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准备
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以5亩~10亩为宜,水深1米~1.5米,塘埂坡度1∶3左右,要求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养殖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冬季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1个月,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100公斤化浆或漂白粉20公斤全池泼洒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池塘四周应有防逃设施,一般用高0.5米的铝质或塑料板插入土中0.2米围圈,也可用塑料薄膜围圈。防逃设施内留1米以上的坡埂,以方便饲养管理,并有充足的地域供河蟹活动。进水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丝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卵进入池中,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可在离塘边1米处的浅水带沿四周种植或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宽1米左右,水生作物面积应控制在其生长旺期占池塘面积的25%左右,多余的应人工割除。
二、苗种放养
每亩可放一龄扣蟹种600只~800只,或当年豆蟹1000只~1200只,青虾苗4万尾。放养的蟹种、虾苗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害。一龄蟹种放养要避开严冬低温期,放养豆蟹则要尽早,以提高出池规格。此外,每亩池塘可搭养一龄花、白链80尾。
三?⑺橇贤段?
饲养前期以投喂颗粒饲料、动物性饲料如螺、蚌、蚬、小杂鱼等为主,辅以少量水草,高温期间,增加植物饲料的投喂量;后期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河蟹的生长的育肥。颗粒饲料粒径为1.5毫米~2.2毫米,粗蛋白含量占35%~40%,动物性饲料则要轧碎。每天投喂2次~3次,即上午8时~10时、下午4时~10时,上午占日投量的1/3,下午占2/3。饲料要均匀地投放在离塘边1米左右的水草带。为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可在池塘四周设几个食台进行观察,一般以1小时~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四、水质调控
饲养期间,塘水应保持适当肥度,透明度0.25米~0.3米。放苗初期水位保持在0.6米~0.8米,以利升温;中后期,特别是秋末及冬季要加高到1米~1.5米,以利于保温越冬。每半个月~1个月加注1次新水;7月~9月高温季节,每5天~7天换水1次。注入新水前先排出下层陈水,每次加注量为0.2米~0.3米。每隔10天到半个月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每次5公斤~10公斤,以增加钙质、改善水质,满足虾、蟹生长所需。建议在虾、蟹混养塘中施用光合细菌。实践表明,应用光合细菌的虾、蟹塘不易发生病害,能平均增产10%~15%左右,产出的虾、蟹规格大、体色好,而且还可减少换水及增氧机的使用频次。
五、疾病防治
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投喂优质新鲜的饲料,一般可防止病害的发生。对发生的纤毛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可采用0.2毫克/千克的硫酸锌或0.3毫克/千克的“甲壳净”全池泼洒;细菌性疾病可用0.5毫克/千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六、捕捞上市
河蟹在10月即可起捕上市,持续至春节前后,可采用塘边徒手捕捉和干塘起捕的方法。青虾则在元旦至春节期 间上市,采用抄网抄捕,最后干塘起捕。小规格青虾则可根据市场行情延养至翌年起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