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肉鸡养殖效益都不怎么好,特别是解决不好保温通风、有害气体排除、疫病防治等问题。肉鸡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应加强肉鸡免疫、断喙、饲料以及饲养人员的管理等。只有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透做细,养殖效益才能提高。诀窍一:保温通风结合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同时,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30℃~32℃,在3周龄时降到26℃~28℃,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诀窍二:谨防氨气蓄积冬季,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因舍内氨气蓄积,氧气相对缺乏,加上天气寒冷,鸡的代谢率增高,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容易引发腹水综合征。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建议养鸡场(户)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等。诀窍三:强化饲养管理1.科学管好新进雏。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但应注意动作要轻,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不宜延长,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2.地面干燥不返潮。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湿,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返潮。另外,要控制饮水,一般饮水是耗料量的2倍~3倍,但不多供水,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不在舍内储水,防止垫料吸水,用水管时防止跑水。3.选好垫料保松软。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最好为刨花。用时要巧用,最好一次铺好垫物,不要零星添加,要经常翻动,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保持松软。4.饲料营养巧搭配。由于秋冬季气温偏低,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配制日粮时可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而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同时要特别注意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满足其需要。饲料应现拌现喂,防止冰冻,有条件时可以喂热料,饮温水。所配饲料的原粮必须无霉变、无杂质,以防诱发呼吸道疾病。日粮中不过量用盐,防止喝水多,导致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另外,饲料中含脂率不要过高,否则会使粪便黏稠,落在垫料上易板结。日粮中蛋白质添加要适量,过多则不易消化,如喂豆饼多,容易拉稀,打湿垫草则有害。诀窍四:严防疾病传播当肉鸡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时,一些疾病的发生还可并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要做好有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疫苗预防接种的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平时要经常使用一些预防疾病的药物。定期给鸡舍消毒,空鸡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饲养期间宜采用高效无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定期带鸡消毒,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肉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后要及时找兽医确诊,对症下药。对症治疗可适当应用一些平喘、止咳的药物,可减少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的数量。一般来说,网上平养的肉鸡群易发生非传染性呼吸道病,尤其是25日龄左右的肉鸡以冬季时易发。引起该病的原因不是细菌或病毒,也不是寄生虫,而是饲养管理不善的结果。一般从第一天开始,连续或间断的空气干燥、粉尘过多,且在通风不良情况下,被鸡群吸入、长期蓄积而致病。防治措施是在保持舍内温度前提下,加大通风量,以保证舍内氧气含量。要保持舍内一定湿度,第1周湿度20%左右,第2周至出栏湿度应保持60%左右。3周龄以上肉鸡要以通风为主,舍内温度不低于21℃即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因素,采取一切可行手段让鸡采食,以保证机体能量需要,增强鸡只抗病能力。除采取以上相应措施外,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和维生素或小苏打,以增强鸡只的抗应激能力和缓解由于呼吸不畅引起的酸中毒。
相关文章
-
使鹌鹑平稳产蛋的饲养管理措施
使鹌鹑平稳产蛋的饲养管理措施 1保温增温 鹌鹑处于15℃~20℃的环境里,食欲旺盛、产蛋多、种蛋受精率也比较高;低于15℃,其产蛋率就会明显下降。所以,严冬或早春时,夜间要在笼上加盖保温物,适当加大笼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以饲养90~100只。或者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搭建双层塑料大棚,也可以建双层鹑舍,夹层中填充谷壳、煤渣...
2291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常识 -
柠檬灯鱼的饲养与繁育
一、柠檬灯鱼的命名与产地柠檬灯鱼学名为丽鳍望脂鲤(Hyphessobryconpulchripinnis),又称美鳍脂鲤,分类上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ae)。此鱼全身呈柠檬色,背鳍透明,前端为鲜亮的柠檬黄色,边缘有黑色的密条纹,臀鳍亦透明,边缘深黑色,其中前面的几根鳍条组成一小片明显的柠檬黄色线条,与背鳍前上方...
1457 养殖手册 柠檬灯鱼的饲养与繁育 养鱼技术 养殖 -
提高奥尼罗非鱼出苗率和雄性率的技术探讨
罗非鱼属约有100多个种和亚种,但主要的养殖对象只有十几种。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已成为中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对象,但性早熟和过度繁殖一直是困绕罗非鱼养殖的重要因素而为人们所关注,同时,雄性罗非鱼的生长要快于雌性,若能控制罗非鱼的性别进行全雄性罗非鱼养殖,则可以大大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生产...
2837 养殖手册 提高奥尼罗非鱼出苗率和雄性率的技术探讨 养鱼技术 养殖 -
“健康鸡群”产蛋下降原因及对策
一般症状鸡群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表面健康状况良好,采食无明显变化,饮水正常或稍多,粪便正常或稍变软,个别出现绿色粪便或咖啡色粪便。鸡群多表现生产性能下降,有的鸡群在产蛋高峰后突然产蛋下降,下降幅度在10-50%不等,随后产蛋逐渐上升,但常常恢复不到原水平;有的鸡群根本不出现产蛋高峰,高峰期维持在85%左右,并且维持时间...
625 养殖手册 健康鸡群产蛋下降原因及对策 养鸡技术 养殖 -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作者在对乐山、新津、邛崃市县几个规模化猪场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基础上,研制了针对性很强的灭活疫苗和生物制剂,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综合防制措施,经临床应用证明可以很好控制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病菌引起的1周龄内初生仔猪以黄色下痢和1周龄内仔猪白色下痢为特征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大肠杆菌的简...
745 养殖手册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