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俗称鲩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广东省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品种。草鱼以青草或人工配合饲料为食,苗种及饲料来源容易且价格较便宜,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疾病较多,注意防治疾病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在。草鱼常见病有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等。现就其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出血病
1、病原体:疱疹病毒。
2、症状:体色暗黑且微带红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下透视,可见到皮下有充血现象。有的病鱼口腔、下颚、头顶部或眼眶四周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剥除病鱼皮肤,可见肌肉有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内部器官主要是肠道充血,有时肝、脾、肾有点状充血现象。2—3寸的鱼种以肌肉出血发红的症状为主;3—5寸的鱼种以鳃盖呈点状或纹状出血发红,鳍和鳍条基部充血的症状为主,常伴有松鳞、肌肉出血等病发生。
3、流行情况:4-10月份流行,该病是草鱼种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
4、防治方法:
(1)注射组织浆疫苗是目前唯一可较好地预防出血病的方法。在发病初期有一定疗效,但在晚期病毒已在鱼体细胞中大量繁殖,被寄生的组织细胞已受严重破坏,机体失去生理平衡,因而难见疗效。
(2)用富氯0.5ppm消毒养殖水体可使病情减轻,暂时缓和一段时间。
(3)每万尾鱼用大黄或枧香树叶0.25—0.5公斤研成粉,经煎煮或热水浸泡过夜再与饲料混合,连喂5天。
赤皮病
1、病原体:萤光极毛杆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5-30℃,55℃时经半小时即死亡。
2、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腐烂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基部充血,鳍梢端腐烂,鳍条间组织破坏。鱼的上颌和鱼鳃盖部分充血,呈现块状红斑,鳃盖中部表皮有时腐烂甚至脱落,使鳃盖成透明小圆窝窗状,严重时鱼肠道充血发炎。病鱼瘦弱,常离群独游于水面,行动缓慢。
3、流行情况:终年可见,无明显流行季节,但以春末夏初较为常见,与细菌性烂鳃病和肠炎病并发,三者通称草鱼“三病”。
4、防治方法:
(1)全塘泼洒富氯1ppm消毒塘水,隔日一次。
(2)漂白粉挂篓法:在草鱼固定摄食场四周,悬挂内装漂白粉的竹篓若干个,每个每天装500克漂白粉,通过增大草鱼摄食场局部水体药物浓度,对病鱼的体表进行消毒。
(3)连喂6天鱼健康1号或磺胺噻唑,用量10克/100公斤鱼体重,第2—6天减半。
1、病原体:鱼害粘球菌。
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鳃丝尖端软骨外露,多粘液并常粘附污泥,死亡的组织细胞、粘细菌、粘液与污泥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胶状团附在鳃丝周围。严重时鳃盖内表皮充血,鳃盖中间部分常腐烂成一透明圆形或不规则小块,类似赤皮病的“天窗”。
3、流行情况:4-11月,水温28-35℃时流行。
4、防治方法:
(1)漂白粉挂篓:同赤皮病。
(2)全塘遍洒富氯0.5ppm消毒塘水:同赤皮病。
(3)用呋喃西林20ppm浸泡鱼种1小时,每天一次,连用2—3次。
(4)干品大黄0.5公斤用0.3%氯水1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塘泼洒。
