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常规鱼类表现出血症状的病因及防治

时间 : 09-15 投稿人 : 幻幻魔影 点击 :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提高,水体环境的恶化,常规养殖鱼类出现出血症状的现象较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鱼类表现出血症状的病因很多,有些是感染病毒引起的,有些由细菌引起的,也有因饲料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养殖户由于不能正确诊断区别,往往造成药不对症、疗效不佳,甚至造成大量死鱼的严重后果。下面对鱼类出血的几种病因及防治方法如下:

常规鱼类表现出血症状的病因及防治 | 海水养殖技术

1、病毒性出血病

1.1病原体

由呼吸弧病毒引起的,病毒的个体极小,呈颗粒状,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1.2诊断要点

1.2.1发病对象草鱼、青鱼、麦穗鱼

1.2.2发病条件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诸省、市,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甚,近年来在华北地区也有发生;主要流行于每年的7—9月份,夏秋之交的第二个发病高峰以此病为多;水温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但是当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低至l2℃及高至34.5℃时也有发病现象;主要危害当年5—20cm的草鱼种、青鱼种,麦穗鱼亦可感染,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按照病情发展的快慢,草鱼出血病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发病急,来势猛,死亡严重,发病后的3—5天内便出现大量死亡,多发生于高密度的草鱼密养、单养池;慢性型则病情开始比较缓和,每天死鱼数量不多,死亡高峰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多发生于8月份的稀养大规格鱼种池与成鱼池。

1.2.3症状本病症状复杂,可在体内外出现一系列症状,其最基本的症状则为有关器官或组织的充血和出血。从外表症状上看,病鱼体色一般暗黑色或微红。较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下透视,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也有鳃瓣呈鲜红色斑块状充血的。从内部病变上看,最常见的肠道充血,全肠或部分肠壁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轻者可呈现出血点和肠壁环状出血。但肠壁仍具有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布满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常变淡,而呈灰白色,或有局部出血。

实际上,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也可交替出现。①红肌肉型:主要症状为肌肉明显出血,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鳃丝因严重出血而苍白,多见于5-10cm的小草鱼种;②红鳍红鳃盖型:主要症状为鳍基、鳃盖严重出血,头顶、口腔、眼眶等处有出血点,多见于10cm以上的大草鱼种;③肠炎型:主要症状为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内脏点状出血,体表亦可见到出血点,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均可见到。

1.3防治要点

1.3.1预防池塘彻底消毒;下池的鱼种采用50-60ml/m3的“强效碘”药浴20-30分钟,有条件的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途径;投饲坚持“四定”,并加强水质管理。此外,生产实践表明,草鱼出血病的发生与放养密度、放养方式有关,一般稀养池比密养池的发病率为低,混养池比单养池发病率低。因而实行稀养混养可减轻该病危害程度。

1.3.2治疗

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难以用药物治疗。在发病初期用药有一定作用,采取外用和内服药物同时进行能增强疗效。①外用药物,用“强效碘”、“三亩灵”或强氯精溶于水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2次;②内服药物,每公斤饲料添加“病毒散”4-6克、恩诺沙星0.5-1克,VC2-4克、VE1克,连服6-7天。

2、爆发性出血病

2.1病原体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

2.2诊断要点

2.2.1发病对象病原对宿主的专一性不强,鲢、鳙、鲫、鳊、草鱼、鲤、鳜等常规养殖品种均会被感染并发生病变。

2.2.2发病条件此病流行季节长,从2月底至11月份,水温在9-36℃之间均有流行,其中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为严重。如遇到连续阴雨天后突然放晴,气温急骤升高,水体环境恶化,更易暴发流行此病。

2.2.3症状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明显可见,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3-4月,病鱼出现的体表发炎充血症状是:头部、嘴、鳃盖、眼眶等部位以及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处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内充气肿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肌肉也同时充血发炎。由于在这阶段病鱼临床症状出现较复杂,有时体症出现并不明显,鱼即死亡,同时每条病鱼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很难有一绝对的界限。

2.3防治要点

2.3.1预防①挖除过多淤泥,彻底清塘消毒;②定期注水与消毒,保持水质清新与杀灭病原体;③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以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④定期进行药物预防,每20天左右内服一些治疗出血病的药物,如鱼血康宁、氟康、四黄解毒粉等;⑤定期用“三亩灵”、“暴血停”或季铵盐类等进行水体消毒;⑥发现有寄生虫病、肠炎、烂鳃、体表受伤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继发感染。

2.3.2治疗分四步。①第一天,杀灭体表寄生虫,可选择“虫立净”、“双杀令”、“鱼虫灭”等商品渔药按照说明书上用量全池泼洒;②第二天,杀灭体内外的病原菌,用强氯精全池泼洒,池水呈0.3~0.4ppm,隔3天一次。也可采用“抗暴威”等既杀虫又杀菌的药物一次完成;③内服,每公斤饲料添加“鱼血康宁”3-4克,连服6天,同时添加VC2-4克、VE1克辅助治疗,效果更明显。病情严重的可外加恩诺沙星0.5克;④调节水质,待病痊愈后,换去部分池水后,用生石灰每亩1米深10~15kg,溶水后全池泼洒一次以调节水质,同时消除药物残留。

