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正常分娩,需要足够产力,自然情况下,母猪分娩产力是够用的,在工厂化集约化猪场,怎么就会产力不够呢?通过一线调查研究发现,母猪分娩产力是猪场管理者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搞没的!
我们先来看看母猪产道的解剖结构
从解剖结构看,母猪很难发生难产,据猪病学统计,母猪难产率大约3%。但据PSY应用研究院调查调查的1356家规模猪场发现,母猪难产(真性难产和产程过长,以下统称难产)发生率达到70%!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自然情况下,母猪是很难发生难产和产程过长的,人工养殖的母猪为什么难产和产程过长发生比例就这么高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通常所说的难产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看猪病学的统计数据。
我们再接着分析,形成分娩的产力,是怎么构成的,从哪里来?
笔者认为,产力由五部分构成,图示如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高比例难产的猪场是怎么一步步把母猪的分娩产力搞没的。
第一是宫缩力
这是构成产力最主要的力量,这个力量不是自主控制的,由激素——内源性催产素主导。
所有影响内源性催产素分泌的因素,都会削弱宫缩力的发挥。内源性催产素是一种神经激素,由大脑垂体后叶分泌分泌的,不要以为它是子宫分泌的,刺激内源性催产素分泌的因素包括来自子宫颈和阴道以及哺乳对乳腺产生的刺激和配种时对性敏感区域产生的刺激,反射引起大脑中的垂体后叶分泌的。
这里笔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内源性催产素,是因为内源性催产素与外源性催产素作用方式有区别。内源性催产素在分娩中引发“阵缩(有节律的蠕动性收缩)”—触发仔猪“挣扎力—胎儿力”,而外源性(大剂量)催产素在分娩中引发痉挛性收缩—导致仔猪“憋死”。
比如——
★ 温度过高:
母猪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6~22℃,成年母猪热应激温度为26.5℃。热应激会抑制催产素分泌。中国夏季大部分地区高于26.5℃,从经济和兼顾仔猪怕冷角度考虑,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2~ 25℃。
★ 管理过度:
猪场过度强调人性化管理,“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母猪”,要知道,母猪分娩时并不需要人的陪伴,它需要安静的环境,所以,人员在母猪面前穿来穿去,会使母猪产生紧迫感,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催产素的释放受到肾上腺素的抑制。
★ 光线过强:
60%~75%的母猪在晚上分娩(Bichard等1976)。而现在的产房环境,灯火通明,完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猪为本,为了人工助产方便。当然,分娩后的哺乳期,光线又不能太暗,这就需要管理者做适应性调整。
★ 母性过弱:
人为的把母猪做窝的天性搞没了。Cronin等(1993)给青年母猪(1~3胎)的产房铺一些锯末,可减少分娩时仔猪死亡率(产活仔数10.5头:10.0头)和分娩后6h内母猪踩压仔猪的发生率(2%:21%)。供给锯末可刺激初产母猪分娩前的活力,促进分娩过程及母性行为的培养。
第二是努责力
分娩时,腹部肌肉、臀部肌肉强力收缩,导致腹压增大,挤压子宫中的胎儿促进胎儿的娩出,这种力量叫努责力。
第三是胎儿力
内源性催产素从子宫颈处引发子宫一节一节的阵发性收缩,在收缩时,仔猪受到子宫的挤压,会导致短暂憋气缺氧,会反射性引发本能的“挣扎”,这种挣扎力,就是笔者所说的第三种分娩力——胎儿力。
第四是羊水力
羊水在母猪妊娠的早期形成,来源于母猪的血液和胎儿的血浆。母猪在正常情况下破羊水后数分钟开始产仔,羊水的多少也决定着母猪产程时间的长短。
第五是吸吮力
母猪乳头有大量敏感感受器,刺激可以使母猪反射分泌催产素。所以,不管是分娩还是泌乳都是需要母猪和仔猪共同完成的一种生理活动。分娩时让先出生的仔猪及时吸吮母猪乳头,可以刺激母猪产生内源性催产素帮助后出生的仔猪尽快娩出。
特别是后备母猪产后可表现为不愿哺乳和咬小猪,主要是做窝等母性培养不够。
提高母猪主动授乳意愿的措施:
★ 输液——补充能量、补钙、饮水补钾等缓解母猪的疲劳,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清宫——通过子宫局部使用宫炎净来彻底清宫、强力镇痛、消肿止血、消炎生肌等,
★ 消炎——通过肌注消炎、输液消炎和子宫局部消炎的方式,防止母猪产后感染和发生乳腺炎等。
母猪产后舒适感增强、体力和食欲恢复后,自然主动授乳的意愿会大大增强,可有效促进母猪泌乳。
综上所述,提示我们养猪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把猪当猪养,很随意,很粗放,当然养不好猪;第二种是把猪当人养,很精细,保姆式管理,但人猪有别,母猪会有紧迫感;第三种是把猪还是当猪养,适应猪的习性,适应猪的胃口,猪性化养猪,这才是养猪的最高境界。唯有猪性化养猪才能让猪的分娩产力自由发挥,顺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