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一些鹿场于秋末冬初流行一种以脑炎症状与后躯麻痹为特征的疫病,经病原分离鉴定,证明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鹿日本乙型脑炎。
1.病原本病病原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属。对常用消毒剂均敏感,50℃30分钟可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有抵抗力。
2.流行特点带毒的猪、马、牛等动物和鹿是主要传染源,经蚊叮咬传播。鹿易感。自20世纪70年代后,本病在东北地区鹿群中屡有发生流行,有的地区常年散发,有的周期性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本病流行尚与当年气温、多雨、潮湿、低洼和蚊子孳生条件与密度等密切相关,而病的暴发流行又与易感鹿多少有关。一般营养良好育成鹿和公梅花鹿发病多,成母鹿和仔鹿很少发生。
3.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鹿精神异常,尖声嘶叫,沉郁,两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呈现蹒跚。后肢强硬,呈现不全麻痹。一般多见狂暴、沉郁、后躯麻痹混合发生。鼻镜湿润。体温初上升,后转为正常或下降。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饮水减少,两耳下垂,头擦围墙或障碍物,甚擦破头皮,皮肤脱毛出血。大致可分为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