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道疾病该病为当前最突出、危害最严重的疫病。1、临床症状:母猪咳嗽增多,特别是早晨进猪舍时咳嗽声此起彼伏。气喘、张口呼吸、腹式呼吸,体温升高至39℃左右,粪便稀软,气候变化时咳嗽明显增多,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耳尖和尾根发紫,之后结痂,生长速度变慢,毛色粗乱,逐渐消瘦或突然急性发作出现高热、喘息、耳朵发紫、屁股皮肤发红,甚至鼻流血性泡沫而死亡。2、防治建议:寒冬既要做好保温防寒,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对有饲养价值的全部母猪进行药物预防保健措施(任选其一即可):①每吨饲料中添加氟宝(氟苯尼考粉)1kg、70%黄芪多糖500g,连续饲喂12天。②每吨饲料中添加太康100(林可大观霉素)1kg、头孢阿莫星(阿莫西林)2kg、蓝圆混感康500g,连续饲喂12天。③每吨饲料中添加多泰安(强力霉素)1kg、贝甲氧(磺胺六甲粉)1kg、70%黄芪多糖500g,连续饲喂12天。④每吨饲料中添加10%加强支原净(泰妙菌素)1kg、头孢阿莫星(阿莫西林)2kg、70%黄芪多糖500g,连续饲喂12天。3、特别提示:母猪妊娠期间尽可能少用或短时间内应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保健,因为多数化学药物抗病毒与抗细菌的药物都存在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对母猪及胎儿的免疫细胞有损害,影响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如在妊娠期间用药,连续饲喂7天,间隔1个月再喂。二、猪蓝耳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隐性猪瘟等单独感染、隐性感染或混合感染以上几种病是当前母猪的“头号杀手”。1、临床症状:发病母猪体温升高达40.5-41℃,厌食,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部分母猪的背侧、双耳的耳尖及边缘呈蓝紫色,常使怀孕105-112天的母猪发生早产、流产或产死胎现象。发病仔猪出生时死亡或产出后个体小、体质虚弱,并发生腹泻,死亡率高达50%以上。2、防治建议:按时、按规定接种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一是从外地引进的生猪要严格检疫,至少隔离观察饲养4周,对确定健康的猪才能合群饲养,严防疫病传入;二是要注意猪场内的清洁卫生和消毒,落实配套的疫病综合防治措施;三是加强对母猪的护理。冬季舍温应保持在16-20℃,提供优质母猪料,确保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应,最好配合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建议养殖户根据主要致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方案:方案一:肌注清瘟抗百毒注射液0.1ml/kg,配合使用冠军五合一注射液或喘支混感康(单个母猪一次使用不超过20ml)0.1ml/kg,1次/日,连用3天。高烧41℃以上,应采用静脉滴注或注射方式。方案二:上午肌注退热败毒注射液0.1ml/kg,配合使用强力六甲注射液0.1ml/kg,1次/日,连用2天;下午肌注华润喘迪注射液或福必达注射液(单个母猪一次使用不超过20ml)0.1ml/kg,1次/日,连用2天。方案三:对高烧、卧地不起或双耳发绀、四肢或腹下红紫色病猪可肌注菌毒米先注射液或重症奇效注射液(单个母猪一次使用不超过2支)0.1ml/kg,配合蓝圆混感康注射液0.2ml/kg,2次/日,连用3天。治疗同时,加强护理,补充营养,凡是能饮水的,均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华润黄芪多糖粉。对未发病的母猪进行预防性紧急处置。饲料中添加蓝圆混感康(散)(500g/吨,拌料7~10天);或70%黄芪多糖(500g/吨拌料或300g/吨饮水,使用7天)+泰力康(1kg/吨)或太康(150g/吨),拌料使用7~10天;或添加太康100(1kg/吨拌料)+头孢阿莫星(2kg/吨拌料)+70%黄芪多糖(300g/吨拌料),连续饲喂7-12天。三、猪感冒与猪流感猪感冒和猪流感与以上疫病相比危害较小,但小病不能小看,也要及早防治。1、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肢蹄末梢发凉或眼睛流泪,鼻流清涕以后转为浓稠鼻涕或鼻镜干燥,呼吸加快,畏寒怕冷,不愿行走,容易继发支气管肺炎。2、防治建议:应对病猪立即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圈舍、用具和食槽用消毒药物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猪群拥挤;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圈清洁干燥;治疗时可选用上述猪蓝耳病、猪瘟治疗方案进行,每日1次,连用2-3日,同时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
相关文章
-
怎样延长山鸡产蛋高峰期
选育良种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千克~1.5千克,发育良好,性情温驯,活泼好动,冠髯鲜红,眼大有神。公山鸡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体重在1.5千克以上。搞好防疫使山鸡保持健壮状态是延长产蛋高峰期和提高种蛋受精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000倍液喷雾...
1984 动物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技巧 -
北方移植淡水小龙虾影响因素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长薄鳅隶属于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体重0.2kg~0.4kg,最大个体体重3.0kg,主要分布在长扛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为了拯救濒危物种,近10余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了长薄鳅开发利用研究工作,进行了种源收集和池塘驯化养殖,尝试了一系列人工繁殖...
