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饲料用的蚯蚓多是赤子爱胜属蚯蚓。这种蚯蚓耐寒性强。只要不是长期冰冻的地方,如管理得当,冬季,生产蚯蚓并不比夏季困难,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越冬措施。㈠保种过冬在严冬到来之前,将个体较大的成蚯蚓提取出来加工利用,留下一部分作种用的蚯蚓坑的培养料合并到一个坑,上面加一层半发酵的饲料,或新料与陈料夹层堆积,调整好温度,加厚覆盖物,挖好排水沟,就可以让它自然过冬,到春天天气转暖时再拆堆养殖。㈡保温过冬室外保温过冬,利用饲料发酵的热能、地面较深层的地温和太阳能使蚓床温度升高。坑深一般要求1米左右,宽1.5米,长5米以上,掘坑的地方与养殖蚯蚓要求的条件是一致的。坑好以后,先在坑底垫一层10厘米厚的干草,草上加30厘米厚的畜禽混合粪料,粪便料要求捣碎松散,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粪料中加一些酒糟渣,含水50%左右。粪上加10厘米厚的干草,干草上铺两条草袋或者麻袋,再投以30厘米含蚯蚓粪的培养料,料上盖一层稻草,草上加10.5厘米厚的发酵烘料,上面再盖好覆盖物,覆盖物上再盖塑料薄膜。晴天中午揭开塑料薄膜,并让太阳晒暖料床。这样的蚯蚓温床温度可以保证在20℃以上。一个月以后,原加的半发酵料已被蚯蚓取食一半以上,在上层又加一层半发酵料,取食一半后又加一层。蚯蚓密度太大时,应及时取用或分床。保温好的,一个冬季里可繁殖出两代蚯蚓来,蚓体的生长速度比夏季还略高些。㈢低温生产砍掉蚓床周围的一切荫蔽物,让太阳从早到晚都能晒到蚓床上;秋天遗留下来的床料不再减薄,让逐次加料来增加床的厚度,加料前老床料铲到中央一条,形成长圆锥形,两边加入未发酵的生料,并采取逐次加水让其缓慢发酵。一个星期后,覆到中央老床土上,蚯蚓开始取食新料后,打平。等新料取物减到最薄程度,让太阳能晒到料床上,下午4点钟后再盖上。覆盖物要求下层是10厘米厚的松散稻草或野草,上面用草帘或草袋压紧,再盖薄膜。洒水时,选晴天中午用喷雾器直接喷到料床上,保持覆盖的稻草干燥。提取蚯蚓时,做到晴天取室外床,雨天取室内床。虽然冬天蚯蚓长得慢,却因后备蚯蚓群多,也不会影响冬季成蚯蚓的提取量。
相关文章
-
蓝孔雀种蛋的人工孵化
蓝孔雀和家禽一样,为卵生动物,繁育后代包括两个阶段,即体内的成蛋阶段和体外的雏阶段。所谓孵化就是指体外的成雏阶段。人工养殖蓝孔雀,孵化方式有两种,即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自然孵化是指受精蛋在亲鸟抱孵或其他鸟类代孵下,使胚胎得到正常发育的方法。小规模饲养或产蛋初期蛋量较少,不适合采用人工孵化时可采用此方法一般可采用抱性强的...
2846 养殖手册 蓝孔雀种蛋的人工孵化 孔雀养殖技术 养殖 -
自己配制饲料注意3点
编者按:很多猪场疾病特别多,不仅仅是因为防疫做的不好,恐怕更主要是因为猪吃的不好、环境不好,以下主要针对饲料的问题提出3点注意,希望对生产有所裨益。 第一,不要自己购买鱼粉。鱼粉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原料,赖氨酸丰富,是仔猪料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为什么不让猪场自己购买呢?据业内人员透露,他们经过调查饲料厂家、饲料经销商...
1952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教程 -
常用鱼药的鉴别和使用
一、抗菌类⑴呋喃唑酮,又叫痢特灵。黄色粉剂,无味,有广谱性抗菌作用,毒性较低,口服药浴均可,主要用于防治鳗鱼烂鳃、肠炎、赤鳍病、红点病。口服,每100公斤饲料拌药15~20克,一个疗程3~5天;药浴,按每立方米用药2克的量全池泼洒药粉液。由于该药难溶于水,可先用酒精浸拌后使用。⑵氯霉素。白色粉状药物,易溶于水,对防治革...
2749 养殖手册 常用鱼药的鉴别和使用 养鱼技术 养殖 -
冬季易混淆的几种疾病如何鉴别?
核心提示:冬季的到来,环境的骤变,空气的不流通。在猪场可以发现一些以咳嗽、喘气为症状的猪经常出现。出现这类症状的疾病又比较多,那怎样才能区别开来,下面就常混淆的几种疾病进行陈述。一、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以咳嗽、喘气为主要症状。各种品种、性别、年...
2608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业知识 -
怎样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工作,不仅可防止母猪的漏配,而且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进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下面谈谈怎样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工作,供参考。1、初配年龄和诱情。母猪10月龄、体重100公斤左右为最适配种月份和体重。在配种前两个月,应使母猪与公猪接触,有条件的每天接触一次,时间30分钟,人手少的可3—5天一次...
2627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
养猪:提防真假蓝耳病
到了冬季,猪耳朵变紫的情况增多了,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是“蓝耳病”在作怪,不过,专家提醒说,能引起猪耳朵发紫的疾病有很多种,您可得当心,别误诊了“蓝耳病”。蓝耳病又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由于这个病最明显症状是猪的耳朵发紫,所以人们又常把它称为“蓝耳病”...
268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畜牧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