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饥饿。鱼类生长旺季,应每隔1周施1次肥,每次亩施人畜粪60-100公斤,氮、磷化肥2-3公斤。在7-9月份,要勤施肥、勤投饵,使鱼吃饱吃好,迅速增膘。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尽量早晚投施。投饵时注意精、粗结合,营养全面,数量适宜,以每次食后基本不剩为宜,并掌握早晚适当多投喂,中午少投喂。2、防缺氧。盛夏至秋初,鱼群常常因缺氧而聚集于水面呼吸,防治办法:⑴冲水增氧。发现鱼群浮头,凡水源方便的鱼塘,应立即冲进大量的新水,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冲水增氧应一直冲到塘里的鱼恢复正常为止。但在冲水前应在排水口铺以木板,不使水直接冲入塘底,以免造成底泥上浮。同时,在塘的另一端排出部分老水。若没有新水来源,可用水泵原地冲水,但应平水面冲出,形成一股较长的水流,使浮头的鱼能聚集在溶氧较高的流水处。⑵净化水质。减少投饵或暂不投饵。鱼吃剩的饵料要及时捞净,如果水质过肥,天气异常,缺乏水源又无增氧机,可每亩用生石灰6公斤或石膏粉3公斤加水适量,全塘泼洒来净化水质。3、防病害。鱼类生长旺季容易发生肠炎、烂鳃、水霉等病害,可每月用漂白粉全池泼浇1次;在青饲料中掺拌漂白粉投喂;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对水全池泼洒。4、防药害。鱼类发生药害,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尤以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经常发生。防止鱼类发生药害:一是要避免鱼类误食有毒饵料;二是不让有毒水源进入池塘;三是防治鱼病用药适当,不可过量;四是搞好管理,防止投毒破坏。5、防逃鱼。9月份左右暴风雨较多,易出现鱼类逃逸现象,应加强防逃管理,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补救。
相关文章
-
控制猪蓝耳病(变异株)的成功案例
今年3月份以来广东各地出现了死亡率较高的猪蓝耳病(变异株,通称“高热病”)。某些场个别批次猪只发病,后续生产猪群死淘率偏高;某些猪场母猪群开始发病,公母猪均有急性死亡,后传染至断乳仔猪群和保育猪,出现较大比例的死亡。本文介绍使用蓝克清(R98株)及其它药物措施在三个不同情况猪场成功地控制了猪蓝耳...
1300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山羊黄曲霉素中毒的诊治
临床症状呈现厌食、磨牙、消瘦、粗神沉郁、角膜混浊、腹水、拉黑色稀便,流产。有的呈现神经兴奋、转圈运动等症状,最后昏厥、死亡。综合防治采用山东华尔康药厂生产的“败毒肝复康”每瓶兑水150公斤饮水给药,2次/天,连用5天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用江西制药厂生产的“血见愁三联”,每50公斤体重肌肉注射5毫升,每日2次,直至痊愈。...
1451 养殖手册 山羊黄曲霉素中毒的诊治 养羊技术 养殖 -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一、赤鳍病1.症状此病多在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均在夏季流行。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剥...
297 养殖手册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 -
美国落地王鸽鸽痘的预防与治疗
美国落地王鸽又称白羽王鸽,为良种肉用鸽。鸽痘是一种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以鸽体表皮肤形成痘痂、喙部及喉部黏膜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伪膜为典型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防治,感染率可达80%,死亡率10%。因此,养鸽户要根据王鸽临床症状,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1症状病鸽精神不振,离群呆立,反抗力弱。鸽痘早期痘疱较小,症状不明...
2469 养殖手册 美国落地王鸽鸽痘的预防与治疗 鸽子养殖技术 养殖 -
养殖鲍鱼疾病防治措施
鲍鱼是“海产八珍”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依靠市场经济和科技力量的推动,鲍鱼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鲍鱼养殖场布局不合理,高密集饲养方式、养殖排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海区,排入量大大超过海区的自净能力(包括海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排泄物不断累积,病原微生物在海区繁殖生存,在...
2919 养殖手册 养殖鲍鱼疾病防治措施 养鱼技术 养殖 -
后备及断奶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原因及对策
一、后备母猪到8-10月龄时,同批母猪开始发情,然而也有个别猪不发情,主要与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方式(栏舍、运动、密度、温度、营养状况、光照等)和疫病有关。其原因是:1、这些母猪患有先天性生死器官发育不良、畸形、激素分泌异常等。2、有几头后备母猪饲养在同一栏,有时全部母猪不发情,这是由于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母猪饲...
1513 养殖手册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