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病又称慢性呼吸道病,其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发生炎症,常蔓延到气囊、气管等部位。病鸟咳嗽、流鼻液、有呼吸哕音,病程长,死亡率为20%;30%。
1.病原
为败血支原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够独立生活的微生物。支原体抵抗力不强,在粪便中只能活1;3天,在直射的阳光下,20;30分钟可被杀死,55℃15分钟可灭活,不耐干燥,一般消毒剂均能杀灭。
2.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4;21天。感染为慢性经过,病情较轻时症状不明显,也不典型,往往被忽略。当病情加重时,其早期症状很像新城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若无并发症,则以上呼吸道及其邻近黏膜发炎为主,出现浆液或黏液性鼻漏、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发生喘气和咳嗽。到了后期,如果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则引起眼睑肿胀。幼鸟如无并发症,死亡率很低。成年鸵鸟临床症状不明显,表现产蛋量和孵化率降低。
3.防治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在支原体流行时用过氧乙酸消毒。治疗药物:链霉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0;25毫克;泰乐菌素,每千克体重口服25毫克,每天1次,连用5;7天;高力米先,可按每升饮水加2.5克,连饮5天;北里霉素,按0.05%拌料或饮水,连用5天;螺旋霉素,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口服,每天3次,连用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