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可以在水中越冬也可以在陆地上越冬。在水中越冬要修建越冬池,越冬池要修建在背风、避光、排灌水方便的地方。越冬池的保水性一定要好,如果保水性不好,冬季千旱水位较低池水干涸时,会造成中国林蛙因缺水或受冻害而大量死亡,为确保越冬池水位稳定,有条件的可以修建永久性的水泥池,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在临时挖的水池内衬上一层塑料薄膜,有条件的也可以把越冬池建在地下室或室内。越冬池深应在1.5米以上,水位应保持在l米左右。在池底要放一些供中国林蛙隐蔽的设施,如稻草、瓦砾、树枝等,水面要设置一些供中国林蛙栖息的地方。中国林蛙的越冬也可以在陆地上进行!陆地越冬场地要选择在避光、避风、相对比较潮湿的地方,也可在简易房或地下室内。首先在地表铺设一层瓦砾,再在瓦砾上铺一层树叶或稻草,中国林蛙会钻人树叶或稻草下的瓦砾中冬眠。
相关文章
-
对虾养殖常见的六大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障碍 养殖中通常可遇到由于饲料脂肪氧化,黄曲霉毒素、饲料投喂量过大,拌料药物刺激引起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现象。 易出现白便、稀黏便或粪便不成型、粪便恶臭等症状。 肝胆或肝胰腺功能障碍 因胃肠道功能紊乱、饲料投喂量过大、有害藻类中毒、拌料药物中毒,水质有害物质中毒等原因,引起肝...
2740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对虾 -
“地热温泉”养殖“热带鱼”拓宽致富路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
796 动物养殖技术 热带鱼 -
锦鲤饲养中利用食盐来医病
水族饲养者,你知道再锦鲤饲养中如何利用食盐进行杀菌功效来医病么? 在管理锦鲤时,“食盐”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食盐”的化学名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1,将“食盐”溶于水则成为钠离子及氯离子。“食盐”具有下列功效: 1、能...
1583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锦鲤 -
“鱼友”巧养热带鱼 在家打造梦幻水族馆
周远翔喂养的罗汉鱼 呆萌的三杠鱼、如风中摇曳的鹦鹉鱼、优雅霸气的金龙鱼……集齐海象、金龙鱼、银龙、招财、罗汉鱼、三杠、海龟各种鲜艳的海洋生物,不论外面的世界是雾霾漫天还是冰天雪地,拖着忙碌一整天而疲惫的身体回家看看自己的小小海洋世界时,是什么感觉? 对这种感觉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周远翔和他的...
1667 热带鱼 农业养殖注意事项 -
肉牛饲养场的建造及肉牛饲养方法
牛场的选址及布局 肉牛饲养场应选址在距居(村)民居住区2000米以外的空地或小山坡上,要求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周边有饲草基地。场地面积视养殖规模大小而定,一般饲养100头肉牛需场地5亩~10亩,如从长远发展考虑,场地面积应稍大一些。 牛场布局要科学合理,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粪便处理...
2897 农业养殖禁忌 肉牛 -
河豚鱼养殖的具体管理措施
1、放苗前要挑选规格一致,健康活泼的苗种,同时要了解苗期的管理状况及有无畸形苗等。 2、苗种放养前必须进行药浴以防寄生虫等病侵入。 3、移苗和运输时应尽量使用大容器,以免鱼种鱼苗受伤。 4、防止残食现象的最好办法是生产和使用健康苗种。健康苗种在网箱和养殖池中表现集群活动,这样的状态下不易发生残蛟现象。 5、5-...
2591 河豚 动物饲养常识 -
牛鼻出血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牛鼻出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一般轻微的小出血经过及时处理就可以止血,但是频繁的出血就有大问题了,那么牛鼻出血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牛鼻出血症状患病牛会在鼻孔流出鲜红色血液,出血严重会长时间出血,并伴随体虚乏力,呼吸喘粗,心速加快,瞳孔散大,甚至休克。如果是小出血,简单的药物即可处理,如...
866 农业养殖方法 -
孔雀鱼患病常见的四大因素
孔雀鱼的大部份病症,都是饲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发的,通常引发的病症有四大因素: 1.水质的恶化 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物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有伤害,稍注意。过度清除过滤...
2316 动物养殖方法 凤尾鱼 -
家兔繁育应做到“五不配”
1、幼与老不能配。母兔不到交配月龄(6个月龄)进行配种,会引起兔种退化,体型、体质及生产性能都相应下降。3岁以上的兔为老龄兔,如果继续用老龄兔交配,则仔兔体弱,抗病力差,死亡率高。 2、病弱兔不能配。有病的家兔身体虚弱,不能用来交配生产,特别是某些带有传染病的兔。否则会使疾病蔓延。即使产下无病兔,其质量也不会高。...
1944 兔子 动物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