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高温期即将来临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

时间 : 11-05 投稿人 : 拥抱往事 点击 : 2753 次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病原暴发性流行病在不同鱼类,其致病病原体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这类病原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池塘环境好,鱼体抵抗力强时,病原菌虽存在水体中但不会引起鱼病,池塘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差时,易引起鱼病暴发流行。主要症状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感染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内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鲢鳙鱼更明显),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较淡,胆囊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很多粘液;有时肠腔内积水或有气,肠被胀得很粗。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因病程的长短、疾病的发展阶段、病鱼的种类及年龄不同,病鱼的症状表现多样化。有时少数鱼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这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多、毒力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流行情况危害的鱼类主要有鲢、鳙、鲂、鲫、鳗、鳝等鱼类,水温持续在28℃以上的高温季节及高温季节过后仍保持在25℃以上的水温条件时,最易暴发流行,危害各种规格的鱼类。预防措施1、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进入高温季节,鱼体的代谢增强,摄食量增加,排泄的废物增多,有机物的分解加剧,积累的有害物质超过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造成池塘水质恶化,鱼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因此,在池塘条件允许时,进入高温季节后,可根据池塘本身条件、养殖水平等拉网分塘,适当降低养殖的密度。2、及时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养殖鱼池池水、底质恶化时,池塘积累的有害物质中对鱼类影响与危害最大的是氨氮与亚硝酸盐。笔者治疗暴发病时在多个地区测定发现,发生暴发性流行病的池塘中的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病塘。氨氮中的未离解氨氮对鱼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抑制鱼的生长,损害鱼鳃,使鱼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害。而亚硝酸盐主要通过破坏血蛋白,将亚铁血红蛋白转成亚硝基血红蛋白从而使其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危害鱼类。进入高温季节后,由于藻类的繁殖,水体pH值偏高,更易造成氨氮与亚硝酸盐的积累,因此,必须及时降低池塘中两者的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换水的方法及时降低两者的浓度。换水不方便或周围鱼池发生病害不便换水时,可使用底质或水质改良剂,可及时有效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辅助使用水体增氧剂效果更好。3、使用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投喂。由于目前池塘养鱼中大都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基本上投喂商品配合饲料,天然饲料基本不投喂或投喂很少,有些养殖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往往采用廉价的低劣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有的甚至采用单一的菜饼等投喂,造成营养不全,鱼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到损伤,发生脂肪变性,使鱼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成为疾病的易感群体。因此,在鱼类生长迅速而疾病多发的高温季节,应投喂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免疫调节剂等,可有效促进生长和加强鱼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4、及时杀灭鱼体寄生虫。鱼体的体表及鳃上有寄生虫寄生但数量不多尚未暴发流行时,虽然寄生虫本身不会直接引起鱼类死亡,但不能忽视,因为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很容易感染患病,且一旦患病,病情也较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及时有效杀灭鱼体体表的寄生虫,防止鱼体体表受损后继发感染暴发病。同时,杀虫要时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敌百虫等毒性和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药性温和、对鱼类和水体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可大大减少对鱼体的刺激和保护池塘水质。5、使用消毒药物进行预防。在暴发性疾病流行的高温季节,可定期在池塘食场周围或全池泼洒高效温和的消毒药物,如二氧化氯制剂等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病原菌,改善池塘环境,防止疾病的暴发。治疗措施发生暴发性流行病时,要尽早治疗,同时,治疗时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才能保证确切的疗效。1、如果鱼体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须先杀灭体外寄生虫。注意不能使用硫酸铜,以免加重暴发病病情。可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用较温和的杀虫药物。2、使用杀虫药的第2天,开始使用治疗暴发性流行病的专用药,连续使用2次,如病情较严重,第1次使用时可加量使用,第2次可按说明正常使用。一般用药2―3天后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3、使用消毒药物期间,同时内服抗菌药物5―7天。内服药物可选用水族金安(15―20克/100公斤鱼)、氟哌酸(2―5克/100公斤鱼)、环丙沙星(1―2克/100公斤鱼)等。4、治疗后7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以调节池塘pH到8?0左右。注意事项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引起应激发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1、杀虫选用的药物要有针对性,不能滥用杀虫药,以免刺激病鱼,加重病情。2、做成的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要求在水中至少稳定1小时以上。因此,药饵中的粘合剂选用要恰当,药饵做好后如使用2―3个鸡蛋清包被,并适当晾干后投喂效果更好。3、投喂药饵的量要准确。一般要求在投喂后30―45分钟内吃完为好。4、内服药物须连续投喂5天以上,或停止死鱼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能过早停药,以免鱼体内病原菌未被全部消灭引起复发。5、外用的消毒药物须泼洒均匀,食场周围和池边病原菌较多的地方可适当多泼,如使用粉剂药物时要充分溶解后再泼洒。6、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引起应激发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高温期即将来临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果园养鸡技术及注意事项
    果园养鸡技术及注意事项

