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天是猪皮炎肾病综合症多发生季节,猪皮炎肾炎是由圆环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皮肤和肾,并日益发展成为皮肤受损的疾病。该病死亡率虽低,但发病率高,病程长,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流行特点
过去:一般认为猪皮炎肾炎综合征主要侵害生长猪和育肥猪,多发生于体重20~65千克的猪,尤其是10~15周龄的猪多见。造成猪只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死亡率上升,而且还能导致免疫抑制,机体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增加对其他病原感染的敏感性。哺乳期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少发。
现在:
(1)发病日龄提前 产房内未断奶的仔猪和45日龄左右的仔猪也可发生该病。
(2)发病形式趋于温和 一窝猪内可能只有个别发病,而同窝的其他猪却不发病。或者产房内某一窝仔猪感染,而其他相邻的仔猪却未见异常。
(3)三率有所 三率分别指发病率、死亡率和淘汰率。原因可能是在饲料或饮水里添加药物,特别是黄芪多糖及其他多糖类物质了机体免疫力,抗菌素减少或减轻了继发感染所致。实践证明:饲料中添加中药多糖类物质对于机体免疫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机体损伤程度与后期育肥增重呈负相关。据跟踪调查发现,感染过皮炎肾病综合症的仔猪或保育猪,育肥阶段在饲料利用率、饲料报酬、日增重等指标方面,低于正常育肥猪。
发病原因
病原: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由于感染猪圆环病毒,并在皮肤、肾脏上沉积形成的异常性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另外,猪只感染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细菌和病毒都能够引起该病的发生。此外,近几年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还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密切相关。
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当猪只长时间摄取霉菌毒素时,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减弱,从而比较容易引起该病。由于春、夏季节温度较高,此时霉菌活动更加活跃,从而可能导致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临床症状
病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丘疹,丘疹开始呈红色,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而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并可延伸至下腹部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体外寄生虫(疥螨)感染严重的猪场,该病症状相对较严重;个别猪出现发热,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呼吸急促,甚至衰竭死亡。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简单而的治疗方法
1、治疗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可用抗毒芪效0.1-0.2ml/1kg体重,仔猪3-5ml/头,对病猪进行肌注治疗,一天1次,连用2-3天。
2、也可用黄芪多糖注射液0.1-0.2ml/1kg体重,仔猪3-5ml/头,对病猪进行皮下注射治疗,一天一次,连用2天。
3、对于病情严重的可用强效阿莫西林+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混合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患病猪皮肤上的斑点会逐渐消失,同时用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等控制继发感染,进而可控制本病。
注意:
(1)治疗该病时,应根据实际症状选择对症的药物治疗,如抗菌类或抗病毒类。
(2)在治疗的同时,要对发病猪场进行全面消毒,病猪要隔离治疗。
(3)本病与圆环病毒病、皮肤病等有类似症状,要注意区分,避免误诊误治,延长病情。
(4)该病在炎热夏季多发,其它季节零星发病,一旦发病多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混感。在治疗时,要进行确诊,若有混感,在治疗本病的同时,也同时对混感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应激因素:养猪场饲养环境较差,猪舍温度和湿度过高、通风较差,饲养密度过大,猪群频繁进行转栏和混群,都导致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猪场发生该病时,对于接种过口蹄疫生长育成猪更容易发生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