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夏季炎热,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更大,请注意3个温度、湿度范围: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环境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到38℃,湿度为50%,奶牛就会发生危险;当温度为38℃,湿度为80%时对奶牛是致命的。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散热和改善奶牛的营养供给,使其增加采食量。1改善环境条件通过改善奶牛的生存环境来减轻炎热对奶牛造成的压力。首先要阻断外部的热源进入牛舍、运动场,同时促进牛舍内的热量和水分向外排出,通过送风、喷水、洒水等措施促进奶牛体热的散发。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这就要求在待挤奶区和挤奶区加强奶牛的防暑降温工作。1.1牛舍应建造在通风良好处,促进牛舍内热量和水分的排出。采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屋顶或增设顶棚,以减少热辐射。在牛舍房顶搭建凉棚、种瓜蔓、喷水或刷石灰浆,以减少反射热和辐射热。1.2在奶牛运动场搭建简易凉棚,凉棚以高5米为宜,顶棚的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辐射系数小,顶棚要建成倾斜式以利空气流通。1.3在舍内安装大型换气扇和风量较大的电扇,加速舍内气体的流速,以利牛体散热,炎热季节送风效果最好,这对牛体热的散发非常重要。但夜间奶牛体温和气温的差异相对较大,可以缩短送风时间。一般奶牛体温峰值出现在傍晚,因此,当气温高于29℃,湿度在50%以上时,从5∶00~次日1∶00都需要降温。晚上横卧牛较多,可改为地位换气和送风。1.4在舍内安装喷雾装置,最好和通风装置一起装,喷雾、送风能显著促进牛体热量的散发。但应注意把握好喷雾时间,如果喷雾时间过长,会造成牛舍湿度过高又浪费水。据试验,每隔5分钟喷雾1次,每次持续3分钟,同时装有风扇,会使牛舍温度比不装喷雾只装风扇的降低1.5℃。1.5在牛舍和运动场周围适度种植树和草,以减少日光辐射,防止热气进入牛舍,改善牛场小气候。1.6在奶牛待挤奶区和挤奶期间需进行降温。夏天奶牛行走到待挤奶区会增大热应激,同时奶牛在挤奶过程中产热量会增加,因此有必要在这2个区进行降温,安装较大功率的风扇,使大量空气吹过牛体周围。2调整饲料营养,改善饲养管理调整、改善饲料结构和饲喂方法,尽量减少、抑制与产奶无关的热量的产生。2.1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采食量下降据测定,奶牛在22~25℃时,采食量出现下降,30℃以上时明显下降,下降幅度高达50%以上。因此增强奶牛食欲是减缓热应激的重要措施。①提高奶牛日粮的蛋白水平,一般在18%~20%,提高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占粗蛋白的35%以上。但必须注意不过量,否则过量的蛋白质被脱氨基供能,增加“热增耗”,加剧热应激。增加优质粗饲料,如苜蓿干草的喂量,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如胡萝卜等。②夏季的日粮浓度要高,体积要小,尽量要满足个体营养的需要。添加脂肪酸钙、棉籽等过瘤胃脂肪,日粮脂肪含量可达到5%左右。③夏季奶牛日粮要控制粗饲料的喂量,提高精料比例,劣质粗饲料会使奶牛产热量增加。但日粮精料最大比例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乳脂率及出现代谢性紊乱。2.2奶牛饲喂应当采用少喂勤添方法精料一般日喂4次为宜要防止饲料在饲槽内堆积发酵酸腐败变质。2.3调整饲喂时间由于采食后的2N3小时为热能生产的高峰阶段,因此夏天在饲喂时间上,应当选择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夜间增加饲喂量。从20∶00~次日8∶00饲喂量可占整个日粮的60%~70%,尤其粗料宜安排在20∶00~次日5∶00进行。2.4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奶牛的呼吸和排汗的增加,常常会引起矿物质的不足,所以应当增加钙、磷、镁、钠及钾等的喂量,钾可增加到占日粮干物质的1.2%~1.5%、钠0.5%、镁0.3%。据试验报道,夏季日粮中添加100~115克碳酸钾/头/天,可以使奶牛热应激导致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程度。2.5提供充足洁净的新鲜清凉饮水,必要时增加饮水设施水温为10℃效果最佳,凉水有助于奶牛降低体温,增进食欲。改喂稀粥料,效果也很明显。2.6应当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日粮中添加6克/头/天烟酸,也可减缓热应激的影响。使用瘤胃缓冲剂,在高精料、低粗料的日粮中添加缓冲剂,如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75%~1.5%的碳酸氢钠或0.35%~0.4%氧化镁,有较好的饲养效果。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和维生素A,也能减缓奶牛的热应激。2.7调整放养时间夜间放养,要待地热散发之后,才能将奶牛放出,以免受地热和奶牛本身热量的双重影响而导致中暑。
相关文章
-
林下养鹅有哪些模式?
