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虹鳟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时间 : 11-22 投稿人 : 水漾月微醺 点击 :

虹鳟鱼疾病常见的有营养性疾病、体外寄生虫病、水霉病、细菌性烂鳍病、烂腮病、肠炎等,其中以营养性疾病最为常见,其次是小瓜虫病和三代虫病。当鱼健康状况不佳时,鱼会离开群体,游到排水处或在池壁、池底缓慢游动。不健康的病鱼体色发暗或变黑,摄食迟钝,食量减少,游泳方式异常或者出现腹部膨胀、腮盖外张、鱼体表面局部浮肿,出现白点和白云状粘液。鱼鳍糜烂,基部充血。肛门扩张、充血或有粪便粘着等现象。通过解剖可以看到鱼体内部器官也出现了异常症状。肾脏、肝脏变色,形状变异,胃肠充满粘液等。虹鳟鱼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寓防病于管理之中,主要措施有:1、选用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优良鱼种。2、提高池水溶氧量,保持水体清洁卫生。3、投喂新鲜、适口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4、坚持鱼体入池消毒,发病季节还要进行水体消毒,消灭病源,适时投喂药饵进行预防。5、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及时诊治,并把病鱼单独饲养。营养性疾病要从改善饲料入手,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6、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代黄粉等中药,可有效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7、在夏季,要适时增氧,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鱼种浮头。只要我们掌握了虹鳟鱼的生活规律,并能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进行管理,虹鳟鱼养殖业必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虹鳟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观赏鱼常用饵料――鱼虫
    观赏鱼常用饵料――鱼虫

    鱼虫又名水蚤,桡足类枝角动物,是观赏鱼最常用的生物饵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每年的4-11月可捕捞到,鱼虫冬季在深水中很难捕捞。其捕捞时间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水蚤浮在水面,可见水中大量分布,成片状和带状,可用长柄网具捕捞。也可将捕捞回的鱼虫在水池中饲养,定期投入肉汤汁、淘米水等作为营养物质,可不断繁殖。如大规模饲养可在水深...

    1584 养殖手册 观赏鱼常用饵料 鱼虫 养鱼技术 养殖
  • 鲟鱼养殖之出血病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之出血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主要发生于鲟鱼幼体阶段,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2、防治方法在苗种培育期间,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预防,以及在饲料中添加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其免疫力。...

    2659 养殖手册 鲟鱼养殖之出血病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养殖
  • 日粮组成对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日粮组成对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膳食成分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保健意识也不断地增强,而畜禽产品中的高水平脂肪、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成为人们关注焦点。那么如何降低脂肪、胆固醇等,而提高产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就顾为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讨论日粮组成成分对禽蛋、禽肉中营养物质的影响,仅供参考。一、日粮对禽...

    2665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教学
  • 畜禽血液在饲料中的应用
    畜禽血液在饲料中的应用

    畜禽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资源。国外把畜禽血液用于食品、饲料、肥料、制药、葡萄酒等工业,可产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经济效益。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畜禽血液在饲料工业中的用途。发酵血粉它是用畜禽血经微生物菌种发酵而制得。用2%的发酵血粉掺入猪或家禽饲料中效果很好,喂养野禽、火鸡特别理想,也可用...

    2906 特种养殖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黄鳝新棘虫病
    黄鳝新棘虫病

    病原体为隐藏新棘虫,故也称隐藏新棘虫病。新棘虫为棘头虫的一种,属于具有假体腔而无消化系统的蠕虫类。尽管总体来说对鳝病的研究不多,但有关黄鳝寄生新棘虫的报道相对多一些。余仪等(1989)、陈昌福(1993)、方建平(1996、1998)、魏绍君(1998)、杨明生(1997)等在新棘虫流行病学、感染强度和危害程度等方面作...

    377 养殖手册 黄鳝新棘虫病 黄鳝养殖技术 养殖
  • 防治猪瘟把三关
    防治猪瘟把三关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是主要的一种传染病。一、定期消毒:冬春季是猪瘟的高发期,因此必须严格消毒,以达到彻底杀灭猪瘟病毒的目的。一般每隔10~15天用1%的烧碱水或5%的碱水清圈后彻底喷洒消毒,也可用30%的草木灰液消毒。二、截断传染源:严密隔离或扑杀病猪,有条件的,可把疫点封锁一个时期...

    2708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知识 家禽养殖妙招
  • 母猪高发病防控
    母猪高发病防控

    一、呼吸道疾病该病为当前最突出、危害最严重的疫病。1、临床症状:母猪咳嗽增多,特别是早晨进猪舍时咳嗽声此起彼伏。气喘、张口呼吸、腹式呼吸,体温升高至39℃左右,粪便稀软,气候变化时咳嗽明显增多,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耳尖和尾根发紫,之后结痂,生长速度变慢,毛色粗乱,逐渐消瘦或突然急性发作出现高热、喘息、耳朵发紫、屁股皮肤发...

