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皮病也称梅花斑状病。本病是目前黄鳝成鱼阶段的主要疾病,常年可见,危害较大。本病的发生与鱼体损伤有关。病鳝的体表出现许多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如蚕豆或黄豆状的红斑(点状充血),腹部两侧尤为明显。病鳝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严重者表皮烂成漏斗状,若剥出,往往可见骨骼及内脏,尾梢部分常常烂掉。病鳝不入穴,最后瘦弱而死亡。最多发生季节为5月-9月。预防:黄鳝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不使鳝体受伤。若发现鳝体受伤,可进行药浴消毒。发病鳝池的水质必须加以改善,放干池水,清除底泥,另垫新泥土,灌注新水。药物治疗:用磺胺噻唑拌料投喂黄鳝,方法是每10千克黄鳝,第一天用药1克拌饵投喂,饵料最好用蚯蚓400克;2天-6天药物用量减半。同时用漂白粉或五倍子全池泼洒(漂白粉1米3水体用量为1克-5克,五倍子1米3水体用量为1克),连续3天,每天1次。大鳝鱼可用5毫克/千克金霉素或氯霉素注射。在民间,有在鳝池内投入癞蛤蟆的方法。方法是将1只-2只剥皮的癞蛤蟆,用绳子系好,在池内拖几遍,1天-2天即可除去此病。
相关文章
-
泥鳅在网边聚集成团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泥鳅养殖市场前景看好,不少朋友都纷纷加入泥鳅的养殖行列,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泥鳅养殖风险不大,收益丰厚。风险大不大其实是相对的概念,我们认为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养殖技术,才能在市场价格不错的情况下大笔大笔赚钱,养殖技术不过关,泥鳅经常生病,产量提升不了,市场价格再高也是白搭,所以我们中国水产养殖网除了会在近期陆续介绍一下泥鳅...
2001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
貉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
?貉的生活习性有以下四个特点(1)集群性野貉通常成对穴居,一洞1公1母,也有1公多母或1母多公者,邻穴的双亲和仔貉通常在一起玩耍嬉戏,母貉有时也不分彼此相互代乳。在家养条件下,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断奶后仔貉按10~20只一群,集群圈群圈养。(2)昼伏夜出野生貉这一特性十分明显,白天在洞中睡眠,傍晚和拂晓前后出来活动和觅食...
460 养殖手册 貉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 养貉技术 养殖 -
獭兔的生活习性-嗜眠性
购买《獭兔养殖》VCD光盘请点击这里獭兔与其他家兔相比,在一定的条件下更容易进入困倦或睡眠状态,特别是日间表现非常安静,除少量采食、饮水外,长呈静伏、闭目养神甚至睡眠状态,这种习性称为嗜眠性。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合理安排饲养日程,除喂养和日常管理工作外,兔舍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以利休息。...
503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技巧 -
中华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工繁殖,从1997年开始我们人工养殖了部分后备亲鱼。在中华鲟的幼鲟培育和后备亲鱼...
950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种公貉的正确选择和利用
养貉的难点之一是掌握配种技术,而公貉的正确选择利用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对公貉选择和利用的一些体会,供养殖同行参考。1配种能力公貉个体间的配种能力相差很大,配种能力极强的约占20%,配种能力较强的占73%,无配种能力的占7%。配种能力极强是指公貉能连续不断地配种,每天早晚各1次;配种能力较强是指能配种,但配几次便不能再配了...
2751 养殖手册 种公貉的正确选择和利用 养貉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