好是长方形的,且东西方向排列,因为这样排列常年都能受到较多的光照。根据试验,鱼池东西方向排列比南北方向排列每天能使光照时间延长2--3小时。室内饲养更应注意光照和通风条件。饲养少量金鱼的养殖户,可使用鱼盆、鱼缸等容器。
(四)水族箱养鱼。家庭养观赏鱼一般用圆形的玻璃金鱼缸,因为圆形玻璃缸会使鱼放大和变形,使人看鱼更有欣赏趣味。最好用长方形玻璃粘成水族箱,水箱大小可根据饲养金鱼多少而定,如果是观赏兼作客厅陈设以稍大些为好。如长60--80厘米,宽30--40厘米,高40--80厘米。如果放在卧室或工作室可稍小些。水族箱用厚玻璃,外框用不锈钢等比较坚固的材料制作。箱底垫以同大的泡沫塑料板,这样水族箱不易破碎,也有利于冬季保暖。
鱼缸或水族箱在室外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有助于金鱼和缸箱水草健康生长,但夏季和雨天要有遮荫和防雨设备,在严寒冬季应移置室内,靠近南面窗口附近多照阳光以避免玻璃因结冰崩裂。水族箱中的过滤设备必须配备完善,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对于水族箱内积存的残饵及金鱼所排出的粪便等不干净物质,要通过过滤装置清除。滤水器的吸水管分置于水箱底部,通过微型马达将底层污水吸入管中,从水箱上部流入铺有软泡沫塑料的框架中,将水过滤后自行流入水箱循环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软泡沫塑料取出洗净再用,不然会影响过滤效果。若无滤过水装置,则应购1条内径0.8--1厘米、长1.5米的塑料管或橡皮管,利用虹吸管的原理,也能吸去水箱底层的污物。此外,室外水箱养金鱼要防止有害兽鸟的侵食,故以加盖为好,箱盖用孔眼较大的尼龙网布或塑料窗纱,钉于水箱稍大的木框上而成。同时用铅丝和尼龙网制成鱼网用于捞取水蚤鱼饵和作捞鱼工具。(待续)
(皖西学院生物系 高本刚 邮编:237012)
摘自于2003年第12期《农村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