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鲍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鲍与海参混养技术的提高,鲍养殖逐渐升温,但是要搞好鲍养殖就不能不注意病害的防治。鲍发病季节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为高峰期。为有效控制鲍病害的发生发展,现将本人掌握的鲍病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脓泡病此病多发生在夏季水温较高的季节,重点是壳长4~8cm的幼鲍和商品鲍,严重时死亡率高达50%以上。1.1病症病位多发生在足面上,出现直径I~2mm的脓泡,有时2~3个,多者4~5个,用针尖挑破,冒出一股淡黄色脓水,如发现不及时,脓泡周围开始出现溃疡,最后导致死亡。1.2病因多数是由细菌引起,特别是在7~8月份,水温在20~22℃以上发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有的地方在亲鲍促熟过程中发生脓泡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大批亲鲍死亡。甚至使育苗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1.3治疗及预防预防脓泡病发生主要是控制海水中的细菌浓度,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臭氧发生器、生物膜过滤、紫外线等手段。把海水中的细菌清除,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对工厂化养殖的鲍要严格消毒,防止鲍机械损伤,细菌趁机侵入机体。在亲鲍促熟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脓泡病,立即把饲育水温降至14℃,但对生殖腺异常饱满的种鲍要特别小心,温度要分为几个梯度下降,不能突变,以免引起种鲍产卵行为,打乱育苗计划。同时采用5~8×10-6四环素药浴6个小时(停水加气)。2气泡病多发生在稚鲍和幼鲍培育过程中。2.1症状幼鲍的内脏团沿内缘向纵深处出现气泡,能把内脏团边缘的外套膜稍稍顶起,如果发病严重每个幼鲍都产生气泡,能把波纹板浮出水面,把气泡用针尖扎破,有气体放出。2.2病因多数是因为水的交换量不够,特别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残饵易腐败分散,污染水质,导致气泡病发生。2.3预防和治疗保持水质洁净是避免气泡病发生的关键。因此平时要注意水交换倍数,在水温20℃以上,交换量最低要保持在8~10倍以上。同时投喂配合饲料要适当,不能造成残饵超量。另外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气泡病发生,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2.3.I加大水量进行倒池,保证海水新鲜。2.3.2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数量(50%),严重时可停喂人工配合饲料。2.3.3加强管理,彻底洗净和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洁净。2.3.4把饲育网箱彻底消毒,可用10~20×10-6优氯净,把网箱浸泡3个小时,然后取出晾晒,干燥以后把旧网箱换下来,彻底洗刷进行消毒。2.3.5把死鲍严格清除出来,防止高蛋白分解后产生硫化物导致幼鲍死亡。3才女虫病才女虫是一种钻孔动物,能把鲍坚硬的贝壳钻透,进而腐蚀贝壳破坏机体,导致病害。3.1病症贝壳被钻成孔洞,才女虫进入贝壳后钻透石灰质破坏珍珠层,使贝壳组织酥松,导致贝壳破碎而影响鲍正常生长直至死亡。3.2病因此病多发生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生产的高密度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的设备和手段还达不到理想的优良环境,溶解氧、氨氮、pH值等各种因素失调时,导致了才女虫的繁生和危害。3.3治疗与预防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庆幸的是才女虫造成严重死亡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也不多见,只要在水质、饵料、溶解氧、饲育密度、药物消毒等各方面科学合理的调节和理顺,各种因素循序渐进,保持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预防的。4肌肉萎缩症该病在我国养鲍的高峰期曾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最高达90%,其发病面之广,来势之凶猛,损失之惨重,给养鲍业带来了重大损失。目前病害已经得到控制。4.1病症摄食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摄食,肌肉消瘦,与无病的同样壳长的鲍相比,病鲍体重下降30%~40%,整个足部萎缩,外套膜萎缩,肌肉失去水分和光泽,正常的鲍肌肉肥满,超出壳缘0.5~lcm。而病鲍则萎缩到露出二分之一贝壳,并且足底发硬,伸展微弱或不动。4.2病因目前分析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海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导致鲍中毒;另外一个原因是20多年来,采苗使用的种鲍多是当地种鲍,或者是同一母鲍所生的下一代雌雄种鲍交配。由于近亲繁殖带来了恶果,使此病蔓延极快,发病迅速,损失惨重。4.3治疗和预防在处理好水质的前提下,引进国外无病害海区的优良种鲍,与当地皱纹盘鲍进行种间杂交,培养出抗病能力强、自身免疫力强的杂交品种,提高种质质量,可降低此病的发病几率。5肿嘴病该病常常发生在陆地工厂化养鲍中,发生数量较少,没有明显的传染现象。5.1病症患病时吻部肿胀,用手轻轻挤压吻部便可见舌齿外突,并有黄色粘液流出,以18℃左右发病率最高。5.2病因残饵变质,水的交换量不足。5.3防治要及时清理残饵,保持海藻鲜度,发现有肿嘴病时要勤倒池子,并用5×IO-6新诺明药浴3个小时,充气停水。
相关文章
-
羊快疫和肠毒血症的治疗
羊快疫和肠毒血症虽是由两种厌气性梭菌引起的,但羊快疫的病原是腐败梭菌,而肠毒血症的病原是魏氏梭菌。这两种梭菌都能广泛生存于泥土、粪便和污水草中。不同品种的羊都能感染发病,但以绵羊最易感。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多发于多雨的夏秋时节,常流行于潮湿地区,特别是洪水泛滥以后更易发生。气候剧变,长期阴雨,都会促使...