(1)落叶林(果林)养鹅在落叶林中养鹅可在每年的秋季树叶稀疏时,在林间空地播种黑麦草,至来年3月份开始养鹅,实行林下养鹅轮牧制,当黑麦草季节过后,林间杂草又可作为鹅的饲料,鹅粪可提高土壤肥力。如此循环,四季皆可养鹅。(2)常绿林养鹅在常绿林中养鹅主要以野生杂草为主,可适当播种一些耐阴牧草如白三叶等,以补充野杂草的不足,...
2996 养殖手册 林下养鹅有哪些模式 养鹅技术 养殖 -
优质肉脂型猪种 新淮猪
新淮猪是用江苏省淮阴地区的淮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的新猪种,为肉脂兼用型品种,具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崽多、耐粗饲、杂交效果好等特点。1.品种特征新淮猪全身被毛黑色,仅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头稍长,嘴平直微凹,耳中等大,向前下方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倾斜,四肢健壮,乳头7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230~250...
1864 养殖手册 优质肉脂型猪种新淮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一起肉鸡腹水症的诊治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以明显的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的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对肉鸡业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疾病之一。笔者于2003年4月在湟中县某养鸡户家参与治疗一起较为严重的肉鸡腹水症,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农户马某用两间自家土房作育雏室育肉用艾维茵鸡,房内面积为35m2,除一门一窗外再无...
751 养殖手册 一起肉鸡腹水症的诊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大肠杆菌所致仔猪腹泻病的诊治
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仔猪肠道疾病。其中大肠杆菌引发的腹泻对于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更为常见,,可导致严重水样腹泻、脱水甚至死亡。笔者最近诊治了一生猪养殖场的仔猪因大肠杆菌感染引发腹泻病的病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整理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南阳市郊区某生猪养殖场,于2006年11月20日上午发生大...
742 特种养殖 畜牧业知识 畜牧文摘 -
提高长毛兔繁殖力的方法
(1)影响繁殖力的因素①公兔的影响一是公兔的睾丸发育不良,从而影响精子的形成和品质;二是公兔患有睾丸炎或附睾炎等,导致性欲减退或畸形精子数增加;三是夏季高温导致睾丸萎缩,不能产生正常精子;四是长期公兔缺乏维生素,导致性欲下降,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五是公兔患有螺旋体病或脚皮炎,或局部炎症等而影响公兔性欲。②母兔的影响一是...
1913 养殖手册 提高长毛兔繁殖力的方法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母猪生产能力提高措施
1、增加胎产活仔数1.1强化免疫养猪生产中,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可不同程度地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及繁殖失败。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免疫程序。配种前必须搞好免疫,以提高母猪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1.2饲养优良品种选留优良地方品种和杂交猪作种猪能增加胎产活仔...
1969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常识 畜牧文摘 -
新法养肉牛节粮又增收
为发展高产、低耗、高效的养牛业,必须改变夏秋散牧、冬春找荒的落后饲养方式,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规范饲养管理技术,积极推选“杂牛―――饲草―――补料”的节粮高效饲养新模式。1、选喂杂牛杂交牛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牛肉。若无杂种牛,可选年龄3―8岁、体重250公斤、膘性中等...
1451 养殖手册 新法养肉牛节粮又增收 养牛技术 养殖 -
优质商品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优质商品肉鸡生产类似于快大型白羽肉鸡,因为其目的都是提供达到市场要求的体重且整齐一致的肉鸡。但两者又有所不同,如优质商品肉鸡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对饲料的营养要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后期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强,羽毛生长丰满,性成熟早等。因此,在饲养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技术指导经验,就主要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898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教学 -
水草缸观赏鱼一剑尾鱼
别名剑鱼、蓝剑、鸳鸯剑、海勒剑鱼、花斑剑尾鱼。形态特征体长,侧扁,背、腹缘浅弧形。头尖而略小,吻尖。尾柄高。背鳍位于腹鳍上方,尾鳍叉形,下叶特别延长,仿似长剑,长度达体长2倍,故名。较为著名的珍奇品种有红剑尾鱼、白剑尾鱼、红眼剑尾鱼、黑鳍剑尾鱼、燕尾剑尾鱼、双剑尾鱼、胡椒剑尾鱼、什锦剑尾鱼(也称阴阳剑尾鱼)。生物学特性...
1227 养殖手册 水草缸观赏鱼一剑尾鱼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