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条件与建设
养殖黑鱼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池塘。池塘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水深约2米,塘埂要高出水面50公分以上,以防黑鱼逃逸。同时,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如竹篱笆或网片等。此外,还要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达到30公分以上。
在养殖前半个月,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可以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消毒后间隔3天注入新水,待毒性消失后放入鱼种。
二、鱼种放养
黑鱼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7月初进行。在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鱼种10-15,以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放养密度要根据鱼种规格和池塘条件来确定,一般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体长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三、饲料投喂
黑鱼为肉食性鱼类,其饲料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小型野杂鱼等新鲜动物饲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如浮性颗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等。在投喂时,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个池塘要选择3-4个投饵点,以便观察黑鱼的摄食情况。初期投喂量可占体重的10%,随着黑鱼的生长,可适当减少至体重的5%左右。
四、日常管理
养殖黑鱼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黑鱼的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要换池水4/5,高温季节则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时要设置防逃网,以防止黑鱼逃逸。同时,池埂要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以确保池塘的性。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以保护周边环境。
五、疾病防治
黑鱼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疾病,如出血病和赤皮病等。出血病的症状为胸鳍基部和靠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出现出血条纹,3-4天内即有大量死亡现象,多发生在6-9月份。防治方法包括清塘、消毒剂消毒以及口服鱼复康2号或鱼血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赤皮病则表现为鱼体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等现象,常继发水霉病导致死亡。防治方法为生石灰清塘、消毒剂消毒以及口服鱼服康等药物进行治疗。
六、人工繁殖
黑鱼的人工繁殖是确保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亲鱼,年龄在2龄以上、体重500-1500克的个体较为适合。亲鱼要身体健康、无病无伤、个体大而生长性能好。按1:1的比例配对后放入产卵池中等待自然产卵。产卵池面积以0.1-3亩为宜,池底深浅两部分深1米、浅0.3米为好,池内可栽草或投草以提供遮蔽物。人工催产要选择性腺发育到Ⅳ期末的亲鱼进行催产处理,水温控制在25-28℃之间较为适宜。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可以确保黑鱼苗种的供应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