2195 养殖手册 羊快疫和肠毒血症的治疗 养羊技术 养殖 -
要保持兔舍清洁以防疾病
早秋天气还热,兔舍要遮光通风,防止阳光直射。笼养兔舍可洒凉水降温,最好在兔舍、兔笼周围栽植葡萄、丝瓜等,让藤蔓在笼舍上面遮荫。首先消除兔场内粪便、杂草等污物,再用20%的生石灰或30%的热草木灰水进行消毒;每周消毒一次兔舍。消毒前,应彻底清除剩余的饲料、垫草及其污物,用清水洗刷干净,待干燥后进行消毒。消毒药可用常规消毒...
2947 养殖手册 要保持兔舍清洁以防疾病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如何才能获得最好的獭兔皮?
獭兔皮毛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但市场对毛皮的质量要求很严。因此,獭兔养殖户应掌握好以下六招:1、饲料营养。獭兔是皮肉兼用兔,饲料营养水平要求高,一般需粗蛋白18%左右,粗纤维7%左右,粗脂肪4%左右,钙、磷均达到..9%左右,含硫氨基酸0.9%。2、及时治病。獭兔一旦患有癣病,必须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根据患兔疥癣病的多...
1741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
仔猪断尾提高生长速度
仔猪断尾后生长特别快,比普通猪增重率高10%,且提前10天-15天出栏。其方法如下:手术前准备好经高温消毒的手术刀、单面刀片和酒精、药棉、紫药水。手术应在仔猪出生后1天-2天内进行。手术时要两人合作,助手抓住仔猪的两条后腿,分开约60度,尾巴朝上。术者一手拉住尾巴,另一手拿手术刀,在距尾基部1.5cm处将猪尾截断,动作...
2497 养殖手册 仔猪断尾提高生长速度 养猪技术 养殖 -
规模兔场的常见病防治
一个规模兔场主要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好兔瘟、巴氏、魏氏三个病的防疫。其次按兔子营养需要做好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禁止喂发霉饲料。一个兔场只要饲料稳定下来,兔群就会稳定下来。兔病与鸡、猪病相比较少。但是兔子是娇嫩动物,抵抗力差;万一兔子患病就很难治愈。如猪拉稀2~3天不会死,兔子拉稀2~3小时就要死亡。因此兔场搞好防疫卫生,做...
1412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常识 -
青绿饲料发酵喂猪三法
炎热多雨的夏季,喂猪的青饲料,采收多了,一时喂不了易坏,弃之可惜。如能把青草青菜等发酵贮存喂猪,是提高饲料口味及营养价值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既能长期保存饲料的营养,又能杀灭寄生虫卵,使猪免受感染。方法简便易行,经济适用。 生菜加水发酵法把野草、野菜、树叶及菜叶等,清洗切碎,装入缸内,逐层压实,装8成满后,用草帘盖好,压...
790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农业养殖技术 -
肉羊入冬住暖圈 添盐补料防流产
抓放牧抢秋膘深秋气候转凉,草已枯黄,天短夜又长,放牧时间不够用,只靠白天放牧羊吃不饱,应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下霜后要晚出晚归,使每只羊都能吃上草、吃得饱。秋收后,要及时把羊群赶到收过庄稼的地里,遛秋茬,捡食杂草和散落的粮食,抓得好,上膘快,也是抢抓秋膘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结合起来抓,就能使羊群尽快增膘复壮,为安全过冬打个好...
2053 养殖手册 肉羊入冬住暖圈添盐补料防流产 养羊技术 养殖 -
蛋鸡“慢呼”与新城疫混发
近几年来,尤其是从2007年入冬以来,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并发鸡新城疫的病例在临床中逐渐增多,诊疗不当或诊治不及时常会造成鸡群大批死亡,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发病鸡群的提前淘汰。因此,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鸡泽县曹庄乡张某饲养的4000只蛋鸡,分两栋鸡...
956 养殖手册 蛋鸡慢呼与新城疫混发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