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9日,我市"泥鳅苗种繁育及稻田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南通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通过稻田生态养鳅项目的实施,不但每亩收获无公害稻谷500千克以上,而且增产泥鳅100千克以上,增加收益1000元以上:不但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而且降低生产成本,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材料与方法1.田间工程与建设稻田生态养殖的田间工程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沟三部分组成。环沟是养殖泥鳅等特种水产品的主要场所,一般沟宽为244米,深0.5米,沿田岸四周开挖,成环形,开挖的泥土用于加宽加高加固稻田堤岸。田间沟是供泥鳅等特种水产品觅食活动场所,视田块大小而定,可按"#"、"+"或"艹"字形设置,一般宽、深0.3~0.4米。暂养沟主要用宋暂养水产苗种和成品,通常在田的一端开挖,沟宽4米,深0.8~1.0米,长短视田块大小而定。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将田头的蓄水沟、丰产沟、进排水渠利用起来,作为稻田养殖的暂养沟或环沟,以增加水产养殖的水域空间。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沟面积一般可占稻田总面积的15%~25%。2.防护设施与配套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防逃墙、防偷网等防护设施以及进排水系统。养殖泥鳅的防逃墙分为土上、土下两部分。土上部分可防泥鳅跳跃逃逸:土下部分可防泥鳅掘穴潜入和逃跑。防逃墙一般采用钙塑板、塑料薄膜、水泥板等材料设置,通常防逃墙高100厘米,埋入土内40厘米(土下部分也可采用高40厘米的密眼网沿田块四周单独设置),高出地面60厘米,用木柱或竹桩支撑固定,四角成圆弧形。防偷网一般采用聚乙烯网片设置,高1.5米以上,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稻田养殖进排水系要分开设置,要求灌得进,排得出。进排水口成对角安置,并用较密的铁丝、聚乙烯双层网封好,以防止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侵入。3.苗种放养苗种放养是稻田生态养殖泥鳅重要的一环。主要从放养前的准备、鳅种消毒、放养密度三方面抓好实施。一是放养前的准备。主要是培肥水质,在鳅种放养前10天左右,施放基肥,品种有鸡粪、牛粪、猪粪及其它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放干鸡粪200千克左右,用以培养繁殖浮游生物,鳅种放养后即可摄食到丰富的天然饵料。二是搞好鳅种消毒。为预防疾病,在鳅种放养时用3%~4%食盐水进行鱼种消毒,以切断苗种本身病原体。三是合理放养密度。苗种放养密度与田间工程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水平、苗种规格大小以及预计产量紧密相关。本试验每亩放养规格为3厘米的鳅种1万尾。先将泥鳅苗种放养在暂养池内暂养,待秧苗抛栽15天即有效分孽结束后放入稻田。4.秧苗移栽与培管秧苗移栽与培管均围绕水稻的综合生态防病方面来进行。首先,选择抗病抗虫抗倒伏的优质稻种,如优辐粳、通育粳1号、华粳3号。第二,稻种落谷前,采用浸种灵搞好浸种,以消灭恶苗病和干尖类线虫病。第三,切实抓好耕翻碎土、上水耙平、土溶无块、四周田埂做实防渗漏等整地工作。第四,根据田块肥瘦着重搞好基肥施放,以有机肥为主;根据水稻长势情况,适当补施追肥,以无机肥为主。第五,秧苗抛栽。移栽前秧苗要施一次送嫁农药,移栽时要求扩行稀植,一般行距30厘米,株距14厘米,每亩达1.7万穴,5叶秧龄共5万苗即可;如采用抛秧方法,同样要求稀植。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第六,适时烤田。一般秧苗移栽后25~30天,认真搞好放水烤田,为水稻的生长防病打好基础。第七,查测施药。针对叶稻瘟、穗颈稻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根据田块查测情况,采用生物农药等采取喷雾、弥雾的方式进行及时防治,并随即注换新水。5.泥鳅养殖与管理泥鳅的养殖管理主要抓好施放肥料、投喂饵料、调节水质、疾病防治和日常管理等关键技术。我们在泥鳅养殖阶段,采取施肥措施来培育天然饵料,除在放养前施放基肥外,根据水色,及时追肥。追肥常用鸡粪、牛粪、猪粪等农家肥,有时也施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等无机肥。其次是投喂饵料。饵料选用螺肉、血粉、蚕蛹粉、动物内脏、小麦、菜饼等动植物饵料和泥鳅专用配合饵料。动植物饵料配比根据水温不同而调整动植物性饵料的比例。一般水温20℃以下时动物性饵料占30%~40%,水温20~23℃时占50%,水温23~28℃时占60%~70%。正常情况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按摄食强度灵活掌握,生长旺季日投饵量按鱼体重的10%~15%投喂,一般季节按7%~8%投喂,水温高于30℃、低于10℃时可少投喂或不投喂。三是调节水质。水过瘦要适时追肥,鸡粪等有机肥均可,通常每月每亩追施鸡粪50千克左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四是日常管理。主要抓好勤巡田、防逃逸,勤检查、防疾病,勤清除、防敌害即"三勤三防"日常管理工作。二、试验结果经过两年试验,累计面积302亩,共收获无公害稻谷154.02吨,泥鳅32.01吨,共创产值82.39万元,利润41.2万元。平均每亩收获无公害稻谷510千克(按稻田和渔沟总面积计算),泥鳅106千克:平均每亩创产值2728元,利润达1364元,比纯种水稻分别增加1882元和1011元。两年来,稻田生态养殖泥鳅试验田块比常规种稻田块每亩减少农药用量0.43千克,节省农药费用22.25元;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49.5千克,节省化肥费用57.50元。
相关文章
-
罗非鱼灾后生产养殖模式
功能用途尽快恢复罗非鱼生产,确保当年罗非鱼养殖获得稳定的产量和收入。技术措施搞好公共卫生,清理池塘死鱼,做好池塘清毒这些罗非鱼产业受灾的特点是冻伤死鱼数量特大,因此,首先要尽快打捞池塘死鱼,并做无公害化处理。简单的做法是:远离养殖区,挖坑加石灰、漂白粉深埋。池塘可全塘曝晒,并泼洒石灰、漂白粉消毒。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制定...
