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长白山区林蛙孵化期和蝌蚪期饲养技术

时间 : 01-22 投稿人 : 晴屿花绵绵 点击 :

长白山区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蛤士蟆。目前,林蛙养殖有两种模式,一是水源为山涧溪水的山区野外林蛙养殖,二是集约化人工养殖。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技术问题未得到解决,养殖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孵化率低、蝌蚪成活率低、变态率低、越冬成活率低等。2003年以来,吉林省汪清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试验探索,取得了孵化期和蝌蚪期饲养技术经验,现总结如下。一、提高孵化率的技术目前,养殖户大部分采用在溪水旁推的孵化池或自然泡子内孵化,蛙卵易受泥土污染而形成大量沉水卵,导致孵化率降低。试验表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孵化受精卵,孵化率可达97%以上。1.塑料薄膜覆盖的孵化池修建方法孵化池宽度为2m,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池埂用土或砖砌成,池底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水渗漏,注水水深30cm~40cm,注水口和排水口要开在同一侧,将孵化池用塑料薄膜覆盖,内侧用木条支架,枝条变成弓形,两端插于地下,上铺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覆盖的孵化池两端为预备池,孵化时用于预热,孵化完毕后用于蝌蚪的饲养池。塑料薄膜覆盖的孵化池水温可比无塑料覆盖的池子提高5℃~10℃,可提高孵化率及孵化速度。2.孵化方法孵化池中卵团的密度要适宜,在适宜的溶解氧、水温、换水等条件下,卵团投放密度为8团/立方米~10团/立方米。孵化期间,应防止水质混浊,确保水质清澈,避免形成沉水卵,可勤换水,每隔3天换水1次,保证池水溶解氧充足。卵团移入孵化池时,注意保持原样和保持原来的方向,使正面(动物极半球)朝向天空,反面(植物极半球)朝向孵化池池底。塑料薄膜覆盖的孵化池内昼夜水温变化大,当晴天高温时要通风或灌水降温,使水温不超过25℃,傍晚要注水,上午排水,防止昼夜水温变化幅度过大。当孵化池池水溶解氧降低到3mg/L时,及时换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二、提高蝌蚪成活率的技术1.肥水下塘蝌蚪放养前1周,在蝌蚪饲养池中施入有机肥1.5kg/平方米,或尿素15g/平方米~20g/平方米和过磷酸钙10g/平方米,以培养池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避免清水下塘。2.正确掌握从孵化池移至饲养池的时间研究表明,蝌蚪从孵化池中移出的最适时间应以肠管沟通开始,因为这时蝌蚪已需要摄食。肠管沟通和孵黄囊吸收完毕基本是同步的,所以外部观察上可根据孵黄囊消失或有第一次粪便排出为依据,用以确定蝌蚪从孵化池中移出的时间。3.控制密度15日龄以前的蝌蚪,放养密度以3000只/平方米为宜,以后每隔10天稀疏1次。25日龄的蝌蚪,放养密度为1000只/平方米;35日龄的蝌蚪,放养密度为700只/平方米;35日龄以后的蝌蚪,放养密度为400只/平方米。4.食物供应在发育的不同时期,蝌蚪摄食性及食量不同,投放饲料应有所区别。蝌蚪初期阶段,以孵胶膜为食,可不投喂。当孵胶膜被吃光后,开始投喂,蝌蚪生长10天左右的摄食量小,每只日投喂量为60mg~80mg,投喂柔软松散的食物,每天上午投喂1次即可。蝌蚪生长20天~25天,食量增加,平均每只日投喂量为125mg~225mg,这时蝌蚪对食物种类的选择性不严格,许多种类的植物都能摄食,叶肉细胞和较小的叶脉都能吃掉,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蝌蚪生长30天~35天,体长和体重达到顶点,食量也达高峰,每只日投喂量为250mg~500mg,此期间要充分供应食物,每天早、中、晚各投喂1次。蝌蚪生长到40天~42天,进入变态期,停止摄食,可以基本停止投喂。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性饲料中的粗料(植物的幼嫩茎叶)需水煮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即可投喂,切忌煮成泥状;植物性饲料中的精料主要是玉米粉、豆饼粉、麦麸等按2∶1∶1混合后再与切碎的粗料拌在一起煮后投喂;动物性饲料可用动物内脏加温煮烂切碎后投喂。应改进投喂方法,采用饲料台投喂,可将规格为50cm×50cm的木制饲料台控制在水表面下10cm处,将饼状或胶筒状饲料抓成小块后轻放于饲料台中央,投喂量以略有剩余为原则,既节省饲料又保持水体清洁。5.灌水调温蝌蚪最佳生长发育水温为10℃~20℃,水温高于25℃和低于8℃时蝌蚪摄食活动会明显减少,所以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节水温,保持水体溶解氧高于3mg/L,防止蝌蚪浮头或腹腔充气而死。6.防病与防除敌害生物预防为主,每隔15天泼洒1次生石灰30g/立方米。蝌蚪的敌害生物较多,主要是水鸟类,家鸭及野鸭是蝌蚪的头号大敌,故应防止水鸟类进入饲养场所。三、提高蝌蚪变态率的技术1.修建变态池的方法和作用变态池规格为5m×2m,池底为斜坡形,可连片修建在四周用砖围起来的有遮阳网的放养场内,让变态幼蛙直接进入活动与觅食环境。很多养殖户没有变态池而是在饲养池中将蝌蚪直接养到变态结束,由于长时间高温和放养密度大,以及过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导致蝌蚪过早变态,造成变态幼蛙规格较小,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即使在放养场里养到冬眠为止而体重不足5g,越冬能力差。因此,修建变态池不仅起到疏散作用,还起到提高变态率和幼蛙成活率的作用。2.变态期判断与放养密度变态期蝌蚪的特点是,腹部收缩变细,体形变小变瘦,出现侧突(前肢肘关节突起)并停止摄食。当蝌蚪出现侧突时,是适宜的疏散时间。在蝌蚪发育比较整齐的情况下,大约50%以上的蝌蚪进入侧突期,即可进行疏散到变态池的操作。疏散操作的时间在早、晚进行,变态池中蝌蚪较为适宜的放养密度为500只/平方米~600只/平方米。3.投喂蝌蚪疏散到变态池后要进行适当投喂,使那些尚未进入变态期的蝌蚪继续生长发育,除可在变态池周围(也就是放养场里)用黑光灯招引昆虫外,还要人工投喂一些无菌蝇蛆和黄粉虫。4.水质控制蝌蚪变态期的最适水温为18℃~22℃,在此水温条件下8天~10天即可完成变态。林区昼夜温差大,可利用孵化池水温控制的方法来调节水温;每隔3天清理1次变态池,可确保水质清洁。

