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患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不等不靠,通过养猪走上了致富道路。致富后的他,通过向残疾人赠送猪仔、带领残疾人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引领当地残疾人一起走上致富路。
求职被拒回乡创业
日前,在永平镇双堡村5组一生猪养殖场内,一名身高不到1.5米的男子正在圈舍里打扫卫生。他就是猪场负责人陈家文。
别看个子不高,又身带残疾,陈家文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不一会儿就将猪场打扫得干干净净。
今年48岁的陈家文是永平镇秋桥社区居民,因候患病留下后遗症,从此再也没有长高,而且因肢体四级残疾,胸部畸形,骨骼突出,行动十分不便。
自身的缺陷让陈家文曾一度苦恼,但他并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初中毕业后,陈家文寻思:“要学会一门技术方才有生活出路。”于是,他上了县内的农广校,一读就是三年。掌握了畜牧病害防治技能的他,进入永平镇畜牧站当了一名临时工。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8月,陈家文成了下岗职工。
下岗后,为了生计,陈家文便开始四处找工作。在重庆主城一餐饮店应聘时,店老板一见他孱弱的身体,当场断然拒绝,一天下来,拒绝收留他的店让他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家。接着,陈家文转向到企业找工作,可企业老板见他技术,二又有身体缺陷,也都拒之门外。
屡屡受挫的陈家文迷茫了,一连三天下来,他仍流落在街头,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与他内心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完全失去了再去求职的信心,兜里的散碎小钱容不得他再停留在城市,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里,陈家文整天闭门在家,思考着自己到底能做什么。陈家文捉摸自已学过兽医专业,既然打工别人不要,何不自己养猪来维持生计。
当晚,陈家文怀着忐忑的心情,鼓起勇气去征求同样在畜牧岗位工作多年的父亲的意见,没有想到一开口,父亲就全力支持他的想法,并结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建议他养殖太湖母猪。父亲还慷慨借给他10万的起步资金。
有了父亲的支持,陈家文信心满满的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锲而不舍养猪致富
为了节省成本,陈家文把猪场建在了取水方便的小河边,请来工人用了10天的时间就把猪舍建好了,共140平方米,25个圈舍。
接着,他满怀希望地到上海嘉兴种猪场采购猪种。经过考察,他采购了三头母猪,一头公猪,共计花销3800元。
把小猪种带回家后,陈家文细心呵护,用所学知识全身心喂养,不料小猪崽不但不见长,反而出现病状,让他忧心如焚。
10多天后,小猪崽居然死去了一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陈家文猝不及防。他意识到,自己的养猪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便立即奔赴重庆荣昌高级畜牧医学院问专家,专家告诉他,太湖猪有一个特点,对环境要求苛刻,环境一变,容易患喘气病。按照专家的指点,他回来改变了喂食方法,小猪崽日渐好转,四个月后,母猪终于到了产崽的阶段,他终于看到了希望。
母猪的生育周期是四个月,正常情况下,母猪两年会产小崽五次左右,一次产崽10只左右,两年下来,除了公猪作为商品猪卖掉以外,陈家文养猪场就有12头母猪。第三年,猪场就达到25头的养殖规模。
2012年,陈家文将猪场搬迁到了双堡村5组,因为这里四面环山,而且水源更方便,比较适宜生猪生长。在这里,他的养殖场规模更大了。
陈家文说,他的猪崽一般是按头卖,不能产崽的商品猪150元一头,小母猪400元一头,一头猪有近两百元的利润,全年产猪600头,一年猪场的收益近15万元。
“以前养猪纯粹是为了谋生,现在养猪寄托着一种对猪的感情,每次到养猪场,都对猪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陈家文说,因为自己有自强不息的信念,才走到了今天。
如今,陈家文除了养母猪以外,还主动当起了全镇的兽医,为全镇养殖户服务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收入。随着全镇养殖户越来越多,陈家文又看到了销售商品猪饲料的商机,便在镇上租用门市搞起了猪饲料销售。
心存感激回馈社会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陈家文没有忘记社会的关爱,他开始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陈家文在2014年赠送了10头价值3000元的小母猪给10户残疾人喂养,并免费为赠送对象提供剃犬牙、治病、预防接种等服务。
“我家小孩上学,我又生重病,无法劳动,媳妇又是精神病人,通过养猪,家庭经济压力才有所缓解,我真要好好感谢陈家文的帮助。”双堡村三组村民陈家君感激地说道。
经过两年的繁殖,这10户残疾人家庭靠喂母猪年收入增加了7000元以上。
陈家文还有个规矩,凡残疾人来购猪,在正常价格下,都优惠200元,这是他对残疾人养猪的一种激励。
为让这些残疾人开阔眼界,找到更多致富门路,2014年,陈家文又主动掏腰包2000元,带领永平镇的10位残疾人在全县范围内考察,主要考察县内的残疾人创业情况和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经过几天的考察,唤起了全镇残疾人的创业热情,增强了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
“一个人有残疾不可怕,主要的是要有一种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精神,只要有干劲,残疾人也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陈家文表示,他还将继续努力,力所能及地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