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俗称三黎鱼、三来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它体较长,侧扁而高,头中等大,口较大,鳞片大而薄,腹部有棱鳞。头部和背部为灰色,体侧上方略带蓝绿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色白如银。一般体长25厘米~40厘米,个体重1公斤~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4公斤左右。鲥鱼为洄游性咸淡水两栖鱼类,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其在淡水中则分布于长江、湘江、闽江和珠江等水系。每逢春夏时节,由大海进入江河,产卵繁殖,应时而来,且洄游时节甚准,故得“鲥鱼”之名。鲥鱼为温水性中上层鱼类,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适宜温度在2℃~38℃,最适水温为22℃~30℃。它为溯河性鱼种,具有深入江河索饵和集群产卵习性。饵料多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如轮虫、桡足类、剑水蚤、基合蚤等,还摄食硅藻和其他有机碎屑兼吃幼小鱼虾。但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也大量摄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颗粒饲料,甚至晚上也摄食。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据分析,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6.9克、脂肪17克,还含有糖类、灰分、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有“鱼中之王”的美誉。由于鲥鱼多以浮游动物为食,故肉质肥嫩、细软爽滑、鱼味独特,令人青睐。鲥鱼还有药用食疗价值。据药书等记载,鲥鱼肉味甘、性温,具有滋补强壮功能,也有消炎解毒功效。故古时鲥鱼曾是地方进贡朝廷的补品,被列入御膳美食。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繁殖亲鱼和索饵育肥的鱼,以及江河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原因,致使鲥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据介绍,近年全国鲥鱼产量已不超过10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鲥鱼的种群数量已逐渐处于濒危状态,市场货稀价昂,在2000年,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有的海鲜酒家,鲥鱼成鱼的收购价每公斤为400元~440元,酒家售给食客价每公斤为520元~560元,但仍受欢迎。目前,在各地市场和酒家都已无鲥鱼供应,所以发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且养殖前景颇为看好。鲥鱼原是一种咸淡水两栖鱼类,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据有关试养经验介绍,其养殖方法主要有:1.可采取池塘纯养(即单养,但可配养少量鳙鱼和白鲢以控制水质)。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1.5米为宜。2.鱼塘混养。将鲥鱼混合放养在鳗鱼池塘、家鱼池塘或其他优质鱼池塘养殖,这既能有效控制浮游动物等的过度繁殖,有利调节水质,又能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可利用水库、湖泊、大面积池塘养殖,但放养规格宜稍大。通过各种方法养殖并加强管理可获得较好效益。如池塘纯养,每亩放养3厘米~4厘米鱼苗1300尾~1500尾,其成活达90%多,亩产可达千斤以上的。
相关文章
-
猪场消灭苍蝇和蚊子的多种途径
编者按:目前南北方的气温相差还较大,北方早晚气温还比较低,南方一些猪场都已经出现苍蝇、蚊子,两者总是打扰猪,影响猪的休息和生长,尤其蚊子还是乙脑和附红细胞体的传播媒介,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消灭苍蝇和蚊子,降低二者对猪的影响。一、灭蝇解决苍蝇的办法很多,一般常用的办法是在舍内喷驱蝇或杀蝇药物,但这些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2646 动物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冬季笨鸡产蛋下降的原因
去年以来,不少笨鸡的非生理性产蛋下降的情况日渐增多,青年鸡群开产日龄推迟,开产后无高产期,已进入高产期的鸡群,产蛋率下降,多数不表现疾病症状,常规药物使用无效,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根据社会调查及临床病例,产量下降与以下许多因素有关。1凡有白冠病病史的鸡群,进入冬季以来,随着气温的降低,外周毛细血管内的住白虫孢子体,开始向...
296 养殖手册 冬季笨鸡产蛋下降的原因 养鸡技术 养殖 -
种鸡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的探讨
众所周知,集约化养鸡场中的原种、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的任务是为下一代种鸡场或商品鸡场提供高质量的种蛋或种鸡。鸡场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制水平不仅关系到种鸡的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养鸡业的兴衰。因为在现代化大规模、集约化、高密度的种鸡场中,如果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制水平不高,那么对传染病的传播非常有利,常造成较...
1099 养殖手册 种鸡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的探讨 养鸡技术 养殖 -
怎样预防猪群中咬斗现象
猪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饲养密度过大。猪互相接触和冲突的几率也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的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
2077 动物养殖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分析仔猪生长缓慢的原因及应对的方法
一、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了改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内,逐渐减少仔猪哺乳的次数。二、补料不及时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上料,断奶后不能很好地进食,又没有奶水补充,引起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一般...
2366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人工养蝎的关键在于恒温
自然界的野生蝎成熟需42个月,每年仅繁殖1次。在1年的时间内,冬季休眠,春、夏、秋三季活动正常。每年的5~9月份是自然蝎生长、发育、蜕变、繁殖的季节,其最佳的生长繁殖期是在7~8月份,这期间气温在24℃~38℃,湿度最大,食物充足,是自然蝎采食的最佳时期。为缩短养蝎生长期,我国养蝎界人士发明了人工室内加热养殖法,比如利...
2043 养殖手册 人工养蝎的关键在于恒温 蝎子养殖技术 养殖 -
鸭临床常用药物克霉唑
来源及性状:本品为人工合成的抗真菌药物。为白色晶粉,呈弱碱性,难溶于水,在弱碱性溶液中可保持抗菌活性,在酸性环境中则缓慢分解失效。作用与用途: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具有毒性低,内服易吸收的特点。对表皮癣菌、毛癣菌、曲霉菌、念珠菌等均有较好的作用。本品同制霉菌素一样,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鸭鹅曲霉菌病,鹅口疮等真菌疾病。剂量及...
2417 养殖手册 鸭临床常用药物克霉唑 养鸭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