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起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对水的依赖渗透于生存需要、经济发展、艺术创造和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对于水的描述,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质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先哲对于水的体认,乃至于对于自然、人生的理解。
远古时期人类的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造就了后来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因此,几乎所有临水的城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存都集中于这个区域。放眼世界,鹿特丹、新加坡、汉堡、伦敦、香港、大阪等城市,水运、港口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长期的发展动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性质不断演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展,许多滨水城市旧区逐步衰落。然而,水对于人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许多老旧的滨水建筑被人们自发地利用起来,成为具有特殊历史韵味的地区。对于城市建设和设计者而言,衰落的滨水区如何更新、改造,使之重获生命力,新开发的滨水区如何处理好与水的关系,成为城市改造和复兴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2、焦点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许多城市建设潮流中,滨水区的建设与城市地位、竞争力和形象联系在一起,滨水地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滨水区的城市设计也受到相应的关注。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和国际金融中心(IFC)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环节。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日益强调环境质量和景观感受,滨水区成为首选。一系列以滨水区开发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相继隆重举行。
以上一系列以城市滨水区为主题的国际会议表明,滨水区的设计和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首先,会议举办的频率越来越高,近些年几乎每年举行数次以滨水区的规划开发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如2003年坦桑尼亚、赞比亚的“全球化对滨水区影响”;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滨水区发展规划”等国际会议。其次,会议关注的内容从开始的以绿化、环境、建筑、历史等设计领域的内容为主,逐步引入政府决策、政策扶持、房地产市场波动、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城市网络和区域经济大循环等等重要因素,滨水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各相关领域均十分注目的焦点。
在滨水区开发中,最尖锐的一对矛盾就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一对矛盾以环境保护和开发效益的形式表现最为激烈,同时又贯穿着人与自然和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总体上把这一各方极为关注的焦点摆在各方利益旋涡的中心。
多年来全球城市建设的探讨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滨水区开发建设成为各级中心城市挖掘潜在价值、建立形象和提高竞争力的共同手段。滨水区的规划建设需要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生态环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深入分析,结合人的心理、生理行为特点进行研究,以确定开发建设的控制目标。
2010年的世博会将使上海的黄浦江两岸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届世博会将凭借横跨黄浦江两岸的气势,以展会、水面和人行桥为特色,创造充满活力和个性的滨水地区。这里不仅仅在2010年是城市的焦点,未来的很长时期都将是上海的标志性地区。为避免以往滨水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滨水区规划设计的控制要素进行研究、梳理,形成设计控制要素体系,以利于政府的管理和对市场的引导。
3、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滨水区的规划建设日益重视。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失误。分析认为,目前滨水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房地产业升温,滨水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潜在的升值空间,成为众多开发商争夺的热门地块。掠夺性的瓜分,致使滨水区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可以留给城市公共空间的土地凤毛麟角。用地的稀缺又带来开发强度过高的后果,高楼大厦造成视线不通畅、空间轮廓线平淡、抢景败景现象严重。
(2)许多城市滨水地区规划滞后,各地块独立开发,缺乏有机联系,配套设施自成一套,且多处于低水平状态。这种状况降低了滨水区的整体价值,并且改造成本过高。尤其体现在外部交通联系不便和内部缺乏整体性的设计,一些滨海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这类问题尤为突出。
(3)由于历史的原因,滨水区往往被工业企业占据,污染严重。虽然有高水平的规划方案,但城市土地的经营往往落后于市场开发的需要,造成长时期内新建项目与老旧企业混杂并存的格局,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无法实施,滨水景观界面处于混乱状态。
(4)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滨水驳岸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立式驳岸,或用石块、混凝土块铺成的斜坡驳岸。这样的驳岸对于应付夏季突发洪水确实有着重要作用,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固化的驳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地植被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生物失去了生存、栖息场所,破坏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造成驳岸区生物资源的丧失和生态失衡。二是拓宽河道,固化河岸,加快了河水的流速,导致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和淤塞,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I”。