细菌性烂鳃病
1、病原体: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发育适宜温度25℃,在55℃经半小时即死亡。
2、症状:病鱼体色灰黑,腹部外形肿胀呈红色斑块,肛门红肿突出,轻压鱼腹有血黄色粘液外流;严重时一提起病鱼(头向上),肛门就有粘液流出。解剖病鱼见腹腔有大量积水,轻者仅肛门或食道附近的肠管发炎、充血,肠道无食物,充满脓粘血水;重者肠管全部发炎、充血,肠壁因微血管充血而呈紫色,上皮细胞溃烂脱落、粘膜肿起,血液和溃烂的粘膜细胞混合而成血黄色粘液;肝有充血现象。病鱼完全无食欲,离群独游,很快死亡。
3、流行情况:5-6月发病主要危害1-2龄鱼种,8-9月发病主要危害当年鱼种。
4、防治方法:
(1)磺胺胍按5克/100公斤鱼拌饵连喂6日,头日加倍;大蒜头捣碎按500克/100公斤鱼拌饵连喂3日,同时用富氯0.5ppm消毒水体。
(2)痢特灵按1-2克/100公斤鱼连喂6日,同时全塘泼洒五倍子药液23ppm消毒水体。
隐鞭虫病
1、病原体:波豆科隐鞭虫。
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鳃丝呈鲜红色,粘液多。镜检可见隐鞭虫。病鱼游动缓慢,无食欲,严重时大量鱼苗、鱼种死亡。
3、流行情况:5-11月流行。
4、防治方法:
(1)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合剂全塘泼洒消毒。
(2)用1/2000甲醛溶液浸泡病鱼10—20分钟/次。
(3)用晶体敌百虫0.5ppm全塘泼洒。
小瓜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
2、症状:肉眼可见病鱼鳃、体表、鳃条上布满小白点,镜检可见小瓜虫。
3、流行情况:3-5月,水温15-25℃时流行。
4、防治方法:
(1)用硝酸亚汞2ppm浸泡病鱼1-2小时/次;或用硝酸亚汞0.1ppm全塘泼洒。
(2)头日用辣椒粉667克/亩水体(1米水深),煮沸后全塘泼洒,次日用鲜生姜1300克/亩(1米水深)和辣椒粉667克/亩水体(1米水深)混合,煮沸后全塘泼洒。
车轮虫病
1、病原体:显著车轮虫。
2、症状:病鱼体表、鳃、鳍粘液增多,感染严重时头部和嘴周围发白,鱼体发黑,病鱼离群靠近岸独游或静止漂浮于水面。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大量苗种死亡。
3、流行情况:4-7月,水温20-28℃时流行。
4、防治方法:
(1)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合剂全塘泼洒,同隐鞭虫病。
(2)用甲醛溶液30ppm浸泡15-20分钟/次;或用高锰酸钾溶液20-30ppm浸泡5-15分钟/次,连用2-3次。
(3)用鱼虫清2号0.2ppm全塘泼洒杀虫,连用3-4次。
指环虫病
1、病原体:鳃片指环虫。
2、症状:病鱼鳃部粘液增多,鳃整片或部分呈苍白色,重者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离群巡游水面,肉眼可见病鱼鳃上吸附的指环虫体。
3、流行情况:3-6月,水温20-25℃时流行。
4、防治方法:
(1)用高锰酸钾20ppm浸泡病鱼体20分钟/次;或用1/2000甲醛溶液浸泡病鱼体5-10分钟/次。
(2)用晶体敌百虫0.5ppm和面碱合剂,以比例1:0.6化水全塘泼洒。
锚头鳋病
1、病原体:草鱼锚头鳋。
2、症状:肉眼可见如针状插进鱼体的虫体,锚头鳋附着多时,病鱼像穿蓑衣一般。
3、流行情况:4-10月,水温15-30℃时流行。
4、防治方法:
(1)鱼种用高锰酸钾20ppm浸泡1-2小时/次后再放养。
(2)用马尾松枝20公斤/亩扎成多束放入鱼塘中。
(3)用晶体敌百虫0.5ppm全塘泼洒,间隔3-5日/次,连用4次以上。
细菌性肠炎病
1、病原体:头槽绦虫。
2、症状:病鱼腹部鼓胀,不进食,口常张开,体瘦弱发黑,离群独游或飘浮水面。解剖病鱼见肠鼓胀,肠道中有长形绦虫。
3、流行情况:一年四季。
4、防治方法:
(1)清塘要彻底。
(2)用硫双二氯酚与米糠按1/400比例混合,连喂4天。
(3)用敌百虫晶体0.5ppm全塘泼洒杀虫,连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