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三率”指母猪受配率、准胎率、产仔成活率。“三率”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1.母猪膘情差。膘情是繁殖母猪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影响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母猪饲养管理水平低和哺乳期体重损失太大等因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入不敷出,因而就抑制了垂体前叶性腺激素(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而导致卵巢上的滤泡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黄体持久存在,母猪就不能按正常的规律发情。根据莱州市种猪场调查,母猪膘情五成为一般膘情,发情率仅占20%左右,六成膘情发情率占40%左右,八成膘情母猪最容易发情,发情率可达到95%以上。当然,母猪膘情过肥,造成卵巢脂肪浸润,代谢失常,也容易导致不发情。2.母猪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哺乳母猪由于产奶的需要,仅靠日粮中的饲料是不能满足体内所需要的活性维生素E的。因此,母猪体内缺乏维生素E是引起发情迟缓和胚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3.患有产科疾病。母猪产科疾病常见有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卵巢囊肿等疾病。尤其是六、七、八月份,天气炎热,蚊蝇多的季节容易发生。发生原因主要是产后处理不当、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不严以及配种不消毒都可造成产科疾病的发生。4.仔猪哺乳期长。集约化养猪场一般都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一般35天左右断奶。农村散养户仔猪一般在60天左右断奶,有的甚至70天断奶,母猪体重损失太多,有的甚至发生奶瘫。由于哺乳的反射作用,促乳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就延长了母猪的空腹期。5.品种间的差异。目前,集约化养猪场一般建立了自己的繁育体系,以杜×长大或以地方培育合成系为母本,而广大农村散养户多以杂交猪为母本,杂交代数不清,盲目选留母猪,造成母猪繁殖能力下降,性成熟晚、发情症状不明显、屡配不孕、产仔数减少、母猪护仔力降低。建议农村散养户饲养的母猪以“二元”杂交母本最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杂交优势,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可适当选留“三元”杂交母猪,引进优良瘦肉型公猪,配套生产商品瘦肉猪。如何提高母猪受配率?加强饲养管理。受配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母猪不发情。要提高受配率,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冬天猪舍要有保温设备,夏天要有降温措施,提供全价营养饲料,配种前实行短期优饲法,保证母猪吃好吃饱,千方百计把母猪膘情恢复到八成以上,使发情母猪正常发情,多排卵、多产仔。'严防母猪产后感染。集约化养猪场母猪产仔后,一般都实行产后一针的方法,即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连用2天,减少产科疾病的发生。实践证明,采用产后一针的做法是提高母猪产后受配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及时治疗产科疾病。患有产科疾病的母猪,不经治疗就很难配准。一旦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就可恢复繁殖能力。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经过洗涤子宫和注入抗生素药物消炎,就能很快治愈。'药物催情。要想提高受配率,缩短配种时间,就不能消极等待母猪的自然发情,对发情延迟的母猪采取应用孕马血清、氯前列烯醇、三合激素进行促情。实践证明,应用药物促情可使母猪卵巢机能恢复正常,发情率可达95%以上。'早期断奶。集约化猪场实行仔猪四周或五周仔猪断奶,广大农村散养户也应创造条件,及早给仔猪补料,实行早期断奶,提高母猪的发情率、受配率。如何提高母猪准胎率?了解母猪发情规律。一般母猪发情持续时间在24-36小时之间,排卵时间在发情后8-12小时之间进行。只有掌握母猪的发情规律和配种时机,才能保证母猪排出的卵子和输入的精子在生命力最强的时间内相遇创造更多的受精机会。'配种方法。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双重配”,即一头母猪可采用两头公猪参加配种。农村散养户可采用两次配种方法,两次间隔10小时为宜。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还应注意输精的部位和保证输入足够的精子数量。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程,适当延长输精时间。'搞好复查补配。有的母猪由于某种原因,第一个发情期没有配准,特别是初次母猪返情率高,这也是正常现象。按时进行妊娠诊断,发现未妊娠母猪,查明原因,及时复配,只有这样准胎率才能提高。如何提高产仔成活率?促使母猪白天产仔。一般母猪产仔多数在夜间进行,照料不周,产仔时间过长,以及天气的寒冷等情况,都可造成意外情况发生,新生仔猪更容易发生挤压、假死等现象。目前可采用药物催产法,药物可选择氯前列烯醇,即在妊娠113天时,上午八时注射,诱使母猪下午产仔,这样可解决值班人员夜间接产的疲劳,这一做法已得到了集约化猪场的应用,效果很好。'及时吃初乳。新生仔猪出生后,应立即进行断脐、擦干净身体、编号、断尾、剪牙,完毕后接产人员应马上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增强新生仔猪的抵抗力,最大限度的保证产仔一头,成活一头。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新生仔猪的保暖,开放式猪舍可采用活动的产仔箱,把产仔箱放在有热源的地方,定时进行哺乳。'早补料、早断奶。实践证明,仔猪实行早补料、早断奶可减少很多疾病垂直传播的机会,也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建议农村散养户也应在仔猪15日龄后,采用诱食的方法及早补料,40日龄左右仔猪断奶。小规模的猪场也应设置仔猪培育猪舍,采用网上饲养的模式,可收到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努力提高母猪繁殖“三率”,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从最根本的配种阶段做起,利用先进的科学养猪新知识,综合利用养猪新技术,才能获取养猪的最大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僵猪形成原因及分类防治
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猪只吃料不长肉的情况,这种猪称为僵猪。僵猪形成的原因很多,现分类介绍如下。胎僵种猪品种退化,配种年龄过大、配种过早或近亲繁殖,造成仔猪先天不足,体重小,生活力差,生长迟缓,形成胎僵。防治:选用优良壮年公母猪,杜绝近亲繁殖,淘汰年龄大的公母猪,避免后备母猪早期配种,对怀孕母猪给予全价平衡饲...
