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鲍鱼的工厂化养殖与病害防治

时间 : 02-08 投稿人 : 萌女王 点击 : 540 次

工厂化养殖的优势

鲍鱼的工厂化养殖与病害防治 | 海水养殖技术

1.生长快,生长周期短。我国山东、辽宁沿海每年有5个月水温较低,鲍鱼基本不生长,所以海上养鲍,一年只有7个月的生长期。工厂化养鲍可以通过冬季升温使养鲍水温周年在生长温度线以上,可适当延长最适生长温度的时间,达到鲍全年生长并有较长的适温期,从而缩短养成周期。

2.水环境可控。水环境不受天气、海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可投入人工配合饵料,解决海上自然饵料贫乏的矛盾。而且冬季的升温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3.占地少,便于集中管理。鲍鱼的工厂化养殖的集约化程度高,从育苗到养成商品,全程人工控制。鲍的投喂、换水、观测、防病等操作管理更方便。所以单位面积产量、效益高。

主要设施

1.养殖池。一般为长8米~9米,宽0.8米~0.9米,深0.40米~0.50米,有效面积7平方米~9平方米的水泥池,牙鲆等工厂化养殖的水泥池也可以使用。养殖池设流水装置,一端设进水管,另一端设溢水管,使水流可以自己流动。鲍鱼喜暗怕光,所以应注意养殖池的光线不可太强,可以采取搭设黑色网盖等措施。

2.饲养网箱。一般使用网孔为l厘米的聚乙烯网制成有效面积为0.6平方米左右的吊笼,圆形或者方形,高度30厘米左右。依照养殖池的深度及水流情况,选择采用1层~3层吊笼叠加的方式进行养殖。

3.波纹板。由玻璃钢波纹板制成。一般长75厘米,宽45厘米左右,使每个网箱可以放2块。中间育成波纹板的波纹要适当减小,板上需要打上若干直径2厘米的空洞,作为鲍上下出入用。

4.供水系统。每年5月上旬到11月下旬采用常温供水,11月下旬到来年5月上旬采用升温供水。海水的过滤、升温等都与一般的贝类育苗车间相似。为了节省能量降低成本,在冬季升温供水时,可以采用净化处理系统,封闭循环供水。

养殖管理

1.放养密度。中间育成的幼鲍壳长1.4厘米~2.7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以每箱600只为宜。因中间育成鲍的个体差异较大,最好在放养时进行大小筛分,使个体大小相同的鲍鱼同笼养殖。壳长2.5厘米~4厘米之间的鲍鱼以每箱200只~250只为宜。随着鲍的生长应及时进行疏分,至鲍鱼生长到7厘米以上时,可以每箱放养100只左右。

2.投饵。一般2厘米以下的幼鲍全部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辅助以人工培养的底栖硅藻。人工配合饵料加工成粉状或片状,具有较好的诱食性、营养性,只是价格相对较高。2厘米以上幼鲍可以投海带和裙带菜等海藻为主,同时混合投喂人工饵料。9月~11月海藻匮乏,可以重新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者将晒干的干海带经海水泡开后投喂。

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每日投饵量占鲍体重的2%~5%。若投喂海带等藻类,投饵量要适当增加,保证鲍鱼有足够的摄食机会。投饵时问一般在下午4时~6时,第二天早上要及时清理残饵。养殖中要根据个体大小和水温情况,调节饵料投喂量。

3.供水。供水管理与鲍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包括水量、水温、水质三个方面。供水量主要根据水温的高低、鲍的大小和放养密度进行调整。水温高,则应加大换水量。在越冬期间,日供水温差应控制在2℃以内,以防温差过大使鲍鱼产生应激。海水进入养殖厂要经过砂滤,保证水质的清新。

4.日常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应坚持经常巡视检查,注意观察水色、水质等,间隔一段时间,要观察鲍鱼的活力及生长情况。同时,还需保持养殖池的清洁和安静,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和污物,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病害防治

采用高密度集约式工厂化养殖,若发生病害进行药物治疗存在着成本高、操作不易的特点。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水质、投喂新鲜饵料、并定期检查、及时将病鲍隔离等办法,提高鲍的体质,以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目前发现的工厂化养鲍的病害主要有气泡病、肿胀病、溃疡病、脓疱病和缺钙碎屑症等。下面就其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1.气泡病。在光照强烈及水流不畅时,投喂的海藻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溶氧,有时达到饱和度的150%~200%,鲍会得气泡病。病鲍上皮组织全身肌肉和结缔组织中都有气泡,血管也发生气泡栓塞,血细胞中液泡扩大,鲍浮于水面,口部色素消褪、齿舌异常扩张、身体固着不动。主要危害幼鲍。

