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 时评作者)即将开幕的玉林狗肉节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没有人知道,按往年的经验,这不会是一个平静的节日。但65岁的天津爱狗人士杨晓云即将陷入一个大麻烦中,大家都猜到了。狗肉节还没开幕,狗贩子已经准备好了狗,打了电话,等着她花钱去救。去年为救狗,杨晓云花了15万,今年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救与不救都是一个难题,不救,似乎说不过去,眼看着成千上万只狗面临被屠杀的命运,作为爱狗人士,无动于衷就得冒信誉破产的风险。在这种事上,一向不缺乏推倒再上去踩一脚的人,可以想象,有多少虚伪、作秀、表演的指责可能铺天盖地而来。救,钱从哪来,多年的爱狗救狗生涯已经让她背上沉重的负担,家里有3000多只狗嗷嗷待哺,她还能救出几只?
打电话的狗贩子很无耻,他可以不赞同杨的观点,但不能借机羞辱杨。可是很明显,凭杨晓云一己之力不可能与狗肉节上众多的狗贩子抗衡,杨晓云也没有办法抵消狗这一物种强大的繁殖能力,把它们都收拢到自己的羽翼之下。这不是救一只就少一只的事,而是源源不断、没完没了。金钱就是爱狗人士们的软肋,是他们诚意的最大试金石,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有限的财力和人生,是不可能投入到无限的爱狗事业上去的。
这让玉林的狗肉节越来越像是对爱狗人士设的爱心陷阱。对狗贩子来说,只要赚到钱,卖给杨晓云们和卖给狗肉铺里的食客,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杨晓云去与不去,受益的都将是这些狗贩子。
狗贩子的挑衅,说明杨之前的努力非但没有效果,甚至还起了反作用。杨可以借狗狗与人类的感情,轻而易举地站上道德的制高点,却无法摆脱现实的困境。并最终证明反爱狗人士拥有致命的武器:所谓的爱狗只能是空谈,无聊的幻想。
这看起来是如何救狗的问题,其实反映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两种思路:面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选择,是粗暴地干涉还是报以宽容。爱狗和不爱狗都有充足的理由,原本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事。暴力和冷暴力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加剧人群的对立,只有承认和尊重彼此的选择,才能结出文明之花。你爱你的狗,我吃我的狗肉,两不相干。
每个人都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是依托自然世界的食物链才得以生存的,把这种行为道德化,其实也是在否定自身的生存权利。在道德家眼里,每一粒大米背后都有罪恶。吃狗肉有问题,你吃的大米蔬菜难道不是牺牲了无数昆虫的生命换来的?这个道理并不难明白。
杨晓云对狗的感情是真诚的,这一点不仅爱狗人士清楚,吃狗人士也明白。没有人希望杨晓云掉入陷阱中,就像有一部分人也希望自己的行为不被别人左右一样。我们不反对杨去救狗,但不希望看到她将自己的人生与狗捆绑的偏执;在这个社会里,极端的做法并不一定有现实意义。因为这既证明不了自己,也无法改变别人。
原标题:爱与不爱,都别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