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湖州农村去年养殖面积24.96万亩(包括混养),今年稳定在这个养殖水平。针对青虾“病症”,市农业局高级工程师沈乃锋、劳顺健、周志金等3位水产专家提出了“水深达标、技术到位、发展混养”等三项良计。水深要达标。按照优质(虾的规格大)高产(100公斤)的技术要求,养殖青虾塘水深要达到1.2米到1.5米。湖州农村的虾塘,多数是稻田,水深在50厘米以下的约占50%。水位过浅,水质难以控制,发病机会增加,影响青虾的正常生长和质量的提高。水位浅养不好青虾。“为什么水位浅养不好青虾?”专家认为:“水浅水质难以控制,水温及其它水环境因子变化剧烈,不适合青虾生长。另外是水浅浮游生物不易培养,水质肥度达不到要求,导致养殖产量偏低。”“水位如何才能达标?”专家说:节省成本的方法,在稻田四周挖深沟,宽4至5米,深70厘米;田当中再开“田”字或“井”字型的深沟,宽50至60厘米,深80厘米。这样田面水位可达50至80厘米,加上沟中水深,一般水位可达标。同时,塘埂要加高加固,四周做成坡度,用尼龙纸护坝防漏。清塘晒塘要规范。做好清塘晒塘,目的是消毒,杀灭泥鳅、野杂鱼,以防与虾争食。水产专家劳顺健说:清塘,肯定用石灰好,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在虾塘四周挖数个坑,将生石灰倒入,加水化开后,趁热向四周及塘底均匀泼洒,第二天耙匀石灰浆,曝晒塘底7到10天,以干裂为好。投饲管理要科学。虾苗入塘后,第二天便可以投饲。在前期10天到15天内,用青虾配合饲料破碎料投喂,用水浸湿后在四周泼喂,每亩投喂量0.25至0.5公斤左右。虾长到2厘米以后,可以投喂青虾专用饲料,投饵是以虾能在2至3小时吃完为准;一般日投饵量为虾存塘量的3%至5%,每天分两次投喂,上午8至9时,投喂量占1/3,全池投喂;下午4至6时,投喂量占2/3,投于池塘四周水浅处。青虾管理要细心。专家说:一是水质管理,二是一巡两防。巡塘,早、中、晚各巡一次,查吃食、水质、病害、浮头等情况。防病,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在水深1米的塘中,每亩用量3至5公斤。防嚎,青虾发生缺氧,多数在8月下旬至9月底,晴天需多开增氧机,同时备好增氧粉,缺氧时急用。混养技术高于青虾专养。专家说:发展混养能使稻田提高养殖效益,使养殖户增收。但混养对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要求都比较高,故养殖户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目前,混养主要有虾蟹、虾鳖、虾蚌等,近年来新发展的有青虾太湖白鱼、青虾太湖花鱼骨等。在湖州农村,虾蟹混养最为普遍,去年有3万亩。
相关文章
-
应该如何进行选购种猪工作呢?
1.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计划包括品种(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种猪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关系到核心群的组建,如果是新建种猪场,选购种母猪头数要比最大母猪容量多15%,因为种猪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淘汰,如果不多引种15%会造成产房等设施不能满负荷生产,降低...
1145 养殖手册 应该如何进行选购种猪工作呢 养猪技术 养殖 -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五时期
干乳期: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的饲养对产奶量、产奶期代谢组织的再生及体内能量、蛋白等的储积颇为重要。一般干乳期为60天~75天。干乳期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比其它阶段都低,应控制精料、多汁料喂量,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多喂优质干草,精粗料比为1∶4,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同时应补喂矿物质、食盐等,禁...
727 养殖手册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五时期 养牛技术 养殖 -
夏秋养鸡须防两种传染病
鸡白冠病 鸡白冠病又叫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雏鸡、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的6-10月份。发病鸡精神萎靡,闭目呆立,羽毛散乱,步态不稳,食欲降低或废绝;粪便稀薄,呈黄绿色,常有血便发生;鸡体贫血、消瘦,冠及肉垂苍白;大多病鸡死前抽搐和痉挛,个别鸡死亡前后...
1409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杏花鸡疫病的防治要求
一、注意事项1、疫苗的运输保管,疫苗的安全运输和保管是保证免疫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冻干疫苗和湿疫苗须在0-20℃保存,油乳剂疫苗和铝胶剂疫苗在2-8℃保存为宜。2、免疫接种应选在鸡只健康及天气晴朗的环境下进行。免疫前后一星期饮用水及饲料中应避免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可喂给维生...
2843 养殖手册 杏花鸡疫病的防治要求 养鸡技术 养殖 -
活捉野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野兔是野生非保护动物。它残食农作物,毁坏农作物秧苗,是农作物的大敌。而野兔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是餐馆、酒店的一道美味佳肴。市场上以枪击、圈套、犬咬、毒杀等手段捕获的死野兔为多见。死兔肉鲜味锐减,不易存放,毒杀的野兔流入市场更将祸患无穷。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印保林发明制作的捕兔装置(专利号:ZL...
200 养殖手册 活捉野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