长白山区林蛙孵化期和蝌蚪期饲养技术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池塘养鲤鱼 高产技术
    池塘养鲤鱼 高产技术

    鲤鱼在我国北方地区颇受群众欢迎。利用池塘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养鲤鱼,可达到高产量、高效益,春放50克以上鲤鱼种,经过120~150天左右的饲养,秋后可达0.5公斤以上,一般亩产可达750~1000公斤,亩纯盈利1000~2000元,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现将几项关键措施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鱼池面积一般要求不宜过大,以5~...

    2102 养殖手册 池塘养鲤鱼高产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冬季兔病的防治技术
    冬季兔病的防治技术

    兔瘟养殖户反映的主要情况:大兔子不明症状的死亡。本病在冬季发病较多,主要危害青、壮年兔。40日龄以下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哺乳仔兔不发病。病兔、死兔是主要传染源,环境污染是主要传播因素,比如病兔和带毒兔的分泌物、排泄物,死兔的内脏器官、血液、被毛等污染饲料、用具、空气而引起易感兔发病。病兔死前无任何明显症状,只是在笼...

    321 养殖手册 冬季兔病的防治技术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仔猪保育保健要点
    仔猪保育保健要点

    原栏留养,同窝保育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就应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断奶时,先把母猪赶下产仔床,将仔猪原栏留养1~2天。最好同窝仔猪转入同一保育栏,不要合群补栏,以防仔猪大欺小、互相追咬等。及时补料,搞好保健哺乳仔猪10日龄时即可开食诱饲。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3~5天后,利用仔猪进入旺食的时机,及时加喂肠肽金1号(主...

    1589 养殖手册 仔猪保育保健要点 养猪技术 养殖
  • 肉鸽育肥
    肉鸽育肥

    (1)填肥对象。选用3周龄、体质健壮、羽毛整齐光滑、体重350克的乳鸽作填肥对象。(2)填肥环境。周围环境应安静,房舍空气流通、干燥,光线不过强,不受兽害。(3)饲养密度。每1~1.2平方米育雏笼,饲养量不超过50只。(4)填肥饲料。玉米、小麦、糙米、豆类,适当添加食盐、禽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和健胃药等。(5)填肥方法...

    2035 养殖手册 肉鸽育肥 鸽子养殖技术 养殖
  • 5法救护假死仔猪
    5法救护假死仔猪

    有些仔猪在出生后,全身发软,张口抽气或停止呼吸,但心脏依然在跳动,这是初生仔猪的一种假死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进行救护,一般心脏跳动的越有力,成活率越高。一旦遇到假死仔猪,应根据情况利用下列方法进行救治:倒提法先迅速用擦布将仔猪鼻子、嘴里的粘液擦一遍;再用一只手提起仔猪两后腿,仔猪头朝下尾向上倒置;另一只手轻...

    1010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文章 畜牧常识
  • 鸡拉稀的治疗
    鸡拉稀的治疗

    造成鸡拉稀的原因很多,诸如白痢、球虫、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引起鸡拉稀,应激反应甚至饮水过多也会造成鸡拉稀。由于鸡拉稀的原因较为复杂,往往因误诊而造成损失。为此,笔者推荐几种综合疗法,供广大养鸡户参考。口服补液盐 将口服补液盐按说明配成溶液,任鸡饮用。这对于补充鸡体内因拉稀流失的水分,提高鸡体抵抗能力,降低死亡率等...