3、营养性出血病

3.1病因

3.1.1维生素的缺乏

经过试验证明,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不够,或生产工艺问题,或饲料存放不当等原因造成饲料中维生素不足,会引起鱼类出血。当鱼体缺乏维生素C时,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血管末稍在应激状态下,出现无破损性的皮肤出血;维生素K缺乏,会延长血液的凝固时间。此外,鱼体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2等也可能会表现出血症状。

3.1.2喹乙醇、黄霉素的添加

喹乙醇作为抗菌促生长类药物,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能起到类似激素的作用。如大量或长期使用,会产生很强的副作用,如抗应激能力差,鱼体易受伤出血,不耐拉网,运输死亡率高,抗病能力下降。而且,喹乙醇具有累积毒性,喂幼鱼时喂了含喹乙醇的饲料,其副作用到成鱼阶段才能显现出来。国家已经禁止在水产饲料中添加喹乙醇。虽然农业部允许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霉素,但也会出现抗应激能力下降的现象,尤其是和喹乙醇合用,其毒性会加强。

3.2防治措施

①购买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优质饲料,一般正规大厂不会有维生素的缺乏和添加违禁药物,小厂因添加剂管理不善或生产工艺等原因,造成维生素缺乏;②投喂饲料要求营养全面、质量可靠,每隔15天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连用4-5天。

4应激性出血病

4.1病因

夏季水温较高,水质较差时,因拉网操作鱼受惊而剧烈运动,内分泌加强,耗氧增多;而拉网后水质更加恶化,水中溶氧严重不足而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主要是缺氧、细菌毒素等因素引起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管壁漏出血管所致。团头鲂抵抗力较差,而活动力较强,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4.2防治措施

①一般在拉网前加强水质调节,进行水体消毒,加量投喂维生素C等,可以很好预防;②在饲料配伍时每吨配合饲料添加鱼用抗应激类药物;③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质的调节,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

相关文章

  • 草鱼麦黄瘟防治
    草鱼麦黄瘟防治

    立夏的一段时期(也就是大麦发黄的时期),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气温、水温均逐渐上升,鱼类新陈代谢加快,生长日趋旺盛。同时,水中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是全年草鱼疾病暴发的第一个高峰季节,尤其以草鱼暴发的“麦黄瘟”最为常见。草鱼麦黄瘟是由草鱼烂鳃病和赤皮病两大疾病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病鱼鳃丝末梢腐烂并附有污泥...

    2214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常识
  • 养虾新法渗水养虾
    养虾新法渗水养虾

    去年,东营市垦利县下镇乡利用前几年上农下渔开发形成的池塘,探索养虾新路子,进行盐碱地渗水养虾试验,获得成功。渗水养虾,就是根据盐碱地地下水位高、含盐量大的特点,利用池塘渗出的咸水,根据对虾生长发育需求,加入淡水调节到最佳盐度。为养活群众试验风险,乡党委抽调了7名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的机关干部承担试验任务,并聘请青岛海...

    2634 养殖技术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技术
  • 东北地区怀头鲶土池发塘技术
    东北地区怀头鲶土池发塘技术

    怀头鲶又称东北大口鲶、东北六须鲶,地方名怀头、怀子,是北方地区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优良养殖品种,其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当年繁殖的水花在精养条件下经过3个多月的养殖即可生长达体重1.5kg,左右的商品鱼,养殖周期短,养殖效益高。然而,要想将怀头鲶养成商品鱼,需要先将破膜后的水花鱼苗培育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夏花鱼种,然后...

    2627 渔业相关资料 渔业常识 养殖指南
  • 缢蛏的敌害防治
    缢蛏的敌害防治

    缢蛏,俗名蛏子,属海产瓣鳃类软体动物。是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海涂的重要养殖对象。缢蛏壳薄,体软,且营穴居生活,对敌害及环境变化的防御能力较差,经常遭受各类海洋生物的食害,帮有“唐僧肉”之称。现将几种主要危害生物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箭鳗体呈圆筒形,口甚小,背部青黄色,既能进又能退,故有“倒生鳗”之称。喜穴居养蛏田积水...

    2187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教学
  • 水产动物的磷营养
    水产动物的磷营养

    20世纪后半叶鱼类和贝类养殖发展迅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以后40年的发展已制订出新的计划。世界上鱼类品种约有24 000种,而现在养殖的或考虑养殖的水产品种仅有1 000多种,在养殖品种方面仍有很大潜力。目前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一样都面临环境的挑战,在某些国家制订的水产养殖法规甚至比其他陆生动物更为严格。磷和氮(...

