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王太新黄鳝养殖百问百答一(2005版全文)

时间 : 11-03 投稿人 : 对此欢终宴 点击 :

前言

王太新黄鳝养殖百问百答一(2005版全文) | 动物养殖百科

一般书店里出售的黄鳝养殖技术书籍,大多出自大专院校教授及各级水产管理人员之手。其理论功底深厚,加上众多实验总结,是我们不可不读的参考书。与其不同的是,这是我们亲手养鳝10多年的经验汇编,一招一式都是建立在养殖实践的基础上的。因此,本资料的可操作性强,更加贴近广大黄鳝养殖爱好者。若您对黄鳝养殖缺乏基本的了解或阅读本资料后仍有问题不清楚,欢迎您向我公司索取配套的VCD光盘进行对照学习。需进一步深入学习,欢迎您亲临我公司第一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或参加我们的“养鳝技术函授班”。您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养鳝技术,提高养殖水平,还能在三年之内,免费享受我们为您提供的更新技术及养鳝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商品销售服务。

本资料系在2003年版的基础上经仔细修改而成,其中加入了更多近一两年的实践经验,部分技术方法可能会与以前有所不同甚至自相矛盾,但我们还是希望各位朋友在具体实践时参照本最新资料,以求更加安全、简便、有效。

由于黄鳝人工养殖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很多试验尚不够深入,本资料中的不足甚至错误在所难免,诚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下次印刷时修正。

???王太新

???2005年6月修改

王太新最新修改的本资料将于2008年1月底前后由海洋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详情欢迎关注本站到时的新闻公告。

深度阅读:

王太新黄鳝养殖百问百答一(2005版全文)

王太新黄鳝养殖百问百答二(2005版全文)

王太新黄鳝养殖百问百答三(2005版全文)

王太新黄鳝养殖百问百答四(2005版全文)

第一章 生物学特性

学习掌握黄鳝的生物学特性,是研究、实施相应养殖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在未具体涉及养殖技术前,有必要对黄鳝的生物学特性作一概略介绍。

第一节 形态特征

1、黄鳝的内部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

黄鳝全身只有一根脊椎骨,无肌间刺。腹腔膜褐黑色。肠短,无盘曲,短于体长,具肉食性鱼类相似特征。肠中段有一缩小处,将肠分为前肠和后肠。体内无鳔(即鱼泡),因而黄鳝不能像其它鱼一样停留在任意水层。黄鳝的鳃、口咽腔和皮肤都具有呼吸功能,可直接呼吸自然界的空气,因而可离水较长时间而不会死亡。黄鳝的鳃丝很短,在夏季等水温较高,黄鳝的代谢旺盛时,黄鳝常常将头伸出水面,张口吸入空气,依靠口咽腔直接进行呼吸;而黄鳝冬季低温冬眠时,则主要依靠皮肤进行微弱的呼吸。黄鳝的心脏离头部较远,约在鳃后5厘米处。

2、黄鳝的外部形态有何特征?

黄鳝体形细长,前段呈圆筒状,后段较侧扁,尾端渐尖细,外观似蛇形。与一般鱼类相比,黄鳝体表无鳞,属无鳞鱼。外观看不到背鳍、臀鳍,也没有胸鳍和腹鳍。黄鳝头大,眼睛小。鳃严重退化。体色有黄色、棕黄色、青黄色、青棕色、棕红色、泥黄色等,有的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其体色因生活环境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腹部色淡偏白。游动时主要靠肌节有力伸屈,作波浪式泳行。黄鳝上下颌较长,口裂深,能吞食较大食物。

第二节 生活习性

3、黄鳝的地理分布情况怎样?

黄鳝属亚热带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南部的中国、泰国、朝鲜、越南、绚甸、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各水系都有出产,但以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四川、浙江、上海及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资源最为丰富。但是,由于黄鳝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和开发利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各产区的人工大量捕捉,一些地区甚至发展到使用剧毒农药进行毁灭性捕捉,加之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我国的黄鳝野生资源由60年代的每亩年产6公斤下降到每亩年产量不足0.5公斤。国内目前除四川、湖南、湖北尚有一定数量分布,其它地区的野生黄鳝资源已被大量破坏。据江苏淡水研究所的有关专家预言:4-5年后野生黄鳝资源将可能步野生甲鱼、螃蟹、乌鱼、鳗鱼等后尘,野生资源奇缺而只能主要依靠人工养殖供应市场。

4、黄鳝对温度有何要求?

