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竖鳞病此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多数患病鱼体在尾部的部分鳞片象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并伴有表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鱼体的鳍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患病鱼体游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腹部向上,2天~3天后即死亡。竖鳞病的病原体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养殖鱼类容易感染此菌。此病主要危害鲤、鲫、鲢、草鱼及金鱼等品种,发病范围广,从鱼种到幼鱼均有发生,流行于冬末初春。防治方法有:1.预防措施人工插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鱼体受伤;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清新。2.治疗方法①用3%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②用5ppm硫酸铜、2ppm硫酸亚铁和10ppm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二、赤皮病患病鱼体侧腹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皮肤溃烂,鱼鳍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断裂,有的还出现“开天窗”的症状。赤皮病的病原体是荧光假单胞菌。在冬季水温过低、鱼体出现冻伤或插捕造成鱼体受伤后引起病菌侵入而发病。此病主要危害青、草、鲤、鲫和团头鲂等品种。防治办法有:1.发病季节,每个月全池泼洒15ppm~20ppm生石灰1次~2次。2.用有效氯浓度为30%的漂白粉全池泼洒1.0ppm~1.2ppm。3.先将五倍子磨碎,用水煎,全池泼洒,浓度为2ppm~4ppm。三、水霉病当鱼体受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的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水霉菌丝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鱼类因瘦弱而逐渐死亡。水霉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在晚冬和早春最为流行,进入越冬期的鱼种和成鱼在1月~2月最容易发生,发病范围广,可危害各种淡水鱼类,甚至鳖、蟹等。防治方法有: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以减少此病的发生。2.拉网捕捞操作时要小心细致,勿使鱼体受伤。3.可用3%~4%的食盐水或食盐与小苏打各0.4‰制成合剂浸洗鱼体5分钟~15分钟。4.若亲鱼感染,则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涂抹。四、鱼波豆虫病此病的病原体是漂浮波豆虫,病原体主要侵袭鱼体的皮肤和鳃瓣。患病鱼体寄生病原体较少时,无明显症状寄生病原体数量多时,则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症状明显。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出有暗淡的小斑点,体色发黑,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粘液,被破坏的表皮细胞往往被细菌和水霉寄生,形成溃疡病原体大量寄生时,患病鱼体很快死亡。二龄以上的成鱼感染此病,则鳞片竖起,鳞囊中有积水,鱼体经常呆浮于水面,最初1天~2天有少数鱼体死亡,3天~4天后出现大批死亡。鱼波豆虫病可以危害到各种淡水鱼及海水鱼中的鲽类,对幼鱼的危害更为明显,可导致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有:1.用8ppm~10ppm的硫酸铜或10ppm~20ppm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30分钟。2.全池泼洒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合剂0.7ppm,二者的比例为5∶2。五、粘孢子虫病病原体是粘孢子虫,包括八属100多种,常见的粘孢子虫有饼形碘孢虫、野鲤碘孢虫、鲫碘孢虫、鲢碘孢虫等。病原体往往大量侵袭鱼体的皮肤、鳃瓣、肠道和神经系统,患病鱼体消瘦、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病原体寄生在鳃部,不断生长繁殖,形成许多灰白色的点状胞囊,使鳃组织受破坏,影响鱼体呼吸机能,严重感染时可导致鱼体死亡。粘孢子虫病在秋末和冬季(10月~翌年2月)对鱼种危害大,防治方法有:1.预防措施①用生石灰125kg/亩彻底清塘,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②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500ppm浸洗鱼体30分钟。2.治疗方法①用90%晶体敌百虫的1%溶液浸洗患病鱼体3分钟~10分钟,同时用0.5ppm~1.0ppm浓度全池泼洒,连续泼洒2天~3天,可以治疗鲤鱼碘孢虫病;②每千克饲料添加0.6g90%晶体敌百虫投喂,可以治疗肠道寄生的粘孢子虫。六、白点病(小瓜虫病)在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胞囊;如果病原体寄生在眼角膜,可导致鱼体失明;患病鱼体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它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鱼体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白点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初冬和春末夏初易发生,适宜在水温15℃~25℃条件下生长、繁殖,主要危害淡水养殖鱼类。防治方法有:1.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2.全池泼洒福尔马林15ppm~25ppm,隔天泼洒1次,连续泼洒2次~3次。七、三代虫病病原体是三代虫,共有5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2种,即鲩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患病鱼体的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粘液膜,失去原有光泽,状态不安,经常狂游水中;病原体若寄生在鳃上,可导致在鳃上形成血斑,鳃丝边缘呈灰白色,鱼体食欲减退,最后窒息死亡。三代虫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和秋末冬初,分布甚广,主要危害幼鱼,养殖密度过大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有:1.当水温20℃~30℃时,用90%晶体敌百虫0.2ppm~0.3ppm全池泼洒。2.用高锰酸钾20ppm溶液浸洗鱼体15分钟~30分钟;或用福尔马林200ppm~250ppm浸洗鱼体25分钟或50ppm浸洗鱼体14小时。3.淡水鱼可用5%食盐水浸洗5分钟。八、锚头蚤病又称铁锚虫病、针虫病,病原体为多态锚头蚤、鲤锚头蚤、鲩锚头蚤等,主要寄生在鱼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上而使周围组织发炎红肿,影响鱼体摄食和呼吸,引起死亡;若寄生在口腔中,则鱼嘴一直开着,称“开口病”;若寄生在鳞片和肌肉中,可造成鱼体出血和发炎;老虫阶段寄生部位的鳞片往往有“缺口”,可导致累枝虫和钟虫的寄生,象棉絮一样,又称“蓑衣病”。锚头蚤病流行较广,秋季流行较为严重,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受到危害,对花白鲢的危害最大,并且可造成鱼种的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有:1.用生石灰清塘,可杀灭锚头蚤幼虫。2.放养鱼种时,可用敌百虫溶液浸洗鱼体。3.鱼体用10ppm~30ppm高锰酸钾药浴30分钟~60分钟,高温时采取低浓度短时间,而低温时采取高浓度长时间。
相关文章
-
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及其防治
暴发性出血病,是近年来异育银鲫人工养殖中一种广为流行、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现已证实,该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1 临床症状 患病鱼体上浮独游,活力较差,受惊时反应迟钝,摄食量下降或停食;病鱼的口腔、上下颌、眼眶、鳃盖、鳍条皆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病灶部位呈红色或浅紫色斑状(系组织间内出血);病情严重时,病鱼肛门红肿,鳃丝...
