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十分重要,因为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而且影响以后几胎的生产成绩。猪场疾病的控制也应从后备猪开始,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疾病的控制和净化节省大量药费,控制好源头对控制整个猪群的疾病来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搞好后备种猪饲养管理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高效生产持续稳定的基本保障之一。养好初产母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起。1引种管理(1)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d,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最好也进行空气消毒。(2)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未下车的猪只进行严格消毒。(3)刚进猪时不能马上冲水,天气阴冷多变时也应减少冲水次数。进猪后的当餐不喂料,第二餐喂0.5kg料,第三餐可自由采食。(4)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同时根据种猪的健康状况及猪群在临床上所表现的主要疾病,先有针对性的用西药保健5~7d,针对一些较顽固的疾病可再用西药巩固2-3d,随后使用中草药(如每头猪每天用以下药物的量分别是:板蓝根20-30g、柴胡lO-15g、黄芪15~20g、甘草10-15g、鱼腥草20g、清肺散lO-15g、穿心莲lO-15g等,注意轮换用药)进行保健,一个疗程为5-7d,在配种前最好进行2~3次中草药保健,以提高后备母猪的免疫力。(5)视引入猪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调节,生长缓慢、皮毛粗乱的可在后备猪料中NA适当的小猪料(10%左右)或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注意个别弱猪要及时挑出并特别护理。(6)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证其体能快速恢复,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的发生。2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后备猪引进后,按每批猪的疾病情况及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群的疫苗免疫、驱虫健胃和疾病的药物防治计划。(2)后备母猪6月龄前自由采食,应该尽量让其多吃以促进身体的发育,6-7月龄适当限饲,7月龄起应当严格限饲,每头猪每天饲喂量控制在1.8―2.2kg。(3)配种前7~l4d要进行优饲(催情),喂料量比正常料量多1/3,到下情期发情即配;优饲(催情)工作应该细化,根据母猪的发情情况与膘情合理投料(根据后备母猪的发情记录,对于上情期发情正常的才优饲;对于要催情的母猪,膘情过肥的,喂料量要适当降低,膘情过瘦的,喂料量要适当提高),不能盲目优饲(催情),确保配前合适的膘情。(4)在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要经常性地进行大小、强弱分群,最好每周2次以上,以免产生残弱猪。(5)5.5~7月龄时要做好发情记录,逐步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于及早对不发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特殊处理。(6)6-7月龄的发情猪,以周为单位,进行分批按发情日期归类管理,并根据膘情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7)后备母猪开始配种的时间为230~250日龄,体重120kg以上,情期为第二或第三情期,过早配种容易导致产后无乳或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等问题。(8)合理安排运动。从隔离舍开始,一直到配种前,定期地安排后备母猪运动(注意赶猪时间、运动持续时间、数量,减少打架及不必要的损伤),最好保证每周2次。要求运动场条件舒适,防寒防晒,运动场地面沙质优良,饮水区布局合理,水池设计合理,减少人为损伤。合理的运动,首先可以改善猪只体质,提高抗病力(尤其是针对病毒性疾病),减少红眼、泪斑、眼屎等病症的出现;其次可以促进钙磷沉积,增强骨骼强度,减少肢蹄病的发生;另外,合理运动还可促进后备母猪发情。3促进母猪发情的措施(1)5.5~7月龄时,每天放公猪诱情,上下午各一次。(2)适当运动,最好每周保证2次以上,每次运动2h左右,6月龄以上的母猪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放公猪进行追逐。(3)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夏天通风不良,气温过高对后备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会造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4疾病防治与保健工作后备猪的保健用药要合理,从全场疾病控制来看,早期用药最划算。(1)后备猪饲养阶段多使用前面所述的中药进行保健。(2)预防生殖道炎症。及时清扫猪粪,保持栏舍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减少子宫炎的发生;新建场因为大多采用定位栏养后备母猪,清洁卫生工作更应加强,在天气不宜冲栏又必须洗栏时可利用空栏来作周转,以减少冷湿应激。后备母猪除搞好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外,最好在配种前进行两次子宫保健(使用利高霉素),如果两次发情前出现较严重的子宫感染,可加用利高霉素一次,配种前必须再使用一次,每头猪每天用药剂量3~4g,连用4~7d。(3)针对初产母猪怀孕前期容易因衣原体等繁殖障碍病造成流产,初产母猪怀孕18~24d时,每头猪每天用金霉素2.0-2.5g,连用7d,可比较有效地预防。(4)针对呼吸道疾病的控制,除了全群投药预防外,还要注重个体标记进行注射治疗,注意疗程与剂量(呼吸道疾病注意长短咳之分,长咳最好结合使用长效抗菌剂)。(5)后备母猪驱虫健胃的方法:采用进场驱虫1次,配种前驱虫1次方法较好。(6)勤观察猪群。喂料时看采食情况,清粪时看猪粪色泽,休息时看呼吸情况,运动时看肢蹄情况等。有病要及时治疗,无治疗价值的要及时淘汰。(7)确保各种疫苗的接种质量。接种疫苗前适当限料,并于接种前3d开始添加亚硒酸钠维E(按说明书使用),连用3d以上;或在注射前1d添加维生素C(按说明书使用),连用2-3d,以保证免疫效果。
相关文章
-
林下养鹅有哪些模式?