    434 养殖手册 母猪高发病防控 养猪技术 养殖
  • 养蚕焦糠的烧制与合理使用
    养蚕焦糠的烧制与合理使用

    1.焦糠的用途。①隔离作用。由于撒叶的厚薄不匀和蚕座上蚕头分布的不匀,每次喂叶时必定有上餐或上几餐剩余的残桑。在喂叶前撒焦糠可以有效地防止蚕儿吃这些残桑,从而保证蚕儿良桑饱食。小蚕期有“一焦一消”的说法,即一餐撒焦糠,一餐撒小蚕防病1号,交替使用。大蚕期可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3份鲜石灰粉拌7份焦糠)配成“三七糠”,既能...

    883 养殖手册 养蚕焦糠的烧制与合理使用 养蚕技术 养殖
  • 鹌鹑怎样才能快速育肥
    鹌鹑怎样才能快速育肥

    一、放入育肥箱内饲养。育肥箱为多层重叠式,每层高1~2厘米,以防鹌鹑互相骑压,每只箱的面积为0.3平方米,箱子的前后设有间隔为距离2.5厘米左右的栅栏,以便鹌鹑伸出头来采食、饮水。箱的左右两面和顶部装上纤维板。箱底为1厘米×1厘米网眼的铁丝网。二、保持较暗光线和安静的环境。对淘汰鹌鹑育肥,需在光线较暗和安静的室内饲养,...

    1398 养殖手册 鹌鹑怎样才能快速育肥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这样吃鱼可避免污染
    这样吃鱼可避免污染

    为了健康着想,吃鱼是很有讲究的。这方面,近日美国弗吉尼亚的健康专家撰文提醒您―――1.要吃小的鱼,因为这种鱼被污染的可能性要小一些。2.在烹饪之前要去掉鱼的皮、脂肪,尤其是腹部和头部的,并且要去掉鱼的所有内脏。3.可以将鱼用来煎烤,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脂肪。4.在烹饪之前可以将鱼稍微炸一下,这样可以避免污染物进入鱼肉内。...

    1341 养殖手册 这样吃鱼可避免污染 养鱼技术 养殖
  • 养好蛋鸡巧配料
    养好蛋鸡巧配料

    养鸡多年,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饲料配方,经饲喂后,鸡抵抗力强,产蛋量多,养鸡户不妨一试。 1.雏鸡(1~60天)配方:①玉米62%,麸皮10%,豆饼17%,鱼粉9%,骨粉2%。②玉米60%,麸皮10%,豆饼22%,鱼粉6%,骨粉2%。 2.青年鸡(61~120天)配方:①玉米55%,麸皮20%,豆饼7%,棉籽饼5%,...

    2227 养殖手册 养好蛋鸡巧配料 养鸡技术 养殖
  • 狐犬瘟热病和附红细胞体病
    狐犬瘟热病和附红细胞体病

    某养狐场的仔狐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狐的犬瘟热病和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经过综合治疗,疫情得到控制。一、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共有狐100余只,仔狐断奶分窝后1个多月仍没有进行犬瘟热病和病毒性肠炎病的免疫接种。一天上午有1只仔狐死亡,第二天早晨又死亡2只。二、临床症状:狐病初减食...

    746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知识 家禽养殖妙招
  • 成胡13(蚕豆)
    成胡13(蚕豆)

    (1)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2)特征特性:该品系生育期199天左右,适宜秋播,以寒露后至霜降前为宜,该品系主要特征是耐瘠,耐赤斑病力强,生长旺盛,株高110-130厘米,种皮多数乳白色,少数浅绿色,百粒重70-80克,品质好(去皮蛋白质含量36.6%)。(3)产量表现:通过两年省区试,1988年区试亩产...

    2061 养殖手册 成胡13蚕豆 养蚕技术 养殖
  • 规模养鸡的疫病防治方法
    规模养鸡的疫病防治方法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大规模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为鸡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防止鸡病的发生、传播,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现将规模养鸡如何预防疫病的经验介绍如下。l.养殖环境与方式养鸡场的总体规划设计、场内布置、舍内环境的控制等,都应考虑有利于防疫、灭病,适宜“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1)场地选择。场址应选...

    614 养殖手册 规模养鸡的疫病防治方法 养鸡技术 养殖
  • 玉米秸喂牛羊有诀窍
    玉米秸喂牛羊有诀窍

    广大养殖专业户惯于用玉米秸喂牛羊,玉米秸适口性好,可节省饲料50%以上,牛羊食后增膘快。将晾好的无霉烂变质玉米秸用铡草机或铡刀铡成1.5-2厘米长的小节,根据牛羊的数量多少,置于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或塑料布上并喷洒开水。随喷洒、随搅拌,直到秸秆湿润而不滴水为准。然后将喷洒好水的玉米秸拌上精料。每25公斤饲料加玉米面或高粱2...

    1539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家禽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