    1.简单设施建设1.1生活用房及育雏室建造砖木结构,高3.5米,地和墙用水泥光面,便于清洁消毒,房顶铺保温沙和室内做天花板用以保温隔热。面积根据果园规模及用工确定,育雏室面积以笼养育雏40~50只/平方米,平养25~35只/平方米为标准进行规划计算,成鸡或产蛋鸡栖息场所可建竹木大棚,选择坐北朝南、避风靠崖处建造,顶棚用...

    614 养殖手册 果园养鸡技术及注意事项 养鸡技术 养殖
  • 鸡病治疗和用药体会
    鸡病治疗和用药体会

    广东省梅州市是粤东地区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该市多为中小规模养殖户,拥有商品鸡几百只到几万只不等。在养殖的过程中,许多因素使得这些养殖户养殖效益不好,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和对该地区的临床接触,认为其主要的问题及相关疫病的治疗体会意见如下。1主要问题1.1重治疗,轻预防,没有一个科学的疫病防制计划1.1....

    1169 养殖手册 鸡病治疗和用药体会 养鸡技术 养殖
  • 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
    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

    本项技术依据杂交优势利用的理论,在高度纯繁选优的基础上,采用平交和人工授精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母)与东北马鹿(公)(以下简称花?马杂交),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简称马?马杂交)进行种间和亚种间杂交,提高了F1的生产力,经过19年的研究推广,花、马F1,2-11岁鲜茸平均单产3670g,比东北梅花鹿高64.1%,其杂种优势...

    1469 养殖手册 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 养鹿技术 养殖
  •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叫毛蟹、螃蟹,是原产于我国的大型洄游性甲壳动物。具有生长快、食性广、个体大、易养殖等特点。由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喜食的蟹类。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我国养殖河蟹主要进行人工投放蟹种养殖成蟹工作,养殖方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水面低密底粗放型,另一种是小水面高密度精养型。这里...

    753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常识 养殖饲料管理
  • 牛蛙卵子的采集和孵化
    牛蛙卵子的采集和孵化

    一、采卵的方法。牛蛙卵受精后,会分散成薄薄的一层粘附在水草上。蛙卵最好于产卵后的30分钟内采捞。因此,在牛蛙产卵季节(4月下旬至6月),每天清晨,养蛙者应到种蛙池巡池一周,特别是夜间大蛙鸣叫不停的次日早晨应加强巡池。若发现池内有蛙卵,应立即捞起放入孵化池中孵化,不能将卵子久留于产卵池中,以免大蛙和鱼类吞食。采卵时,最好...

    1966 养殖手册 牛蛙卵子的采集和孵化 牛蛙养殖技术 养殖
  •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国家科委在“九五”期间已把“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列入攻关计划,其中肉牛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是解决肉牛规模化饲养的关键。能量和蛋白质是肉牛生长发育的两大营养,传统的肉牛饲养只注意能量的供给,而忽视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解决肉牛饲料蛋白质不足,并使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肉牛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

    2361 养殖手册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养牛技术 养殖
  • 青草鲢鳙亲鱼秋冬饲养
    青草鲢鳙亲鱼秋冬饲养

    亲鱼培育是青、草、鲢、鳙鱼人工繁殖的重要环节,秋冬季节的饲养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催产效果,必须予以充分重视。1.亲鱼池的条件和清理。培育亲鱼的鱼池,既要靠近产卵池又要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且灌排水方便。池底少淤泥,鲢、鳙鱼池有20厘米深的淤泥就足够,青、草鱼池则应少含或不含淤泥。面积2000~3300平方米,水深1....