    51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资料
  • 猪沼气草鱼生产模式的建立
    猪沼气草鱼生产模式的建立

    这个生产模式,首先是利用猪粪作原料产生沼气;用沼气液和沼渣作肥料种草;用种的草养殖草食性鱼类。也可以说是在猪、草、鱼模式里增加一个沼气生产环节。这一综合养鱼模式是湖南省华容县首先创立推广使用,1987年该县就推广猪、沼气、草、鱼模式6155亩,平均亩产鲜鱼390.8千克,亩产值954.5元,亩利润544元。其产量、产值...

    279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教程 渔业文摘
  • 泉州严防鲍鱼脓疱病
    泉州严防鲍鱼脓疱病

    莆田鲍鱼脓疱病导致大量鲍鱼死亡的消息传到泉州后,引起了泉州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及养殖户的关注。笔者近日从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了解到,截至本月24日日,泉州大的鲍鱼养殖场尚没有出现脓疱病,但小养殖场有出现少量死亡现象。 据了解,脓疱病由河弧菌感染所致,主要感染3-5厘米的稚幼鲍。患脓庖病的鲍可见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庖,夏...

    946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 渔业养殖知识
  • 黑鲟养殖
    黑鲟养殖

    一、概论 1、生物学特性①形态特征和分布。黑鲟身体延长,侧扁。体长一般为20-30cm,体重100-300g。吻较尖,下颌长于上颌,两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细齿带,上颌外侧有一条黑纹,头部背棱较低,其后端具尖刺。眼大高位。眼间隔约等于眼经、眼眶骨下缘有了个纯棘。背鳍尔中间有缺刻,具13鳍棘,12软条。尾鳍圆形。身披细圆鳞。...

    2518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养殖禁忌
  •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红罗非鱼(Red Tilmpa),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 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 罗非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养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 1981年 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

    1824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巧
  • 广西形成罗非鱼养殖加工安全管理体系
    广西形成罗非鱼养殖加工安全管理体系

    清蒸罗非鱼、红烧罗非鱼、水煮罗非鱼……在市民的饭桌上,罗非鱼“上座率”很高,罗非鱼质量是否放心可靠,是消费者很关心的问题。近日,由广西检验检疫局承担的课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罗非鱼养殖和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通过了广西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综合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藏在罗非鱼中的300种农残将被一一“揪...

    1517 渔业相关资料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程
  • 对虾白黑斑病
    对虾白黑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有些病虾头胸甲的触角区,心鳃脊及心区有白斑,但主要症状是腹部每一节甲壳下缘两侧都具有一个白斑,以后可发展为黑斑,也有白黑斑共存的个体,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患病虾体往往死于较深水中,在排水口挡网上也往往看到死虾。病因:营养性疾病。长期使用质量较差的饲料及缺乏维生素的饲料,引发生理失调。防治:改善养虾池底...

    2550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禁忌 水产养殖手册
  • 推介十大水产加工品品牌
    推介十大水产加工品品牌

    晚报讯 近日,上海水产业首次举办品牌推介会,向社会推荐2008~2009上海十大水产加工品品牌。种类涉及南美白对虾、虾仁产品、烤鳗、蟹粉、烟熏三文鱼等。上海亿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上海水产集团龙门水产品营销中心、上海菱海水产经贸有限公司等十家公司都榜上有名。...

    643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常识 渔业科普
  • 提高龟卵孵化率六要点
    提高龟卵孵化率六要点

    众所周知,龟的生命力强,疫病极少,易饲养管理,但这是对成年龟而言。在养龟的整个过程中,某些环节和细节上粗心是不行的,龟卵的孵化就是技术性较强的环节,如果搞不好就会失败。现将提高龟卵孵化率6点方法介绍如下。一、科学培育亲龟选择良种是提高龟卵孵化率的首要条件。亲龟应个体肥大、健壮、无伤残、年龄适宜。雌龟要求6龄以上,后缘革...

    2324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 鳗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鳗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危害欧洲鳗鲡的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杯体虫、斜管虫、小瓜虫、两极虫、拟指环虫、三代虫和鳗居线虫。危害美洲鳗鲡的主要是白点虫、车轮虫、粘孢子虫和指环虫等。对于寄生虫病,一般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来预防,另外可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用25-30克)来药浴,每次12小时,隔天1次。也可用中药来治疗,方法是: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4克,...

    1068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 大黄鱼常见寄生虫性病害的防治
    大黄鱼常见寄生虫性病害的防治

    1、原虫性病害  ①刺激隐核虫病(白点病)。[病原]咸水小瓜虫,虫体呈球形或卵形,类似多子小瓜虫,大小0.066-0.45×0.034-0.36mm,全身披有纤毛,一般有四个念珠伏大核。[流行情况]成水小瓜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的鳃、皮肤、鳍等处,每年5月中旬至8月份沿海各海区均有流行,咸水小瓜虫适宜繁殖温度20-25℃,...

    1930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