(5)城市水体是一个相互联通的系统,在整体水网没有得到治理,外围水体的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城市中心区内水体的水质基本难以保证。相当多的城市河道同时肩负着景观;可道与水运通道的双重功能。货运装卸和生产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水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既有污染物对水质的直接破坏,又有水质富营养化带来的某些生物过量繁殖。
(6)景观水体往往与自然界中的大水体相连,水位受大水体涨落的影响非常大,造成亲水平台的设计受到极大制约,建成后也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
(7)城市滨水区的改造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老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空间,目前的大部分改造往往忽略了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通过改造,焕然一新,但是城市历史的痕迹、记忆也被匆匆抹去,不可能再恢复了。
(8)在规划中,“城市水体是市民共有的财富”的观念一直是设计者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滨水地块的开发商总是想尽办法把水岸纳入到自己的私有领域内,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割断。上海苏州河的开发过程中就出现了此种现象,致使政府、市民和媒体都扼腕叹息,想要恢复原先规划设想的连续空间已经很难了。
这些滨水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咎其原因,既有市场无序的因素,也有城市综合管理不力的原因。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应严格控制规划设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跨领域、跨行政管辖的部分问题由政府统筹协调。对滨水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处理和明确的内容,期望通过研究,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的设计要素体系。
4、控制要素体系研究
我们讨论的“水”是指江河湖海等具有较大空间尺度的水体,而这样的水源正是早期城市形成时的依托,也是当今城市水体景观的中心。相应的滨水区是指与水体接触的城市临水空间。本文所讨论的滨水区特指滨水用地内以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活动及码头等功能为主的临水区域(不包括生产和货运岸线)。
水与城市的关系,主要是指空间形态的特征关系。第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水的形态对城市形态具有特定意义,如威尼斯、阿姆斯特丹、苏州等。这些城市水网密布,城市空间与水系交融在一起,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处处都是临水空间。第二种,城市依水而建,如纽约、多伦多。这种水体往往是海、湖等大水体,具有难以跨越的特点。第三种,水从城中穿过,如伦敦、巴黎、上海,这类城市的滨水区一般是城市中心区的精华地段,具有较大的地域空间。在《水上城市城市中心第二届国际会议》(威尼斯,1991年)上,荷兰Delft大学Tzonis教授将水与城市的关系归纳为:“城在水上”,“城在水边”,“水在城中”3种形式。并且对“水都”界定为――“都,指知名都会;水,是可作为城市空间中心要素的水”。
从功能的角度,滨水区可以划分为生态型、居住型、商办型、休闲娱乐型和码头广场型。滨水区可由这些功能区单一构成,也可由多种功能复合形成。多种功能的混合,带来十分复杂的设计相关因素――滨水区的开放性、环境的生态性、绿地系统的构成、景观视线通廊、水岸形式、城市天际线、交通架构、防汛、亲水平台等等。
如此众多的相关因素使滨水区规划设计显得千头万绪。更何况,这些因素之间有的相互包容,有的相互矛盾。如何梳理这些控制要素,是滨水区规划设计最重要的前期工作。
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之中,通过分解、比较、组合形成要素体系。笔者希望针对滨水区现实运作中出现较多的问题,通过对滨水区设计的相关因素整理,分析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的多层次要素体系的价值和潜在作用。
要素体系包含多个层次,第一层次从规划设计基本框架的层面,结合实际建设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将设计要素划分为6个部分:功能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历史文脉要素、交通要素和安全要素。第二、三层次是对各自上一层次的细化。其中,第二层次主要从定性的层面挖掘第一层次要素的构成内容;第三层次在对第二层次要素细化的过程中控制部分要素的量化指标。第三层次并非本控制要素体系的最小单位,许多第三层次中的要素可以做更深入的细分和控制。我们仅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分析和研究这些要素,所以不可能完整地概括出规划设计中的全部内容,只能够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作出归纳,并提出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的构成。
5、要素说明
5.1功能要素
对于世界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而言,滨水区的开发通过区域城市体系,将中心城市的能量传递给各级城市,从而为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滨水区开发应从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入手,结合本身在全球或区域中的定位进行研究,确定开发的总量和建设的成本。
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带来周边地区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变更。从全市功能布局的角度看,滨水区的开发定位首先要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其次,对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积极的互动作用。最后,才是内部功能的规划设计。
滨水区沿水体的边缘地带是人流最为集中、功能最为丰富的地区。根据世界上建设成功的经验,边缘地区作为公共开放的区域,开辟广场,允许人流自由出入,结合空间特点,布置休闲活动内容的功能,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悉尼达林港的城市设计以港池、白龙(Tumbalong)公园为中心城市空间,围绕中心空间组织步行系统,联系展览中心、商店、工艺博物馆、水族馆、航海博物馆、会议中心、旅馆、信息中心、铁路客站、CBD的独轨环线以及赌场等各项公共建筑;高架道路和架空轻轨线横越中部和北部上空,人们能从高架车辆上俯视达林港,丰富视觉印象。
5.2生态要素
5.2.1水质
水体的质与量对滨水区景观品质意义重大。不同的水质决定可供开展的水上活动的内容,不同的水量决定对人的吸引力。因此,建立安全、稳定、健康的水环境是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前提,也是能否运作成功的关键。
