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养殖场中的主要工作,也是减少猪病发生的途迳之一,而消毒药物的挑选在中间很关健,那么养殖场如何挑选消毒药物?猪场用什么消毒液?猪场常用消毒液名称?猪场使用消毒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猪场常用消毒液分类:
1.1 碘制剂
目前碘、碘伏比较常用,生产上使用也比较广泛。两者的优点是杀菌效果好,对细菌、病毒、原虫、霉菌以及芽孢等的作用都很强。缺点是容易见光分解,所用产品需要避光保存。猪场常用碘制剂对皮肤、伤口消毒,或者用于洗手消毒,另外也可以用作对圈舍空栏、车辆、用具等的消毒。
1.2 醛制剂类
甲醛与戊二醛比较常用。戊二醛气味淡,甲醛比较刺激,但甲醛杀菌效果、渗透能力比较强,甲醛对细菌、病毒甚至芽孢等都有不错的效果。鉴于戊二醛味淡、甲醛味刺激的特点,甲醛多用于浸泡和熏蒸,戊二醛多用于环境、带猪体表消毒。
1.3 卤素类
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比较常见,优点是作用较强,对细菌、病毒、芽孢都;缺点是刺激性太强,且易挥发,常用于饮水消毒。
1.4 季铵盐
有单链和双链两种。单链无刺鼻味、性温和、性较高、低腐蚀性,对细菌、病毒皆。双链具有单链的一系列优点,且杀菌效果比单链强。无论是单链还是双链,渗透力差是两者的共同缺点。生产中常用于人员洗手,带猪消毒,圈舍栏、车辆、料槽以及用具等的消毒。
1.5 过氧化物类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与臭氧比较常用。过氧乙酸的杀菌能力强,同时也被广泛使用。这三种消毒剂对细菌、病毒、霉菌以及芽孢等都有效果,但有刺激性酸味,会引起猪打喷嚏,且易挥发,对栏舍有一定的腐蚀性。此类消毒剂常用浸泡、喷洒、涂抹等方式进行消毒,避免了刺激的缺点。
1.6 碱类
碱类的特点是廉价、渗透能力强,并且稳定,因此常用;除此之外,还具有膨胀、去污作用。常用的有烧碱、生石灰。碱类可以渗入畜禽有机物,从而细菌、病毒、虫卵。缺点是有腐蚀性,如烧碱不能用于带猪消毒,需空栏使用,且在进猪前尤应注意清洗圈舍,避免灼伤猪蹄及皮肤。
1.7 石炭酸 (酚)类
优点是价廉、渗透力强,缺点是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较弱,对霉菌、细菌尚可,对病毒、芽孢的作用就差一些。该类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常用于外环境,如猪场大门口、排污沟等。
猪场用什么消毒液?
猪瘟病毒:对碱性消毒药敏感,如火碱、生石灰,冬季可用2%的火碱溶液加5%的盐水进行消毒。
口蹄疫病毒:对酸性、碱性消毒剂都敏感,如火碱等。
蓝耳病毒:对醛类消毒剂 (甲醛、聚甲醛等)、含氯消毒剂(5%的漂白粉溶液)、碱类制剂(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敏感。
圆环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季铵盐加碘的消毒液敏感。
伪狂犬病毒:对酸性、碱性、加碘消毒剂都敏感。
细小病毒:对碱性和0.5%的漂白粉溶液敏感。
乙脑病毒:常用消毒剂,如双季铵盐等。
轮状病毒:对氯仿、乙醚敏感,但对化学试剂不敏感。
流感病毒:对酚类消毒剂、乙醚敏感,但有呼吸道病时不要用酚类消毒药;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苯扎溴铵敏感。
猪场用火焰消毒好不好?
“火化”是消灭病毒细菌为的方式!
1、空舍消毒:空舍—与电相关物品整理防水处理—1:400战役浸润6至12(非瘟期间1:200)—清理清扫—无死角清洗—固体甲醛熏蒸12—通风干燥—走火消毒。
2、带猪消毒:战役或好多碘1:800喷雾,人走通道1:200喷洒或者走火消毒,每周一次。消毒1引风机打开。
3、舍外消毒:走火消毒,每周1次(非瘟期间每天1次)。冬季大门口生石灰垫道覆盖。
4、堆粪场消毒:生石灰或白灰覆盖。
5、尸体处理场:火化后深埋。
6、入场人员消毒:入场紫外臭氧消毒10—洗澡—更衣(防护服)。
7、料库饲料消毒:下午上完料进料入库紫外臭氧消毒12。
8、外来物品消毒:消毒室紫外臭氧消毒2—12。
猪场使用消毒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猪场消毒的细节主要变现在消毒方法使用不当,消毒不,消毒意识差等方面。通常来讲,通常大型企业比较重视消毒管理,有着比较系统的消毒制度,中小型养猪场则往往比较忽视消毒管理。
在消毒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日常意识,对一些比较难清理的地方多下功夫,如地面、粪道、料槽、墙面等。选用消毒剂时一定要咨询的专业人士,不可听信江湖方法。
出现便秘不能单纯的依靠泄剂来解决问题,因为此法治标不治本。更需要关注的实际上是清肺热。
环境当中的温度较低,导致肺寒,而原料品质不一,劣质的饲料原料导致肝肾功能受损,也会让水分代谢出现问题。故任何疾病的发生,与环境的诱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