(1)落叶林(果林)养鹅在落叶林中养鹅可在每年的秋季树叶稀疏时,在林间空地播种黑麦草,至来年3月份开始养鹅,实行林下养鹅轮牧制,当黑麦草季节过后,林间杂草又可作为鹅的饲料,鹅粪可提高土壤肥力。如此循环,四季皆可养鹅。(2)常绿林养鹅在常绿林中养鹅主要以野生杂草为主,可适当播种一些耐阴牧草如白三叶等,以补充野杂草的不足,...
2996 养殖手册 林下养鹅有哪些模式 养鹅技术 养殖 -
怎样提高家兔的繁殖力
母兔常年发情,年产6-8胎,但受季节、饲料及饲养等因素影响,为此要提高家兔的繁殖率,必须精喂重管,科学配种,使母兔最大限度地多怀多产多活,增加养兔经济效益。1、选择优良种兔。要求种兔生殖器官发育匀称正常,性欲旺盛,毛色纯正平整。体健强壮,眼明有神。母兔母性强,乳头4对以上。公母兔比例1:4-5为佳。如力克斯兔,中国白兔...
1485 养殖手册 怎样提高家兔的繁殖力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哺乳子猪到断奶子猪如何换饲料?
猪需换料的几种情况不同发育阶段,如由哺乳子猪到断奶子猪,由断奶子猪到生长猪,由生长猪到育肥猪;不同料型,如由颗粒料换为粉料,由湿料换成生干料等;换用不同生产厂家的饲料;饲喂次数的改变,如由子猪阶段日喂4~6次转到肥育猪阶段日喂3~4次;自配饲料时,主要单体原料发生改变。许多饲养户换料时过于急躁,以致猪发生多种不适应的状...
2832 养殖手册 哺乳子猪到断奶子猪如何换饲料 养猪技术 养殖 -
犊牛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
一、临床症状。犊牛患该病后,被毛逆乱,体质消瘦,四肢无力,体温可达39.8℃,口色淡白,舌苔滑腻,病牛出现回转运动,空口咀嚼,口吐白沫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对该牛排出的稀便,笔者进行观察,在粪便中发现大量圆形虫卵和节片,用饱和盐水进行漂浮检查,也发现大量虫卵和节片,结合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综合分析后,诊断为莫尼茨绦虫病。...
1185 养殖手册 犊牛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 养牛技术 养殖 -
盛夏蛋鸡饲料如何调整
1.适当增加饲料营养浓度在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鸡的采食量就会相应地降低,营养物质的摄取量也相应减少,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鸡蛋的质量也较差,这就需要用含较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予以补偿。高温季节,蛋鸡的能量需要比平常的饲养标准每公斤饲料代谢能减少0.966兆焦耳。于是,有些专家认为,夏季应当适当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
2802 养殖手册 盛夏蛋鸡饲料如何调整 养鸡技术 养殖 -
鸡群发病期的特殊管理
鸡群发病后,要采取特殊的饲养管理措施。饲料鸡群发病往往导致鸡体温升高、代谢紊乱。因此,应适当改变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和饲喂方法。一是提高能量水平。根据采食量降低程度,能量水平应提高到正常的1.1~1.2倍。二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维生素a、维生素b可增加到正常的2~3倍,维生素e可增加到正常的5~10倍。三是适当降低饲料脂...
1334 养殖手册 鸡群发病期的特殊管理 养鸡技术 养殖 -
鸡腿菇袋栽发菌期管护
鸡腿菇袋栽发菌栽培与畦式直播栽培比较,具有发菌易检查、易控制发菌环境的温湿度、发菌成功率提高等优势,易于集约化生产。由于鸡腿菇菌丝抗逆性较强,不易老化,菌丝可长时间保持活力,因此,只要具备条件,便可大量进行袋栽生产,并使其发好菌,待到合适的季节再安排栽培出菇。发菌可按以下四个具体时期进行管理。一、萌发期的管理此期3~5...
2883 养殖手册 鸡腿菇袋栽发菌期管护 养鸡技术 养殖 -
育雏鸡生长的主要条件
1.温度温度与幼雏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关。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必须掌握合适。育雏温度要平稳:均匀,高低适宜。还应根据雏鸡的日龄和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夜间外界温度低,雏鸡安息不动,缺乏运动,所以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1℃~2℃。外界气温低时,育雏温度要稍高些。若外界气温高则育雏温度应低些。随着日龄...
1621 特种饲养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