431 养殖手册 北方移植淡水小龙虾影响因素 养虾技术 养殖 -
干草调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一、干草调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刚收割的新鲜牧草,由于其含水量高而不易长期保存,调制干草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不破坏新鲜牧草营养物质的前提下,蒸发掉其大部分水分,并经过轻微的微生物发酵,制成容易保存、质地优良的干草。在干草调制过程中,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1.含水量的变化抽穗至开花期收割的新鲜牧草的含水量,禾本科...
908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指南 -
蜜蜂春繁 严防副伤寒
早春气候不稳定,这对繁殖蜜蜂很不利。此时花粉缺少,全靠人工饲喂,如果优质饲料跟不上,导致蜜蜂抗病力下降,易感染副伤寒病,造成蜂群倒桶。1、病因。副伤寒病原菌广泛存在于河水及池塘中,尤其是被污染的水里。若春繁的外勤蜂采食蜂粮或吮水后,即会感染此病。病菌在蜜蜂肠道里迅猛繁殖,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使其他健壮蜂也受感染,致使蜂...
1857 养殖手册 蜜蜂春繁严防副伤寒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斑节对虾精养的技术模式(五)
五、产量效益结果试验区300亩虾池共投4~5厘米虾苗1050万尾,从9月上旬开始售虾,至10月上旬结束,共产虾12.45万公斤,总产值847万元,总成本369.2万元,总利润477.8万元,亩产对虾415公斤,亩利润1.59万元。养成成活率达74.14%,对虾规格平均12.2厘米,12厘米以上的达71.7%。虾病防治示...
377 养殖手册 斑节对虾精养的技术模式五 养虾技术 养殖 -
猪亚硝酸盐中毒快速诊断和治疗
近日,杨某某饲喂的5头肉用长白猪,每头猪体重约60kg,4月7日晚因饲喂了用风火炉闷煮的白菜叶、花菜叶等猪潲,30min后,畜主突然发现圈中的猪嚎叫,口吐白沫和食物,呼吸困难,继而站立不稳而倒地,估计是中毒,于是用菜刀将一倒地的猪的尾砍断,用鞋底针刺耳静脉放血后来我校兽医院求诊。?1临床症状断尾放血的猪已经死亡,圈内4...
2331 养殖手册 猪亚硝酸盐中毒快速诊断和治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霉菌毒素是导致猪场季节生产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中,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由于目前饲料原料霉菌毒素的含量普遍超标,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繁殖障碍,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霉菌毒...
632 养殖手册 养猪技术 养殖 -
奶牛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2003年11月下旬,正值新疆南疆地区收冬菜时节,部分养殖户将冬白菜叶、莲花白叶饲喂牛,引发多起奶牛亚硝酸盐中毒,轻者出现前胃驰缓,严重者出现死亡。笔者诊治了3起奶牛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供参考。发病情况某养殖户养奶牛4头,其中有成年奶牛3头,4月龄犊牛1头。饲喂期间,每日限饲白菜叶。某日因有事,让牛自由采食...
1273 养殖手册 奶牛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 养牛技术 养殖 -
夏季蛋鸡饲料如何调整
1.适当增加饲料营养浓度在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鸡的采食量就会相应地降低,营养物质的摄取量也相应减少,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鸡蛋的质量也较差,这就需要用含较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予以补偿。高温季节,蛋鸡的能量需要比平常的饲养标准每公斤饲料代谢能减少0.966兆焦耳。于是,有些专家认为,夏季应当适当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
2897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农业养殖技术 -
貉子皮成熟季来临:貉皮成熟与否自鉴法
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七村张久胜进入11月份以后,貉的皮毛逐渐成熟,行将打皮(即季节皮)。正确掌握鉴别方法,在最佳时机剥打皮张,不但能节约投入,还能保证皮张质量,从而获取最高效益。应许多读者要求,现就貉皮成熟度的鉴别方法和剥打皮张的方式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成熟自鉴法貉皮毛是否成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确定...
779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指南 -
鸭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的鉴别诊治
1、病原:浆膜炎―鸭疫里默氏菌(血液内生长、繁殖,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大肠杆菌病―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内的常在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2、症状:浆膜炎―头颈歪斜、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瘫鸭(35日龄后较少发病)。大肠杆菌病―无上述特征(不同型号具有不同症状)。3、病理变化:浆膜炎―最明显的剖检病变为脑膜炎,脾脏肿大、呈班...
1604 养殖手册 鸭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的鉴别诊治 养鸭技术 养殖 -
茭白田套养鱼虾蟹的方法
一、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畅通的田块,加高田埂至50厘米~70厘米,宽40厘米~50厘米,压实捶紧。根据田块大小挖成田字形鱼沟,每隔15米~20米开一条横沟或竖沟,距田埂2行~3行茭白苗外开挖一条沟,深、宽40厘米~60厘米,鱼溜开在鱼沟交叉处或注水口附近,面积2平方米~5平方米,深1.0米~1.2米。进排水口安...
1419 养殖手册 茭白田套养鱼虾蟹的方法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