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鲟鱼种苗培育及池塘养殖技术

时间 : 11-08 投稿人 : 小情调小情绪 点击 :

鲟鱼在分类上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rms),鲟科(Acipenseridae),具有适应性广、个体大、广温性(存活水温在1-32℃之间)、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驯化、养殖周期短、起捕率高等特点,很适合在池塘、水池流水养殖和水库、沙渠围网及网箱养殖等。现将池塘养殖鲟鱼报告如下:

鲟鱼种苗培育及池塘养殖技术 | 海水养殖技术

一、种苗培育鲟鱼池塘养殖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种苗培育阶段是关键。

1.苗种获得:从黑龙江地区购进受精卵,经人工孵化而来。受精卵卵径约2mm,沉性卵,水温保持在19.5-20.6℃,约经80-120小时便可全部孵化出仔鱼。孵化率约为80%。孵化器内仔鱼出膜有一定时间差,因而在第一尾仔鱼出膜那一刻,便专人收集刚孵出的带有卵黄囊的仔鱼(约1cm)到孵化盘分批培育。

2.幼苗培育:

幼苗培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阶段I:刚孵出的仔鱼放在孵化环盘内采用微细长流水培育。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此阶段鱼苗无摄食行为,其间要保证充足的溶氧,日常操作要格外小心,过4-5天,待鱼苗卵黄囊吸收2/3以后,可投喂饵料。此期间往往出现幼苗大量死亡。针对这种常见现象,我们和饲料厂合作,配制出S1、S2、S3号粉末状饲料,(粗蛋白≥45%),结合丰年虫和水蚤投喂(不用红虫),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半个月达到45%的转饵率,此时鱼苗已长至3cm左右,可完全用细饲料S3投喂。

阶段II:3cm以上鱼苗要转移至培育池培育,此阶段培育池设计为3×1×0.5m,池的四周光滑,设有进、排水口。池顶进水,排水孔通过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盖顶,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鱼苗。

投饵量按鱼体重的25-45%投喂,依照少量、多次原则,日投喂8次,每次投饵前去污、停气、停水。

阶段III:当鱼苗长至10cm以上时,移至6×4×1m规格池培育。移入池之前,水泥池先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刷洗干净。搬移鱼苗时用10ppm痢特灵浸洗鱼体3-4分钟,然后下池,当鱼苗长至25cm以上,50-100g重时,鲟鱼种培育阶段算成功了,此时可放心下大塘养殖。

二、池塘养殖:

2000年11月,我们在广东鹤山市利用山涧水养殖杂交鲟--史氏鲟(A.schrenckii)×达氏鳇(H.dauricus)5.3公顷。经过180天饲养,平均每公顷产量12468kg,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过程要点总结如下:

1.池塘及水质

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地,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凝土底,并用水泥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为宜。上面设有凉爽纱遮荫。每口塘配备有2台0.9kw(EORO-2型)意大利式增氧机。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经水质分析如下:

pH值:6-8,氨氮:未检出,亚硝酸盐<0.01mg/L,硝酸盐:1.0mg/L,硫化氢:0,盐度<100mg/L,溶解氧≥5mg/L。

2.放养

放养前每口塘用生石灰彻底消毒,经试水安全后才投放鲟鱼种,放养密度为700尾/亩,放养的当日要用30‰食盐溶液浸泡鱼体消毒。

3.饲养管理

鲟鱼种下塘时已长至25cm以上,因而一开始就可投喂沉水性配合饲料(粗蛋白≥35%),投喂前先用毛扫涮干净食台地板。在投喂过程中,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kg饵料拌100g),投饵率为:鱼体重50-200g,投饵率为10-4%,鱼体重200-1000g,投饵率为4-2.5%,1000g以上为2.5-1%,以20分钟内吃完为宜。