1173 养殖手册 罗非鱼灾后生产养殖模式 养鱼技术 养殖 -
商品代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带血的黏液和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视发病年龄和饲养条件不同差别较大,一般为5%~15%。(1)病原:本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和渗出物中。本病毒在外界环...
1379 养殖手册 商品代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养鸡技术 养殖 -
维生素在养鸡生产中的特殊作用
根据不同的生理时期和特殊情况,加强某些维生素的补充,对提高和改善鸡群生产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一、雏鸡时期主要在1-2周龄,此时,最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除应在饲料中按标准添加复合维生素外,尚需补充B1、B2、B6和B12,或在饮水中添加B什水。此外,由于维生素C具有抗过敏、解毒功能,并可提高免疫力,此时添加...
2505 养殖手册 维生素在养鸡生产中的特殊作用 养鸡技术 养殖 -
获取健康南美白对虾种苗的技术措施
近几年,笔者从事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工作,对SPF(无特定病毒)种苗生产和健康种苗培育技术进行探索,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来看,SPF种苗具备生长优势,但抗逆性不足,仅适应封闭式池塘养殖,而在一般的池塘中养殖则死亡率比普通的南美白对虾种苗高,所以,筛选本土的优质亲虾来繁育健康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在现有的养殖条件下更具有推广价...
1317 养殖手册 获取健康南美白对虾种苗的技术措施 养虾技术 养殖 -
无公害肉鸽的饲养技术
一、鸽场、鸽舍要求应选择在没有病菌和“三废”污染,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远离市区的地方建鸽场。鸽舍要干燥清洁,空气清新,光照、通风良好。由于秸秆之类容易受潮发霉,传播疾病,所以,鸽最好采用砖木结构。二、饲养方式青年鸽宜采用网上平养式,与传统的圈地饲养方式相比,用这种饲养方式鸽子能有充分的活动场地,而且可鸽粪便、...
507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加工 -
细菌性传染病之九鸡曲霉菌病
细菌性传染病之九:鸡曲霉菌病曲霉菌病是由多种霉菌混合引起,又称霉菌性肺炎,其特征是呼吸道炎症。【症状】发病以1-3周龄为多见,主要症状是呼吸次数突然增加,伸颈张口喘气,眼鼻流液,有甩鼻表现;有的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多,甚至引起角膜溃疡,后形成白翳;看上去是“白眼病”。同时出现全身症状,如不吃、后期下痢,病程2-3天,死亡...
2495 养殖手册 细菌性传染病之九鸡曲霉菌病 养鸡技术 养殖 -
秋冬季节温差较大,猪伪狂犬病如何防控?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规模化养殖场的危害特别大。猪场各阶段猪都可感染,不同日龄猪发病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伪狂犬病毒主要侵害猪的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一)临床症状哺乳猪:开始时乳猪表现倦怠、厌食、发烧。进而表现神经症状如震颤、角弓反张。有的猪后肢麻痹呈犬坐状,有的转圈或侧卧做划水运动,有的呕吐腹...
719 养殖手册 猪 养殖 猪病防治 -
雏鸡为何要先饮水后开食
1.先饮水是刚出壳雏鸡生理的需要出壳后的雏鸡卵黄囊中还残留有部分卵黄没吸收完。这种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是供雏鸡卵生时必需的营养,卵黄营养吸收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充足的饮水。因此,给刚出壳的雏鸡先饮水是生理上的实际需要,能有效的加快卵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饮水愈早,利用的效果愈好。给雏鸡先饮水,更有利于清理胃肠、排出胎粪,促...
2096 养殖手册 雏鸡为何要先饮水后开食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