防治方法:加强水质净化,严防光照过强,禁止投腐烂饵料。发病后,加大换水量或倒池,投喂新鲜饵料。

2.肿胀病。是由于水质污染,食物变质引起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拨开病鲍上、下足,可见外套腔内液体增多,呈淡红色,内脏团锥体肿大,突出壳外,鲍附着力降低,活动迟缓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禁止投腐烂饵料。发病后,用土霉索10×10-6拌在饵料中投喂。

3.溃疡病。是由溶藻弧菌感染引起,水中病原菌通过鲍的上皮组织进入体内,进而侵入血窦和神经鞘周围。症状为足、外套膜水肿及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足部、触手松弛,内脏团和中部萎缩,不能翻转直至死亡。主要感染3厘米~5厘米的鲍鱼。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期,是我国目前流行较广的疾病之一。

防治方法:用30×10-6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30分钟左右。

4.脓疱病。由河弧菌感染所致。症状为足肌上有1个~10个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破裂脓疱流出大量白色脓汁。镜检脓汁发现有运动能力的杆形细菌。足面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此时病鲍附着能力差,或完全不能附着,食欲下降,直至翻转死亡。主要感染3厘米~5厘米的皱纹盘鲍。

防治方法:10×10-6的土霉素配合10×10-6的氟苯尼考拌在饵料中投喂。

5.缺钙碎屑症。多发生在中间育成升温阶段,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回水,加上投喂钙量不足的配合饵料,造成壳薄易碎,以至壳顶掉下来,露出软体,可采取人工加(2~3)×10-6氯化钙的方法,便可达防治目的。

总之,鲍鱼的工厂化养殖因为具有较好的投资收益,受到广大养殖单位的好评。但是,其厂房设施投资费用高,对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以及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适合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开发生产。(作者:仲雷)

相关文章

  •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对虾养殖的成败。一、水质因子对养殖的影响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的味道和透明度等来表示。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过程中...

    2931 渔业常识 渔业文摘 养殖禁忌
  • 螃蟹养殖-黑鳃病如何防治
    螃蟹养殖-黑鳃病如何防治

    病因该病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而诱发,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症状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池底有淤泥5厘米~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勤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③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20克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次。...

    2906 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技术
  • 鲍的室内人工养殖
    鲍的室内人工养殖

    1、生活习性与养法鲍鱼为鲍科动物,生活于岩礁海岸、水深流急、海藻丛生的浅海区。常以海底岩礁为栖息处,用足部匍匐于岩礁上,昼伏夜出,以周围的海藻为食,生长较缓慢,自然状态下一年生长2cm左右。由于它具有这些特点,故在人工育苗后,首先应从增殖放流途径来解决。养殖方式:海上浮架的吊笼、网箱养殖;潮间带池沼养殖;陆地筑池与多层...

    1681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前景 养殖禁忌
  • 对虾精养健康养成技术要点
    对虾精养健康养成技术要点

    为了有效地防治对虾病害的发生,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向全国养虾地区推广了对虾精养健康养成技术。对虾精养健康养成技术主要有采取实施健康养殖管理;选用健康虾苗;进行有限量水交换;使用增氧机、水质保护剂、有益细菌;培育和控制养殖池单胞藻,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要素的相对稳定等技术措施,隔绝病源的传入,为养殖对虾创造良好...

    1379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常识
  •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技术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内陆省份的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迅猛,各地养虾产量也不断上升,养虾效益很高。但许多生产户还不了解虾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对此,笔者据我公司近6年的养虾实际经验,将几种典型常发虾病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甲壳溃疡病[病症]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边缘呈白色,褐斑大小不定,在虾...

    2816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常识 养殖指南
  • 福建漳州传授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技术
    福建漳州传授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技术

    8月8日,从福建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为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针对当前高温季节,提高防控鱼病技术水平,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水技站工作人员,前往盘陀、大南坂等内陆乡镇,向16户养殖户养殖面积280亩,传授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技术。水技站人员就养殖过程和用药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养殖户们做了详细指导,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用...

    1305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指南
  • 珍珠的采收、处理及保存技术
    珍珠的采收、处理及保存技术

    采收(1)收获时间一般在年未至翌年初,即11月至翌年的2月。高温季节一般不收珠,因为在气温高的时期珍珠质沉淀快,质地松,珍珠表面往往蒙上一层白色的物质(霰石结晶溶解物),光泽暗淡,质量不好。而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珍珠贝分泌珍珠质速度减慢,珍珠质表层比较细致,光滑,光泽较好,因此是采收珍珠的最好时间。(2)收珠方法为保证...

