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传统的做法,在鱼种池内混养草鱼、鳙、鲢、等夏花养成冬片鱼种,一般是不许混养其他鱼类的。湖北省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鱼种池内混养异育银鲫获得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他们按每0.07公顷(1亩)混养80~100尾异育银鲫鱼种(平均每尾11.6克),在饲养过程中未做任何特殊管理,经5个多月后,成活率达92.8%~99.3%,可产异育银鲫21.6~24.05千克,平均尾重约254.6克。
相关文章
-
肉鸡停电应激预防方法
目前农户饲养肉鸡多采用24小时光照、半开放式平养方法,饲养规模一般在几千到几万只不等。由于采用24小时光照的方法饲养肉鸡,若突然停电容易造成鸡群应激,出现鸡群打堆死亡现象。为了确保生产的稳定,避免事故的发生,可采取对鸡群定时停电训练的方法加强鸡群对应激的适应能力。1、从鸡群约12天龄时开始定时停电训练(因大天龄鸡群训练...
973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技巧 -
冷冻烤鱼卷的制作加工技术
①解冻。按生产需要称取一定量的冷冻鱼糜,在5~10℃的空调室中自然解冻至-3~0℃的半解冻状态,停止解冻。把处于半解冻状态的冷冻鱼糜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碎。如有条件,可采用快速解冻法,即采用切块机,将冷冻鱼糜切成小块,再用斩拌机斩拌解冻。②擂溃。将解冻好的鱼糜放入擂溃机中,空擂5~15分钟,使冷冻鱼糜温度上升至0℃以上...
329 养殖手册 冷冻烤鱼卷的制作加工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如何抓好家兔冬季繁殖
搞好家兔的冬季繁殖,是提高家兔繁殖能力的重要措施。如何抓好家兔的冬季繁殖呢?一、选择好种兔。用来冬季进行繁殖的种兔,种公兔应为8至10月龄,体重3.5公斤以上;种母兔应为6至8月龄,体重3公斤以上。种公兔要求外观丰满,体长,背平,动作敏捷,食欲正常,四肢粗壮,毛有光泽,发育良好,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种母兔要求体系健壮...
2353 养殖手册 如何抓好家兔冬季繁殖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谨防獭兔霉菌毒素中毒
饲料发霉时产生大量霉菌,霉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獭兔吃进一定量的霉菌毒素后会发生中毒现象。秋季新的饲草还没有粉碎,自配饲料的养殖户使用的草粉多是经夏的旧草粉。而草粉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霉烂,产生大量霉菌毒素。所以养殖户在使用经夏的草粉时要特别注意,千万别混进发霉变质的。獭兔发生霉菌毒素...
1358 养殖手册 谨防獭兔霉菌毒素中毒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EC05鸡腿菇栽培技术
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按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180毫米的玻璃试管盛装,放入口径22~24厘米高压锅内灭菌40分钟;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用500毫升罐头瓶或500毫升生理盐水瓶盛装,放入太空灭菌包(自制材料费约10元,可盛500~800瓶)内灭菌3~4小时,或置入常压灭...
371 养殖手册 EC05鸡腿菇栽培技术 养鸡技术 养殖 -
河蟹四种疾病 难治也能防治
夏秋季节,名优水产养殖品种--河蟹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水肿病、聚缩虫病、蟹奴病、蜕壳障碍病,较难防治。但只要尊重科学,采取科学的方法,也能有效防治,并不可怕。――水肿病1、症状:河蟹腹部、腹脐及贝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蟹匍匐池边,不摄食,最后病死。2、病因:大多在河蟹生长过程中,腹部受机械性损伤后感染病菌所致。3、防治:...
1000 养殖手册 河蟹四种疾病难治也能防治 养蟹技术 养殖 -
家兔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家兔腹泻是养兔业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腹泻是由各种已知和某些可疑的病因,引起家兔消化道机能紊乱而造成的一种"肠炎性复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现在已经弄清楚的引起家兔腹泻的原因有二大类,一类是传染性原因,另一类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的例如:兔魏氏梭菌下痢,兔付伤寒、泰泽氏病、大肠杆菌病等。非传染性的例如:运输、关禁、...
974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
猪宰后检疫常见的皮肤变化
除各种疾病引起的皮肤病变外,由机械的、生物的、物理的及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变化也有很多,常见的有:1外伤性出血常见于猪的背部和臀部,表现于皮肤上出现纵横交错的紫红色斑块或条痕,有时血液会渗入皮下组织,主要是由于宰前粗暴的鞭打棒击所致。2电麻引起的出血主要见于猪的肩部和臀部,通常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弥漫性出血,而表现为界限不清...
756 养殖手册 猪宰后检疫常见的皮肤变化 养猪技术 养殖 -
这些鸭苗为何长不大?
近来,一些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去年春天从鸭贩子那里购买的鸭苗养了3个月,只长了不到1公斤,体重比预想的少得多。对此,笔者分析认为,鸭苗长不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1、退化。目前优良的肉鸭品种有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它们都是白羽,其商品代早期生长快(一般饲养49-56天体重可达2.5-3公斤左右)。但若将商品代继续留...
672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