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病原因
1、通常由携带病原的猪只传播。
2、天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该病原通过风媒传播远可达3公里。该病原离开猪体后会很快死亡,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里。
3、新进猪只引入病原。
临床发病率的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
- 组群过大,拥挤。
- 舍内空间小于3 m3/头猪,地面空间小于0.7m2/头猪。
- 猪舍太宽,通风控制不良。
- 猪舍保温条件不好,温度波动大。
- 贼风,寒冷。
- 低温低湿。
- 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氨气含量高。
- 空气中灰尘太多,细菌水平高。
- 猪只转移、混群及其它情况造成应激。
- 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
- 存在其它并发疾病,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流感以及伪狂犬病。
- 易感期更换日粮,获营养水平不够。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母猪染病后会成为携带者,把疾病传给下一窝仔猪。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母猪发病后经过4~5个月到下一窝分娩时,其感染已经消除,并且可通过初乳为仔猪提供牢固的免疫。假设仔猪在3~4周龄断奶,那么此后的仔猪断奶前不大可能会发病。
二、治疗方法
1、分娩时给所有母猪注射长效土霉素。
2、仔猪 - 注射长效土霉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或泰乐菌素。
3、如果发生急性肺炎,可注射林可霉素或泰妙菌素进行治疗,每天一次,连续4~5天。
对于已转为地方性的发病猪群,可采用下列疗法:
确定该病通常发生的时间,提前采取策略性用药,通过饲料、饮水或注射都可以,药物种类同上所述。
策略性用药可在预期发病三周前采用四环素500~800g/吨,林可霉素220 g/吨或泰妙菌素100 g/吨在饲料中添加,连续投用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