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回肠炎会传染吗?猪回肠炎,又叫做猪增生性肠炎,胞内劳森菌引起的,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胞内劳森菌,可以污染猪场环境、饲料、饮水,通过消化道传播给健康猪,在猪群中进行传播,其中1到5个月的猪容易感染。猪回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猪回肠炎会传染吗?
会传染,属于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
一般是2—20月龄的成年猪容易发生,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而小于1月龄以及20月龄以上基本不会发病。6~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发病率通常为5%~25%,如果猪场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发病率能够超过40%。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病猪即使为亚临床感染,也能够持续10周以上排菌,一般每克粪便中含有1亿个病原菌,由此对猪场环境、用具、饲料、水源以及饲养人员的鞋、衣物等造成污染,并由此传播疾病。另外,鸟类、仓鼠也可感染该菌,因此,该病不仅能够在本场传播,还能够远距离传播疾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应激和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如冷应激、热应激、混群、饲养密度过大、水质污染等,都可诱发该病。另外,猪群突然更换饲料和调整保健方案,也容易引发该病。此外,如果肠道菌群紊乱,尤其是感染密螺旋体痢疾、沙门氏菌病往往会继发或并发该病。该病在猪场内较难清除的主要原因是不间断的使用的产房、保育舍、生长育肥舍,这要会导致一批又一批的乳猪、保育猪以及生长育肥猪在以上地方感染病菌,从而持续发病。以上猪场的病情更加复杂,形成隐性感染的疫情或慢性型发病。
猪回肠炎的症状
猪回肠炎主要发生在保育期的小猪,呈水样拉稀,有的粪便像水泥一样,有的像沥青一样发黑,有的拉的像饲料一样,有的小猪会因为拉稀脱水死亡,有的会出现弓背弯腰,瘦的露骨,皮肤苍白,有的治疗过程长的猪,在后会成为僵猪。猪回肠炎属于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因为具有传染性,所以经常出现整窝发病的情况,猪场如果出现拉稀情况的,还是尽快的进行隔离治疗。
猪回肠炎的治疗方法?
病猪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单独护理。病猪患有急性回肠炎,要改成饲喂青绿饲料或液体饲料,并按体重肌肉注射6 mg/kg泰乐菌素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为抑制肠黏膜出血,可按体重注射10 mg/kg止血敏(酚磺乙胺),每天1次,当血便减轻后即停止使用;为刺激食欲,可按体重注射1 mg/kg胃复安针剂,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在食欲恢复后停止使用。同時,在全部后备母猪、基础种猪以及大于1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的饲料中添加200 g/t磷酸盐泰乐菌素,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2周。此外,还要加强生物,即及时清理粪便,并使用季胺盐类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防止病原蔓延。通常按照上述措施进行3天处理,病猪逐渐恢复至正常采食,排出颜色正常的粪便,贫血情况减轻,减少死亡。
猪回肠炎会传染,猪回肠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虽然死亡率较低,但是严重影响猪群生长速度,导致猪场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重视猪回肠炎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