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山西高平伯方村,毕腊英和丈夫赵义贵已经来到磨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年365天,他们无休止地重复着出圈、磨粉、过滤、沉淀、烘干、拌食、喂猪等一道道工序,除了吃饭,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
这就是毕腊英,一个农村养猪户的生活,辛苦却也简单。然而,这简单生活背后却有着不简单的付出。近30年来,毕腊英和父亲靠养猪挣钱资助了1000多名师生,总额达40多万元。
他们不舍吃喝,辛苦劳作换来的是别人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样值得吗?“就是这么个活法!”冠冕堂皇的话毕腊英说不出来,她只是认定,“人就应该去上学,不上学就像不吃饭,上不起学的咱就得帮!”
捐资助学,是父亲毅然的决定
伯方村自古以来就有磨粉喂猪的传统,以前家家户户都要养几头猪,挣钱补贴家用。1982年,独女毕腊英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跟随父亲毕生才磨粉喂猪。靠着一家人的辛勤劳动,猪场由十几头发展到百头,收入也增加到了上万元,毕家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那时候我才二十几岁,总想着出力挣钱了,也该改善改善生活,吃好点,穿好点。可我父亲却不这样想,他总是教育全家人要勤俭节约,绝不能乱花一分钱。”毕腊英说。
然而,冬天连一双棉袜都舍不得穿的毕生才却做了一件让家人都不理解的事情。
1986年,他无意中听说高平市一个女孩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经过多方打听,毕生才知道了女孩家的住址,他带上卖猪挣的2000元钱,骑了3个自行车,终于将这些钱送到了女孩手里。
80年代的2000元钱,差不多是公务员一年的工资,对毕腊英来说,相当于他们家十头猪的收入。毕腊英不理解,她说想当年自己结婚的时候,作为家中的独女,父亲什么家当都没给自己购置,当时社会上流行“三转一响”,她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就连结婚时候的两个箱子也是父亲找人借的,第二天就还给人家了。
然而,父亲的决定没有人能改变。靠着毕生才的资助,女孩读完了高中,后来考上了外地一所师范学院。
在接触到这个差点因贫困辍学的女孩后,毕生才想,这样的孩子肯定不止这一个,自己挣的钱还能再多帮几个。于是,他找到了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提出一年资助5名学生,每人一年300元生活费,供到他们毕业。
慢慢地,毕腊英开始理解自己的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基本没有上过学,后来吃了不少没文化的苦。因此,他根深蒂固地认为,人一定要上学才有出路。
1992年,毕生才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当时,他资助的学生中有些还没毕业。还在悲伤中的毕腊英觉得自己应该帮父亲继续做完这件事。“当初是咱说要供人家的,怎么能说人没了,就不供了,自己良心上过不去,也对不起父亲。”
在办完父亲丧事后,毕腊英将父亲生前的全部积蓄9000元和自己卖猪的部分资金,共计11250元捐赠给山西经济管理学院,设立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毕生才教育奖励基金”。
继承父志,是女儿不懈的坚持
“父亲不在以后,自己走上了这条路后才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就这样,毕腊英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继续着他未竟的事业。
父亲过世3个月后,毕腊英在高平市教育局设立了“毕腊英教育基金会”,每年拿出5000元奖励教师。她觉得,资助学生,自己的能力太有限了,如果能将钱用来奖励教师,那他们就会更加用心地教孩子们。
1993年,毕腊英拿到了父亲遇难事故补偿款10000元,她没有将这些钱留下,而是全数捐给了村里的小学,用于奖励学生。
从此,毕腊英的捐资助学之举一发不可收拾。1997年,她捐助了8名小学生,一直到他们初中毕业;2003年在高平市妇联“护苗成才”活动中,又帮助了10名失学儿童;2007年因猪价不错,又在高平市教育局设立的基金里注入16000元;2009年,在寺庄镇中学设立“腊英助学基金”,每年帮助8名贫困生……
单个资助力量有限,毕腊英甚至还尝试自己办学。
2001年,她利用自家的12间老房子建了一所幼儿园,有钱的一个月就出10元,没钱的免费上。多时候,幼儿园招了150多个孩子,免费的少占三分之一。收取的费用连老师的工资都不够。后来,镇里办起了条件更好的中心幼儿园,毕腊英的幼儿园在陆续投入78万元,坚持了近10年后关闭了。
就在办幼儿园期间,毕腊英还让自己的大女儿去读幼师,毕业后回到幼儿园帮自己。二女儿后来也成了一名幼师。这均是源自毕腊英骨子里对教师、对文化的尊敬。“文化真的很重要,对一件事,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的看法不一样,人没文化就像没吃饭一样。”她说。
无悔付出,是一家人共同的心愿
从1986年至今,毕腊英和父亲共资助了1000多名师生,总额达40多万元。这些钱对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却是毕腊英一家靠磨粉喂猪积攒的血汗钱。
磨粉和喂猪都是重体力活,为了节省成本,毕腊英没有雇佣帮工,都是自己和丈夫两个人干。猪场有100多头猪,他们每天要磨600斤玉米,然后从磨坊的大缸里一勺勺舀进桶里,再担到猪圈一勺勺舀进猪槽里。到了夏季,猪圈里绿头苍蝇到处乱飞,他们的胳膊肩膀上到处是花甲蚊子叮出的红色硬血泡,还有那猪粪便的骚臭味,更是呛得人胃口倒翻。
这样辛苦赚来的钱,毕腊英一分也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她从来没有用过化妆品,也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我也是女人也爱美,可我就是舍不得花钱打扮自己。”
毕腊英的坚持和她的家人有着莫大的关联。76岁的老母亲从小家庭贫寒,心地却无比善良。当初自己老伴捐资助学,她就义无反顾地支持,如今更是没有二话。“帮助孩子上学是好事,他们资助,咱就帮着他们。”
丈夫赵义贵不善言辞,面对记者,他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不停忙碌着,那看上去有些瘦弱单薄的背影却是毕腊英的支撑。
30多年捐资助学,毕腊英从没想过回报。有学生回来看她,她反而很不好意思。“我只希望他们能认真读书,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毕腊英从没留过这些学生的电话、地址和联系方式,更没有想过以后要找他们帮忙。
“做事情要是图啥就做不好,也做不下去。”毕腊英说:“自己遗憾的就是没本事挣大钱,否则就能帮更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