水质受水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好的水质必须通过区域性的水体污染控制。滨水区本身对水质的控制仅仅是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水质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①采用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建立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来改善水质;②通过建立泵、闸形成水位差控制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保证水量有一定的置换周期;③培养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保证水体的内部循环;④实行雨、污水分流,杜绝各类污水。
5.2.2水量
水量的保证主要控制以下几点:①保证水源的充足,尽可能考虑多个水源;②对于缺水城市,在进入城区前可考虑采用排管,以减少水量的蒸发和渗漏;③利用雨水收集,调蓄水体水量,减少浪费;④通过区域水系管理,协调配置。
5.2.3驳岸
鼓励采用自然式河岸代替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推广生态驳岸。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于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5.2.4绿地
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土地开发的利润成为最直接的动力,具有商业价值的城市中心区往往建筑密集、车辆拥挤、环境恶化。绿地与水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城市中心的滨水区承担了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功能。空间开阔、绿意盎然的滨水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滨水区绿地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持基础。因此绿地设计应在控制绿地比例的基础上,以高大乔木为主,参考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构成特点进行布置。
5.3景观空间要素
5.3.1视线通廊
利用滨水地区本身的地形条件(如丘陵)设置景观节点,从高处提供多角度的观景视野。或于平坦地形设置标志性建筑,构筑人工视线焦点。朝向水面的建筑应高低错落,使后面的建筑也能够拥有直视水景的视线通廊。面向水体的建筑立面采用大面积的玻璃,以保持建筑内部空间与水体之间的视觉联系。
5.3.2空间架构
大型建筑应退出公共开放区,保留一定的开敞空间。小型临水建筑可安排在滨水开放区内,但应考虑采用不阻挡视线的通透材料。
滨水区的建筑应严格控制其高度,保证景观视线的通达。建筑高度从临水向后应具有梯度感,保证后排建筑仍然拥有水面的景观。考虑到对岸景观的效果,建筑与环境形成的天际线需要作认真研究。
5.3.3滨水界面
水是整个滨水区景观视线的焦点。适当开挖,延伸、扩展水体,对塑造滨水区整体水环境效果十分重要,尤其适宜滨水居住区和滨水休闲娱乐区的景观建设。
出于排洪及管理简单化的需要,驳岸往往处理成笔直的线型,造成景观立面的呆板,同时缩短了亲水界面的长度。建议非泄洪通道的驳岸多做曲折,增加观赏性和游览性。
5.3.4防汛墙
防汛墙的设置对景观的影响十分明显。不同的高程对公共空间的亲水性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1991年上海外滩的改造中提高了防汛墙,拓宽了车道,开辟了行人地下通道,并设置了商店和停车场等设施,满足了千年一遇的防汛标准。但是,造成外滩的亲水环境很差,7m高的防汛墙几乎完全阻隔了城市空间与水的联系,只有在防汛墙顶部平台才可以看到距脚底约4m多的江水,毫无亲水性可言。反观隔江相对的浦东滨江段,采用防汛堤、车行交通及游人活动结合绿化综合处理的方式,将防汛堤后移,利用高差将停车场设在下面,表面形成伸向江面的一个斜坡。按照防汛的要求在4.5m、5.8m和7.Om处分别设置游客步道和小型广场,使游人可以在较近的位置接近江面(黄浦江常年水位2.5~3.Om)。
建议将部分防汛墙后移,退出真正具有亲水性的亲水平台空间。
5.3.5桥梁
桥既是视线的焦点,又是最佳的观景点。造型各异的桥各有其特点和功能,桥体的造型与风格对于滨水区的景观可能成为点晴之笔。
5.4历史文脉要素
对历史文脉的把握主要表现在对历史建筑(包括构筑物)及传统空间尺度的维护上。
对于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从控制的角度,以时间为标准,确定处理的方式:
让时间停顿――采取完全的保护,拒绝现代生活对它的干扰,留待后人作出处理。
让时间延续――在保护原有事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的技术手段,以便重新进行利用。
让时间跳跃――放弃原有的形式,创造新的建筑与空间,基本放弃原来的存在方式,或许可以在部分处理上增加历史文脉的印迹,延续历史上的片段。
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一种“让时间倒退”的做法――以现代的技术材料,仿造历史建筑,这是一种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所作的建设。
5.5交通要素
滨水区的交通体系,首先是为市内的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把人吸引到水边。其次是让人能容易接触到水。由此,滨水区的交通模式分为两个层次――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外部交通需要为市民到达滨水区提供便捷的公交体系,并解决公共交通的设站和人群的疏解,也要在滨水区边缘为驾车前来的人安排停车场所。
滨水区的内部交通主要是作为公共开放的空间。既有驾车出行的人,也有自行车等代步工具的使用者,当然更多的是徒步行走的人。各种交通形式相互之间有的可以包容,有的相互排斥。从水岸到滨水区边缘,把地面空间划分为若干条带状空间:有自由行走的临水步行带,提供跑步、自行车、滑板等健身活动的运动空间和交通性为主的空间。
滨水地区车行交通与步行交通的分离对营造相对安静、舒缓、休闲的滨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将市民健身活动的空间穿插在步行区和交通道路之间是对临水地带环境氛围的保护,而这种布置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
水上交通包括两种模式――游览性的游艇和通勤性别的水上巴士。
5.6安全要素:安全性、多功能性
5.6.1水量安全
景观水体的安全保障主要在于控制水位,水位的控制在于引水和排水能力。因此对于景观水体的水位控制需要从区域调配的角度整体调控水平面的高度,保证亲水平台的实施。
5.6.2防汛墙(防洪堤)
考虑暴雨、潮汛的极端气候,城市中心区的防汛墙设置应采用较高标准。城市中心区的防汛要求至少在百年一遇的标准以上。然而,加高防汛墙并非是惟一的安全措施。2000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为我们留下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都江堰,更明确指出了对付水患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这句名言至今仍然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5.6.3亲水平台
亲水平台设计本身是为了提供人们接近水的需要,过度的安全保护措施又使人近在咫尺却触不到水。建议在临水的边缘和接近水的地区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
( 0 B )
( 0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