913 养殖手册 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及其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蓝孔雀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1)选择优良、健壮的个体留种。成年蓝孔雀达到性成熟后就可作为种蓝孔雀来配种。(2)公母蓝孔雀配种合群的时间要适宜,公母蓝孔雀若合群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交配,适宜的合群时间是:经产母蓝孔雀群在4月中旬,初产母蓝孔雀群在4月未放入种公蓝孔雀,正式合群配种前可以试放一两只雄蓝孔雀进入雌群,观看雌蓝孔雀是否乐意接受交配,以确...
294 养殖手册 蓝孔雀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孔雀养殖技术 养殖 -
小蚕的饲养技术重点与要点
1.桑叶的采摘和贮藏(1)桑叶的采摘:春期1-2龄蚕多以叶色为主参考叶位来选采适熟叶。(2)桑叶贮藏:养蚕生产上小蚕期所用的桑叶的储藏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缸储法;②沙坑储桑法;③领条储桑法。2.给桑给桑方法可采用“一撒、二匀、三补”的方法,给桑要迅速并均匀厚薄一致,未撒到桑叶的地方再补桑叶,使条条蚕都能饱食。3龄蚕用片叶...
1047 养殖手册 小蚕的饲养技术重点与要点 养蚕技术 养殖 -
夏秋季这样防治猪肺丝虫病
猪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科后圆属的线虫所引起的,因肺丝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故又称猪肺线虫病或猪后圆线虫病。本病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地区及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感染时引起肺炎,可造成死亡,如发病不死,也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降低肉品质量。症状:猪在轻微感染时,没有症状或不显著,严重感染其症状显著。自感...
2371 养殖手册 夏秋季这样防治猪肺丝虫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春季后期应做好 奶山羊驱虫工作
阳春三月是奶山羊进入干乳配种繁殖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河流放牧地带,受河水影响易继发体内外寄生虫,所以在配种前做好驱虫,提高羊自身的抵抗力,为配种做好准备。一、奶山羊寄生虫的种类1.消化道寄生虫的种类:消化道寄生虫主要有圆形线虫、包裹蛔虫、结节虫、钩虫、鞭虫等寄生于羊的肠道内,羊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内,羊球虫、羊焦虫、附红...
1675 养殖手册 春季后期应做好奶山羊驱虫工作 养羊技术 养殖 -
预防奶牛乳房炎有新法
日本千叶县的畜牧科研人员采用“乳头保护浸渍液”预防奶牛乳房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浸渍液是一种由乳酸、辛酸、癸酸等活性剂组成的浓缩液体,使用时盛于杯中,用3倍的水稀释,每天挤奶后,浸渍奶牛的每个乳头。通过对放牧饲养的84头泌乳奶牛连续2个月的实验观察,被试奶牛没有出现乳头发红、肿胀、热感和疼痛等症状。一般使用该保护液2...
2386 养殖手册 预防奶牛乳房炎有新法 养牛技术 养殖 -
买饲料应重质量轻颜色
饲料的颜色指饲料的外表色泽,颜色的深浅主要是由于饲料中各种原料成分的不同而不同;饲料的质量不仅指饲料中的原料构成,更指饲料在制作过程中的科学控制及管理。饲料的颜色是其外在形式,质量才是饲料的内在反映。饲料是由能量饲料(玉米、小麦),蛋白饲料(豆粕、菜粕、豆粉),矿物质饲料(石粉、骨粉)以及添加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
655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技巧 -
接种疫苗后为啥还发病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这种病发病急,来势猛、传播快、病情重,常常会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尤其令广大养鸡户感到头痛的是,发生本病的鸡群,相当一部分鸡是进行过1—2次法氏囊灭活疫苗免疫接种的。因此,有些养鸡户对这种现象误认为是生产的疫苗有问题,甚至因此与所请的兽医人员发生纠纷。其实...
1316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