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如何控制非典型新城疫已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多年,现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介绍该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制措施,不妥之处敬请同仁雅正。
一、当前流行特点
1.在临床上很难见到典型的新城疫症状,且多与其他病并发,常见的并发病是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流感(H9)等。
2.发病日龄相对集中,20~50日龄和产蛋高峰期多发,但目前发病日龄逐渐变宽,有7~8日龄发病的报道。
3.疾病损失与鸡群的免疫背景和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疫苗免疫较密集、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损失较小,但要本病却比较困难。
4.既可表现为散发,又可以造成区域性流行。
二、临床症状
早期(7~8日龄)发病鸡群,多出现伸颈张口喘气、扭头等神经症状,淘汰率较高;产蛋鸡群感染后,表现为产蛋率和蛋品质轻微下降,有零星死亡,部分鸡表现为持续性的拉稀。如果混合感染温和型流感,则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采食、饮水下降,产蛋急剧下降,畸形蛋增多,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偶见神经症状。
三、解剖症状
1.在发病鸡群中部分病鸡仍能看到气管环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盲肠淋巴肿胀出血等出血症状。
2.对卵巢的伤害程度直接影响产蛋鸡病后的康复情况,如果鸡群的整体抗体水平较高,病毒只会对卵巢产生轻微的部分充血或出血,在疾病康复后,卵巢功能可恢复正常。如果抗体水平整体较低或参差不齐,病毒会对卵巢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卵泡变形、破裂,卵黄液流入腹腔造成卵黄性腹膜炎,此类鸡则无治疗价值。
四、原因分析
免疫抑制及免疫麻痹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导致免疫器官受损,正常的新城疫疫苗免疫后免疫应答差,抗体水平不能保护机体抵抗新城疫病毒的侵袭(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炎、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等);为预防新城疫,用户不断加大疫苗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新城疫Ⅳ系用到了8~10倍量,有的甚至用到20倍量),导致机体产生了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
生物观念不强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某些鸡场不重视环境管理,造成鸡场污染严重,而鸡粪是新城疫病毒的载体,因为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形成了病毒与鸡群共存的状态,鸡群抵抗力稍有下降,就可能被新城疫病毒感染而发病。
病毒毒力增强尽管目前新城疫病毒是一个血清型,弱毒株Lasota系疫苗的免疫血清对分离的毒株有一定的中和能力,但随着毒株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对分离毒株的中和指数远远低于强毒株F48系疫苗,这种差别很可能是造成Lasota系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免疫程序不合理当前对于新城疫的免疫,人们往往以追求高的抗体水平为目的,盲目认为抗体水平越高保护力越强,鸡群感染后的损失也越小。有的鸡场为防止早期感染新城疫,就盲目的做超前免疫,在1日龄就做鸡新支二联活苗免疫,因为中和了雏鸡的母源抗体,后又未能及时加免,造成了机体内抗体出现空白期从而发生感染。还有的用户提前做法氏囊中等偏强毒力疫苗免疫,结果造成法氏囊损伤严重,从而抑制了鸡群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另外,鸡场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同时鸡群抗体水平不整齐,也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原因之一。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选择鸡群中病变典型的病死鸡,取其肺、气管、脑等组织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及双抗研碎离心,取其上清液接种于9~10日龄鸡胚,48后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做血凝试验,如有血凝性,再取尿囊液加入新城疫标准血清,若血凝性能被标准血清中和,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血清抗体检测血清抗体参差不齐,高低差距在5log2以上,证明该鸡群正受到新城疫病毒的感染。为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可在鸡群发病初期,选几只病鸡编号采血,一周后再一次采血,两次所采集的血清抗体作对比,观察每只鸡的抗体水平变化,一般感染病毒后5天血清抗体会上升3~6log2。
六、防制
1.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的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确实施免疫。免疫时选用来源可靠的高质量疫苗;免疫前后3天内,饮水中适当加入抗应激类药品(如维生素C和葡萄糖)等,可鸡群整体的抗体水平和整齐度。
2.不要盲目加大疫苗的用量和增加免疫次数,防止出现免疫麻痹及免疫抑制。
3.发病初期,可用Lasot系疫苗根据鸡日龄的大小,做3~6倍量的紧急接种。同时应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控制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减少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