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王锦蛇/大王蛇 |
---|---|
门类 | 两栖爬行宠物品种 |
中文名 | 王锦蛇 |
拉丁名 | 蛇王|菜花蛇 |
英文名 | 蛇王|菜花蛇 |
别名 | 蛇王|菜花蛇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爬行纲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参考价格:- 元; |
更多 | 性格:;疾病:;寿命: |
王锦蛇图片欣赏

宠物《王锦蛇》萌图欣赏
王锦蛇的品种介绍
王锦蛇(Stink rat snake),别名较多大王蛇、蛇王、菜花蛇、王蛇、臭黄蛇、王子头蛇、麻蛇、油菜花、棱锦蛇、黄蟒蛇、菜蟒等,因其生长速度较快,肉多,耐寒能力较强,并且季节差价较大,是目前国内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遇到同类相互缠杀。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中文学名: 王锦蛇
中文别名: 黄蟒蛇、棱锦蛇、棱鳞锦蛇、松花蛇、王蟒蛇
英文名: Stink rat snake
二名法: Elaphe carinata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爬行纲(Reptilia)
亚纲: 双孔亚纲(Diapsida) 、鳞龙次亚纲(Lepidosauria)
目: 有鳞目(Squamata)有资料划归蛇目(Serpentiformes)
亚目: 蛇亚目(Serpentes)
科: 游蛇科(Megapodiidae)
亚科: 游蛇亚科
属: 锦蛇属(Elaphe)
种: 王锦蛇
分布: 中国除东北地区以外,其他省份均有。
王锦蛇的外形特点
头背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宽几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颊鳞1;眶前鳞2(1),眶后鳞2(3);颞鳞2+2(3);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10(11或9),前4~5枚与颔片相切;背鳞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余强棱:腹鳞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鳞雄77~83,雌42~84;肛鳞二分。
王锦蛇的生活习性
王锦蛇在成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幼蛇与成蛇所需的温度基本差不多,如果环境温度在短时间突变或下降,很容易使王锦蛇生病,像口腔炎、肺炎、食后呕吐,多与环境温度有关。
幼蛇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应略高一些。幼蛇出壳时正值8~9月份,周围的自然环境温度均能满足其生活、生长的要求。若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保暖或升温措施;若温度高于35℃或连续数日高于32℃,应采取遮阳或降温措施。因幼蛇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23~28℃,短时间的低温或高温对幼蛇并无多大妨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放任不管。
夏天闷热时应调配适当的通风位,天气转冷时,应做好防寒设备,环境底材过份潮湿而空气不流通或长期积水也会引起生病。
王锦蛇的喂养方法
王锦蛇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通常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产卵,每次产卵5~15枚不等。王锦蛇性情较凶猛动作非常敏捷,当他非常饥饿时或是缺乏食物时,他甚至会吞噬自己的幼蛇或同类。
王锦蛇刚产下的卵表面有黏液,常常几个粘连在一起。掰开卵会发现,卵内没有卵黄和卵白之分,均是淡黄色的胶状物质。王锦蛇的卵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卵为乳白色,每卵重约40~55克,卵小者也有30~38克,孵化期长达40~45天。据观察,王锦蛇产卵后盘伏于卵上,似有护卵行为。
它系广食性蛇类,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王锦蛇肛腺能散发出一种奇臭,故有臭黄颌之称,手握蛇体后要用生姜片擦洗或用香味浓郁的香皂洗手,才能把臭味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