    2195 养殖手册 青草鲢鳙亲鱼秋冬饲养 养鱼技术 养殖
  • 青虾春季高产养殖要点
    青虾春季高产养殖要点

    一、适时虾种分养 随着天气的回暖,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并采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绿藻、兰网藻的池塘还得用硫酸铜全池喷雾一次。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系,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每亩放养量视虾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

    342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原料 动物养殖知识
  • 奶山羊分期养殖的管理要诀
    奶山羊分期养殖的管理要诀

    奶山羊适应性强,对生产条件要求不高,易饲养,好管理。野草、树叶、藤蔓、菜叶、瓜豆、麸饼、杂粮等均可作饲料,但必须根据各个生长阶段合理搭配,科学饲养。一、怀孕母羊母羊怀孕后30天内,饲养条件不能过差,应避免饮食频繁变化。经自然交配认为已经受胎的母山羊,交配后18-25天允许其和公羊接触或隔一篱笆相望,以此判断是否真正怀孕...

    1863 养殖手册 奶山羊分期养殖的管理要诀 养羊技术 养殖
  •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及水产动物的无公害养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是从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向以生物制剂和免疫方法,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机能,选育抗病品种,采用生态防治病害等进行综合防治为主,使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黄鳝属于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

    2060 养殖手册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黄鳝养殖技术 养殖
  • 几种常见猪腹泻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猪腹泻病的防治

    猪的腹泻病是危害养猪业的常见疾病,死亡率较高。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黄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仔猪出生后1周内,1~3日龄最常见。临床表现:出生时情况正常,后相继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病程短,死亡快。防治方法:口服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同时配服适量阿托品等则效果更好。本病主要是预防,可以在母猪产前40天和...

    1463 养殖手册 几种常见猪腹泻病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克氏鳌虾的生活习性
    克氏鳌虾的生活习性

    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对克氏螯虾初养者来说,了解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养殖技术措施是克氏螯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现将克氏螯虾与养殖有关的主要生活习性介绍如下。活动习性克氏螯虾为夜行性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白天常潜伏在水体底部光线较暗的角落、石块旁,草丛或洞穴中,夜晚出来摄食。因此,饲料投喂应以下午一次为主。克...

    2366 养殖手册 克氏鳌虾的生活习性 养虾技术 养殖
  • 羊肺丝虫病的防治
    羊肺丝虫病的防治

    羊肺丝虫病由丝状肺虫寄生于羊支气管内引起,多发于夏、秋两季。羊病初强烈咳嗽,后渐渐变为弱性咳嗽,有时咳出黏稠含有虫卵及幼虫的痰液,以后呼吸渐转困难,最后常常并发肺炎。病羊体温升高,黏膜苍白,皮肤失去弹性,被毛干燥。,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防治不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不让羊饮污水。对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以杀死幼虫...

    2358 养殖手册 羊肺丝虫病的防治 养羊技术 养殖
  • 蚯蚓养殖条件的控制和调节
    蚯蚓养殖条件的控制和调节

    1.养殖密度。人工养殖蚯蚓希望单位面积产量高,而单位面积产量和个体增重及养殖密度密切相关。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必须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养殖密度。但如果养殖密度过大,反而会使个体生长和繁殖速度下降。当然养殖密度大小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可随蚯蚓个体的大小和饲料的质量、管理的好坏,温度的高低作适当变动。因此,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要根...

    2324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品牌
  • 中国林蛙变态期人饲养和管理下
    中国林蛙变态期人饲养和管理下

    2、变态蝌蚪上岸刚变态小蛙,由鳃呼吸变为肺呼吸,由水生生活变为陆地生活。如果不能及时转至陆地,较长时间生活在水中,刚变态小蛙就会溺水而亡。所以应该想尽办法使变态的小蛙及时上岸。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上岸方式:(1)在池边铺设阔叶树枝,使其一边没入水中,另一边搭在岸上。这样,变态幼蛙就可以沿着树枝上...

    2157 特种养殖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饲料添加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