鲟鱼对溶氧要求比较高,对急剧温差变化适应性较差。在日常管理中,要确保水中溶氧高于5mg/L,水质要清爽。遇到暴风雨,温差骤变,气压降低,要多加巡塘,观察,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池塘养殖鲟鱼过程中,要每隔30天,用网捕捞一次,把那些瘦、弱的鲟鱼选出来,专池专料培育(见表1),复壮,之后再下塘养殖,这是保证鲟鱼池塘养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共投喂颗粒饲料8722斤,合计饲料系数为1.4。经抽样检查,池塘养殖杂交鲟,最快月增重量为0.8斤,平均月增重0.4斤。最终效益分析如下:投入成本共计91205元,其中鱼种:50400元,饲料:21805元,其它费用10000元,产值合计:152950元,利润61745元,每平方利润23.18元。

四、小结

鲟鱼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多数鲟鱼死因都是缺氧或闭口、身体消瘦而死的。在养殖管理过程中,每隔半个月用生石灰(每平方米用0.015kg)全塘泼洒,个别病鱼用30盐水浸泡10-15分钟,在饲料中定期添加促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可有效预防鱼病发生。

相关文章

  • 春季鱼类竖鳞病的防治
    春季鱼类竖鳞病的防治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春季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预防保持水质良好,拉网、倒池或倒箱并箱后,应及时用药物给鱼体消毒。治疗...

    382 渔业教程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技术
  • 鲫鱼过冬秘诀
    鲫鱼过冬秘诀

    水中的氧气减少之后,为了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鱼儿不得不吸入更多的水,以便呼吸到更多的氧气。然而,更多水分的摄入会影响它们体内盐分的平衡,增加生理压力。因此,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平衡,大多数鱼在冬天不是靠增加呼吸频率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是自动地减弱呼吸作用,新陈代谢也开始变慢。因此,不少鱼类在冬天行动变得缓慢起来,甚至...

    2310 渔业养殖科普 养殖妙招 渔业科普
  • 水族箱藻类的防治
    水族箱藻类的防治

    对抗藻类之生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份藻类的孢子只有数毫米大(1 mm ,等于千分之一公尺),通常在新鱼或新水草进入水族箱时,也会将这些孢子带进来,另外在换水时也可能引进孢子。因此,我们只得假设水族箱之中会有大量的藻类,纵使眼睛看不到它们,但它们只是伺机等待合适的状况,大量的繁殖。在过去数年之间,我们由一些热带国家中,尤...

    1294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禁忌 水产养殖手册
  • 河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介绍
    河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介绍

    为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并且,由于河蟹、鳜鱼养殖环境基本相符,不需要增加配套设施,只要投放适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就可达到增收目的。技术措施如下:一、清塘消毒池塘清整在春节过后进行,首先抽干池水,暴晒一个月左右,清除过多的淤泥(留淤泥5-19公分),维修...

    2277 渔业养殖科普 渔业知识 养殖指南
  • 鳜鱼常见病
    鳜鱼常见病

    1、锚头鳋病 [诊断]病原为锚头鳋,种鱼、成鱼均可寄生。体表因发炎、充血而出现红斑。特别对鱼种危害最为严重,一条5厘米的幼鱼,鱼体上寄生2个虫体就可引起死亡。 [治疗]:用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敌百虫浸洗。2、水霉病[诊断]感染了水霉的鱼卵其卵膜外部生着菌丝,呈毛绒状。感染了水霉菌的病鱼,肉眼可见病鱼的体...

    1369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巧
  • 快速育鱼苗四方法
    快速育鱼苗四方法

    粪肥培育法:在鱼苗下塘前先施基肥,把水质培肥,一般每亩用畜粪200~300公斤或人粪尿100公斤。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肥瘦、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等情况决定追肥量,一般每亩每天施经过发酵的粪肥50~70公斤,全池泼洒。草浆培育法:将水花生、水浮莲等高产水生植物打成草浆用来饲养鱼苗,每亩每天投草浆50~70公斤,分两次全池泼...

    1026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知识
  • 防治鱼病重中之重(上)
    防治鱼病重中之重(上)

    养鱼一族经常讲金鱼难养,其中一部分转而改养热带鱼,但漫长的冬天又要支付昂贵的电费。金鱼真的难养吗?只要正确掌握防治技术,那么多姿多采的金鱼世界一定能为您的家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金鱼的原产地在中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世界各国所出现的变异金鱼多是中国传送的,被誉东方圣鱼。最早发现的野生金鲫鱼在浙江的淳安、杭、嘉、湖地...

