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是食肉动物,胃肠容积较小,肠道长度仅为体长的4倍~5倍,因此,只适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日粮,生产中如不注意科学饲养管理,容易引发酮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狐酮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与诊断
病狐食欲下降或废绝,鼻镜干燥,精神沉郁,活动减少;大多病狐体温、呼吸、心跳均基本正常;尿液呈酸性。本病的发生还表现为幼狐重于成狐,食欲旺盛的个体病情大多较重,蓝狐病情重于银黑狐、发病率高于银黑狐等特点。
该病发病过程一般较长,往往大群发病,且很少出现突然病死现象,一个狐群发病不波及临近狐场。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
与饲料及饲养管理的关系
7月~8月正是幼狐生长发育旺期,为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饲养上通常采用高脂肪、中等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类型的饲料,造成了狐代谢失调。
由于碳水化合物水平过低,使得狐体单独依靠碳水化合物已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需要一定的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然而,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不像碳水化合物那样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会产生大量的丙酮酸等中间产物———酮体,酮体的产生与酮体的转化利用失去平衡,严重时便可引发酮病。
在饲料配比不科学的情况下,饮水不足可诱发和加重酮病病情。
季节性
狐酮病多在7月~8月天气较为炎热的季节发生。狐是长毛型毛皮动物,皮肤汗腺不发达,十分怕热。该季节天气炎热,狐体内水分损失较大,因而,特别容易在其他因素协同作用下促进酮体症的发生。
夏季遮阳效果较差、通风不良的养狐场更容易发生。笔者所接触的几例狐酮病均发生在此季节,其他季节则较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