    2473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 鱼种怎么越冬
    鱼种怎么越冬

    一、加强饲养管理。鱼种的规格和体质是决定鱼种越冬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鱼种培育阶段,要尽可能满足鱼种的生长需要,及时投饲料和施肥,冬季要以投喂精饲料为,并适当推迟停食时间;在并塘后,视天气情况也可投喂饲料,使鱼种体内积累足够的越冬所需营养物质,提高越冬成活率。二、调节水质,防止缺氧。冬季提高水中浮游植物密度,是...

    2521 养殖手册 鱼种怎么越冬 养鱼技术 养殖
  • 奶牛常规管理注意七点
    奶牛常规管理注意七点

    1、梳刮:既能除去污物,保持体表清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必须坚持一次以便于对奶牛的调教。方法为由前至后,由上到下。2、运动:一日两次,右在舍外和舍内运动场进行,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3、护蹄:运动场上应平整,无砖头石子,保持蹄的清洁,半年定期修护蹄一次。4、防暑保温:冬季防寒保暖,保持适宜的正常温度25-35℃。5、...

    1425 养殖手册 奶牛常规管理注意七点 养牛技术 养殖
  • 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饮水:雏火鸡运到育雏舍后,将其安置在保温伞下,稍加休息,先给它们饮水。供雏鸡饮用的水必须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在25~30℃。1~3日龄的雏火鸡,可喂给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以清理胃肠道残留的胎粪。2.饲喂:雏火鸡出壳后24小时开食,一般是第1次喝水后1个小时喂料开食。开始3天,应将粉状料加温水潮拌后喂给,做到少喂...

    1666 养殖手册 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养鸡技术 养殖
  • 养羊要重四消毒
    养羊要重四消毒

    羊舍等消毒每年春秋各一次。羊舍常用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如下:①用生石灰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适用于消毒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羔羊腹泻等病原污染的圈舍、地面、用具及排泄物等。②3%~5%来苏尔溶液可供羊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2%~3%来苏尔溶液用于手术器械及洗手消毒。③0.5%过氧乙酸溶液用于喷洒地面、墙壁和...

    1889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知识 家禽养殖指南
  • EM微生物制剂无公害养猪方法
    EM微生物制剂无公害养猪方法

    动物体内有3种细菌,即有益菌、有害菌、无益无害的中性菌。当有益菌占优势时,中性菌就向有益菌方向发展,动物就处于健康生长状态。当有害菌占优势时,中性菌就向有害菌方向发展,动物就处于生病状态。故应当增加动物体内的有益菌来抑制和杀死动物体内的有害菌。EM是由100多种有益微生物构成的复合菌群,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促进动物健...

    394 养殖手册 EM微生物制剂无公害养猪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雪灾后防羊掉膘
    雪灾后防羊掉膘

    一是在天气晴朗和风和日丽时,到草地或山坡及树林中进行放牧,让羊选吃些优良牧草及树叶,特别是槐树叶。其含赖氨酸较多,对羊健康很有利。二是在天气寒冷和大雪盖地时,羊要进行舍饲,要选些优良的干青草,如果有青贮饲料更好。还要经常饲喂些胡萝卜、南瓜等块茎多汁饲料。三是改单一的糖料为配合饲料。在寒冷时节,农户和专业户常用玉米或麸皮...

    406 养殖手册 雪灾后防羊掉膘 养羊技术 养殖
  • 仔猪寄养受阻怎么办
    仔猪寄养受阻怎么办

    猪场在饲养一定数量母猪时,为了平衡每头母猪的带仔数、解决无乳仔猪采食或者为先天不足的乳猪提供较好生长机会,常常将一头母猪所产仔猪中的部分或全部交由其它母猪寄养哺乳。但是,仔猪寄养过程往往并不顺利,有时甚至很困难,必须对仔猪寄养受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1、母猪不接受寄养仔猪的处理。寄养母猪必须选择性情温顺、泌乳量多、...

    747 养殖手册 仔猪寄养受阻怎么办 养猪技术 养殖
  • 鹌鹑禽痘病怎样防治?
    鹌鹑禽痘病怎样防治?

    鹌鹑禽痘病的防治方法:禽痘是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皮肤或黏膜出现斑疹、丘疹、小疱及脓疱等。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及黏膜侵入机体,冬末春初易流行,死亡不高,但影响生长发殖,降低生产力。防治以预防为主,1日龄时接种鸡痘疫苗。如发生此病,要及时隔离病禽,患处进行清洗,涂抹紫药水即可治...

    2699 养殖手册 鹌鹑禽痘病怎样防治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如何让蚯蚓高产
    如何让蚯蚓高产

    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薄饲勤除成蚓每月投料...

    1782 养殖手册 如何让蚯蚓高产 蚯蚓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