2628 养殖手册 僵猪形成原因及分类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自制碘酒治羊脓疱口膜炎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断奶前的羔羊与断奶后的幼羊,以口唇水肿、化脓、糜烂为主要特征。其发病较快,病情发展迅速,一般于2天~4天内感染全群。若不及早施治,则最终因口唇肿胀严重,齿龈溃烂不能采食,导致机体衰弱,死亡率甚高,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药液配制先将2克~5克碘片倒入少许70%~95%的酒...
425 养殖手册 自制碘酒治羊脓疱口膜炎 养羊技术 养殖 -
肉猪的肥育方法(二) 一贯肥育法
一贯肥育法又叫一条龙肥育法或直线肥育法。从仔猪断奶到肉猪出栏,根据肉猪生长发育各阶段营养需要特点,供给充足营养,促进猪体各组织充分生长,以达到快速肥育的目的。一贯肥育要求肥育期短,日增重高、饲料利用率高,为此,必须重视肥育技术。1、饲喂方法必须以精料为主。采用自动料箱给料,让猪昼夜随意采食;或人工定时投料,以饱为度。在...
2983 养殖手册 肉猪的肥育方法二一贯肥育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提高仔猪质量的几个关键措施
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全,缺乏先天免疫力,消化和抗病能力差,易感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要提高仔猪的质量,必须控制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措施。一、选好种母猪一般讲,初生重大的仔猪抵抗力强,生长发育快,并且这一特性有很强的遗传性。因此,在选留母猪时必须进行窝选,从窝中选出发育好、乳头多而且排列整齐、体型好的仔猪做种用...
287 养殖手册 提高仔猪质量的几个关键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优质蚕茧生产把“三关”
一、把好饲养关 要强化清毒防病措施,控制蚕病危害,防止各类家蚕中毒事件发生,确保蚕儿安全健康上蔟。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到精选良桑和稀放饱食,防止饿眠。特别是5龄第3天后更要使蚕儿吃好吃足,并防止24摄氏度以下的低温,以促进丝腺的充分生长,提高叶丝转化率,为蚕茧高产优质打下基础。二、把好采茧关 在采茧前,应先进行蛹体检查,...
320 养殖手册 优质蚕茧生产把三关 养蚕技术 养殖 -
精心挑选优质后备母猪的技巧
养猪生产中,需不断更新母猪,即在淘汰年老体弱、发情迟缓、泌乳能力有效期及有繁殖障碍母猪的同时,及时挑选优质良种后备母猪补充生产。所谓后备母猪,就是指仔猪育成到初次配种前留做种用的母猪。在养猪实践中,挑选后备母猪技术性很强,贯穿其生长发育全过程,要依据其父母、同胞和自身的各种综合性能及表现作全面考察:看母系:⑴后备母猪必...
892 养殖手册 精心挑选优质后备母猪的技巧 养猪技术 养殖 -
怎样延长山鸡产蛋高峰期
一、选育良种: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公山鸡体重在1.5公斤以上,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 二、搞好防疫: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1∶1000倍百毒杀或来菌灵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直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刷洗1...
1557 动物养殖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指南 -
转基因鱼对生态影响小于预期
在人工养殖与自然法则的较量中,人类的智慧又一次占了上风。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大麻哈鱼能够比野外的“表亲”大25倍。尽管这种转基因鱼的体型在野生环境中并不会如此巨大,但研究人员还是认为,现在就让它们“游”出实验室风险太大。在美国,为了让鱼长得更快、更大,科学家们曾经对大麻哈鱼、罗非鱼和其他鱼类进行过遗传改良,...
256 养殖手册 转基因鱼对生态影响小于预期 养鱼技术 养殖 -
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 (1)
肉鸽养殖已成为我国当前特种养殖的主产业,肉鸽行业的主要品种是美国王鸽,这一品种是由美国新泽西州于1890年培育出来的一个著名的肉用型品种,体型硕大、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很受广大养鸽者的青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大量引进该品种,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饲养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该种养殖...
946 养殖手册 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1 鸽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网箱养殖大黄鱼肝胆症的成因与防治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鱼病时有发生,尤其是由于饲料营养失衡、强化投喂、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及滥用药物等,造成鱼类肝、胆、肾等器官受到损伤,产生综合症并继发传染性疾病的情况频繁发生。笔者根据实践经验,现将网箱养殖大黄鱼肝胆症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介绍给广大同行,以供参考。一、症状病情较轻的鱼体,其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
2110 养殖手册 网箱养殖大黄鱼肝胆症的成因与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