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虾病的的迷雾还未完全揭开,今年头几个月,两广、海南很多地方又出现了病害的阴影。从去年至今,虾价令人憧憬,然而广大养殖户不得不面对“虾越来越难养”的困境。
怎样在养虾不同阶段防控病害?怎样解决“虾病病因无解”的难题?有哪些好的案例和养殖模式?南方农村报推出“对虾高效养殖大家谈”栏目,结合各养殖区特点,分析对虾病害防治、提高效益的技术和经验,定期介绍获得成功的养殖模式,为广大养殖户设计理想的养殖方案。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燕云
“才放苗20天不到就发病,这塘虾眼看不行了,周边已有几口塘排了”,4月22日,湛江养殖户阿全沮丧地告诉记者,这批虾是清明后才放的,但在放苗后不久就发现有虾苗在水面、塘边游,个别肝胰脏发红、萎缩,肌肉白浊,有偷死现象。
珠海恒兴饲料实业有限公司驻新会大鳌业务员阿强告诉记者,近期在大鳌发病的虾塘大多如此,都是在投苗后20-40天(多在20天左右)、从1号料转破碎料的时候发病,病虾除了有以上症状外,还有肠道红肿症状,个别虾鳃和头胸甲发肿。“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弧菌。”阿强说,从3月中旬到现在,当地虾病接连发生,相比去年同期,今年虾病更严重,小虾游塘比较普遍,单独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据了解,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投苗较早的虾塘近期相继发病,排塘量亦不在少数。据初步调查统计,不论是一代苗、二代苗,还是普通苗,都有发病案例,放苗后20天左右为病害高发阶段,也有的不到10天就发病,更有放苗才2-3天就发病的,发病时间比去年大大提前;整体发病率很高,某些地方这个阶段的虾苗排塘率将近4成,海南在2-3月期间投苗的大多已排塘。
“我认为今年的虾病将跟去年一样严重,需要重点预防弧菌”,惠州爱试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峻荣分析,由于高抗苗的普遍存在,弧菌耐药性增强,这两年弧菌问题更为突出,综合去年和今年的情况,发现出状况的虾池都出现弧菌超标,只要弧菌超标,放苗后15-20天,虾苗必死。
“在20天内排塘的,多半跟水和弧菌有关系,越早出问题的就跟虾苗的关系越大”,陈峻荣解释,去年在湛江看到的九成以上的排塘都不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而且一般而言,虾塘养殖前期的水都是没有问题的,很可能是虾苗和弧菌的问题。
陈峻荣建议,放苗后每7天做一次病害监控,监测水中病毒和细菌数量,重点监测弧菌和总菌数量,弧菌的安全浓度不超过4000-6000个/ml,总菌的安全值要在100000个/ml以上。此外,其他各项理化指标也要求在安全值范围内,特别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指标,要求每三天监测一次,氨氮保持在30天内0.1mg/L以下、30天后0.2-4mg/L以下,亚硝酸盐的安全值为0.05-0.1mg/L。“如果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则表示一定有异常情况,预警弧菌有可能过高。”陈峻荣说,在处理氨氮、亚硝酸盐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溶氧和弧菌等相关问题,如果发现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则要马上进行弧菌培养实验,及时防控弧菌。
这两年,在业内感叹虾越来越难养的时候,惠东海科水产养殖场对虾养殖成功率堪称当地一大奇迹,每造虾成功率都在八成以上,冬棚虾平均亩产4000斤,白水塘平均亩产3000斤。去年有口冬棚虾一次性放苗密度18-19万尾/亩,养到20多条/斤,亩产达到6000多斤。该场技术员罗远红告诉记者,这与长期坚持定期检测藻类、弧菌、病毒的做法有很大关系,一旦发现藻相不好、水质指标超标,就会马上处理,同时还定期用弧菌培养基检测弧菌数量,在刚出现疫情苗头的时候就将其抑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