    904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禁忌
  •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的人工繁殖:孵化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的人工繁殖:孵化

    1.孵化条件(1)水流孵化池水流速度以保持鱼受精卵均匀漂浮为宜,通常可控制在0.3~0.6米/秒。水流的作用是使受精卵悬浮,为其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促进胚胎发育;水流还可及时带走胚胎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水质清洁。(2)溶解氧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氧气不足,可导致胚胎死亡。一般要求孵化池水中溶解氧不低...

    784 渔业教程 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文
  • 饲料中添加高量维生素C可防治鱼病
    饲料中添加高量维生素C可防治鱼病

    为测定维生素C对患病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试验鱼平均体重20克,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不同含量的饲料:50毫克/公斤、150毫克/公斤、250毫克/公斤、500毫克/公斤、1000毫克/公斤,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维生素C的含量为50毫克/公斤的饲料防止了鱼体...

    212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
  • 鳗苗品种鉴别法
    鳗苗品种鉴别法

    当前正值长江鳗苗汛期,苏、浙、皖、闽、鲁等省市渔船云集长江口捕捞。由于长江所产鳗苗为“日本鳗”,它优于法国产的“欧洲鳗”、美国产的“美洲鳗”、印尼、澳大利亚产的“澳洲鳗”和菲律宾产的“菲律宾鳗”。不仅价格有明显差别,而且适合我国养殖。为避免受养殖户在购买鳗苗时上当受骗,现将各种鳗苗的特征和辨别方法介绍如下:一、看体型体...

    1020 渔业相关文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提高扇贝的成活率方法
    提高扇贝的成活率方法

    扇贝主要包括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现在育苗期马上就要到了,在进行扇贝育苗时,要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应做好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保苗池塘。池塘以东西走向长方形结构、沙质或硬质底为宜,储水深度在1.5米以上,盐度在35‰以下,从外海引无污染水源。池塘进水前,要彻底清除池底污层,并进行充分曝晒。禁止在保...

    2655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养殖妙招
  • 金龙鱼
    金龙鱼

    又名美丽骨舌鱼。原产地:印度尼西亚。外形和习性:金龙鱼的体形粗短,长约60厘米。头背部平直。背鳍与臀鳍形状宽短,臀鳍基长于背鳍基,均后位。尾柄短,尾鳍似圆扇形,大于银龙鱼尾鳍。胸鳍尖形粗壮。鳞片也很大。金龙鱼的鳞片边缘双尾鳍、背鳍和臀鳍呈金黄色。红龙鱼的鳞片边缘及尾鳍、背鳍和臀鳍的颜色有微红、血红、检橙红等色之分,吻、...

    151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 湖北仙桃pH值8.0投放法破泥鳅培育难题
    湖北仙桃pH值8.0投放法破泥鳅培育难题

    水质PH值达到何值投放泥鳅水花苗最合适?这是泥鳅苗繁育课题中的一大难题。湖北仙桃市农民赵德山坚守11个春秋,继2008年成功攻克泥鳅苗人工孵化难题后,又探索出“PH值8.0投放法”,成功破解了泥鳅苗人工繁育中的又一难题。赵德山介绍,他从2004年到2008年一直采用传统繁养模式,先肥水后投苗,鳅...

    2042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技巧 渔业科普
  • 金鱼饵料冰红虫
    金鱼饵料冰红虫

    在气温较高的时节。河沟、水坑都可见红虫的踪迹.应抓紧时间捕捞。红虫捞回后先用洁水漂洗几次.越干净越好.然后捞出稍沥干水分、迅速装进事先备好的塑料保鲜袋中(不要装得太多,以免袋子破裂),扎紧口子稍加压平后迅速放进冰箱的速冻室,至此;一袋冰红虫即告完成.反复捞多次。冰红虫就有很多数星了。那么,冰红虫如何喂鱼呢?由于冰红虫已...

    2839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知识
  • 鳜鱼养殖之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之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面积不宜过大,一般2-10亩为宜,水深1.5-2米,进排水方便,底质以壤土和淤泥少或新开的池塘为好。二、鳜鱼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整修,首先排干池水,清除池底淤泥,充分暴晒,以达到减少病害,疏松土壤和加速有机质分解。在放苗前20-30天,放水30-4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0-80kg全池泼洒,或...

    1655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技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