    1445 渔业相关资料 渔业知识 养殖禁忌
  • 大黄鱼仿生态养殖技术
    大黄鱼仿生态养殖技术

    一、仿生态养殖概要1、池塘条件选择海水围塘,面积3--6公顷,呈长方形,水深2——5米,沟深1.5—4.5米,池塘满池蓄水平均水位0.8-1米,最深在3米以上,滩面可蓄水0.8米,全年每日均可进排水。养殖区常年海水比重为1.0150—1.0190,PH:7.2&mdash...

    997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养殖指南
  • 饲喂鱼苗三法
    饲喂鱼苗三法

    一、混合喂养法在鱼苗下塘前3天,每亩水面施粪肥300公斤,培育轮虫等天然饲料。鱼苗下塘后几天,每亩水面每天投豆浆2公斤或饼粉3公斤,以补充天然饲料不足,以后每3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水面施腐熟堆肥150公斤。喂养1周后,池水中大型浮游生物数量若不能满足需要,除投喂精饲料外,还要增加些浮萍或嫩草,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处,供...

    2856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禁忌
  • 广东博罗养鱼户使用酵素菌调水亩纯收益超万没问题
    广东博罗养鱼户使用酵素菌调水亩纯收益超万没问题

    “养鱼不调水真是不行。”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养鱼专业户张剑峰日前向前来取经的养殖户不断地强调着这句话。今年他使用酵素菌调水,养出来的草鱼生猛健康,肉质结实,以高出市场价0.2元/斤被鱼中提前预定,并且产量高,亩纯收益达到了9000元。张剑峰有鱼塘8亩,塘边常年存栏肉猪60头,猪粪尿全部入塘。今...

    2352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鱼类烂身病及其防治
    鱼类烂身病及其防治

    烂身病是烂身病属于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是当前加州鲈、乌鳢、杂交鲶等多种鱼类养殖最为棘手的鱼病之一。治疗可采用"三部曲":调水、解毒;消毒;内服药物。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名特鱼类养殖也呈蓬勃发展的趋势,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但与此同时这些鱼类的病害也在不断增加,病害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

    1144 渔业常识 渔业文摘 养殖指南
  • 可生食水产品的一种保鲜方法
    可生食水产品的一种保鲜方法

    冷冻与冷藏是用于水产品保鲜的最普通的方法。冷冻时所采用的温度较低(-25℃~-5℃),在冷冻过程中,由于水产品内部水份形成的冰颗粒,体积膨胀,组织结构遭破坏,发生冷冻变性。解冻后其内部水份析出,表面干燥、肉质劣化、食感变差。用冷藏方法,虽然水产品组织结构未受破坏,但对于虾、蟹、墨斗鱼之类的软体类或甲壳类水产品来说,由于...

    362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 罗氏虾养殖存在的几个误区
    罗氏虾养殖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水质管理的误区1、投苗早期水质不肥。清塘后,水质还没有培肥,就急于投苗。由于池塘水体偏瘦,可供幼虾摄食的生物饵料缺乏,影响幼虾的生长和成活率。2、换水不科学。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虾农常常一次性大量换水(特别是换水方便的地方),引起池塘的水温波动太大,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3、盲目加深水位。罗氏沼虾养殖的最适水深为...

    441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禁忌 水产养殖手册
  • 3月份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3月份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大地回春,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作为水产养殖对该季节非常重要,要立足于当前,对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要环环扣紧,把“五早”(早投放鱼种、早投饲、早施肥、早调水、早计划)工作抓前不放松,为获得全年高产高效奠定基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管理工作供参考。一、河蟹在河蟹、青虾和其它可套养品种赶快结束放养后,必...

    623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妙招
  • 鳜鱼苗种斜管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鳜鱼苗种斜管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2004年6月5日至15日,河南省南湾水库水产站人工培育的鳜鱼苗(约1.5cm~2.2cm)5万尾陆续大部死亡,损失较大。经显微镜观察,初步确定病鱼体表和鳃均有大量斜管虫寄生,感染率达100%。现将该病的流行情况记述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水面3亩,水深1.2m左右。该批鱼苗5月20日催产孵化,6月5日将...

    911 渔业相关资料 渔业知识 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