黄鳝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适宜黄鳝生存的水温为1-32℃,适宜黄鳝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黄鳝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此时摄食活动强,生长较快。水温低于15℃时,黄鳝吃食量明显下降,10℃以下时,则一般会停止摄食,随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黄鳝行动反应迟钝,摄食骤减或停止,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甚至引发黄鳝死亡。黄鳝具有自行选择适温区的习性,当所栖息的环境水温不适时,黄鳝会自动寻找适宜的区域,当长时间找不到适宜生存的水温环境,就会致使黄鳝的生理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在高温状态下,黄鳝频繁伸头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当水面气温过高(高于32℃),同样会对黄鳝的正常呼吸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黄鳝对水温的骤然变化也非常敏感,因而在人工养殖中,若对水温调控不当时常会导致黄鳝患上感冒病。

5、黄鳝需要光照吗?

昼伏夜出是黄鳝的栖息特性之一,这一特性有利于逃避敌害,也是其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据试验,将黄鳝置于没有丝毫遮荫物的水池中,同时保持水温不变,连续观察几天,黄鳝吃食活动并无异常,但持续10天以上的连续光照,黄鳝表现为烦躁不安,聚集池角翻转,发病率很快上升。这说明,紫外线对黄鳝具有伤害作用,在人工养殖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在阴暗的环境下生活。

6、养黄鳝必须要用泥土吗?

黄鳝依靠泥土打洞穴居是为了达到逃避敌害,避免高温和延续后代的目的,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但这一习性并非不能改变。实践证明,在养殖池中投放根须丰富的水草代替泥土,是完全可以使黄鳝放弃钻泥而乐意长期栖息于水草丛中。但笔者通过对其繁殖状况的对比,仍发现无土池中的黄鳝繁殖率不高,故建议大家在进行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鳝苗时,仍采用有土池为佳。不过,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改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无土繁殖终将取代有土繁殖。

7、黄鳝对水深有何要求?

当黄鳝在摄食、运动和气温较高时,它必须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为主,而其体内却没有其它鱼类的鳔结构。因此,一旦水位过深,它必须消耗体力游到水表层呼吸,这显然不利于黄鳝的栖息,所以黄鳝一般栖息于浅水区。所以鳝池水深一般根据黄鳝的大小,以20-50厘米为宜,在深水区域里,如果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漂浮生长的话,黄鳝便能借助水草而栖息于水面下30厘米以内的区域中,此时池水的深度对黄鳝的生活基本不造成影响。这就是网箱养鳝时池水深达1-2米,土池养鳝池水深达1米而居然可以正常生长,这主要是漂浮于水面的水草给黄鳝栖息于接近水面的环境提供了方便。

第三节 食性及生长

8、黄鳝会大吃小吗?

人们习惯认为黄鳝有严重的自相残杀习性,但据我们实验,在黄鳝喜食的饲料中掺入绞碎的黄鳝肉,则黄鳝就会出现拒食现象,这充分说明黄鳝的自相残杀只有在极度饥饿状态下才会发生。而且,据我们观察,其大小差距一般要在5倍以上,比如同池饲养的大鳝达50克以上,而小的不足10克。我们曾在一个养有100克以上黄鳝达50公斤的鳝池内投入50条条重40-50克的黄鳝,正常投料饲养一个多月,排干池水清理,发现较小的50条黄鳝一条不少,这充分应证了前面论断的正确性。但同时我们发现,投进去的50条黄鳝比投入前瘦了许多,而且总重量比原来下降了近20%。而据我们平时投料后的观察,发现个体较小的黄鳝根本不敢上前抢食。这一情况若持续发生,势必导致同一池的个体悬殊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在养殖时一定要实行大小分养,并尽量使其大小个体悬殊不超过一倍。不少朋友反映他们在山粪池或蓄水池中放入了不少自己捕捉的黄鳝,可到年底捕捞时却发现仅仅剩下可怜的几十条甚至几条,这主要是因环境不科学而导致了黄鳝大量死亡或下暴雨时水位上涨黄鳝逃逸所致,并非仅仅因为黄鳝与其它肉食性鱼类(如乌鱼)一样具有互相残食习性所致。

9、黄鳝的消化系统有何特殊性?

黄鳝的肠道无盘曲,呈直管状,总长度约占体长的4/5,这一结构与肉食性鱼类的特征想似。其消化特点是:对植物蛋白和纤维素几乎完全不能消化,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能有效消化,因此任何想全部使用植物性饲料饲养黄鳝的企图都是对黄鳝的消化机能缺乏了解的表现。但另一方面适度植物性饲料的添加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摄食强度。黄鳝的新成代谢缓慢,反映在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消化液分泌量少,吸收速率低。这一特性对黄鳝养殖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严重抑制了增重速度。然而这一特性并非不可改变,在定时投喂和人为添加消化促进剂的激活下,消化系统可很快变得极为活跃,就可达到促进进食,增重状况得以明显改善。

10、黄鳝喜欢吃什么样的饲料?

据试验,黄鳝敏感且最喜欢吃食的食物顺序依次是:螺肉、河蚌肉、蝇蛆、蚯蚓、猪肝、鲜鱼肉等,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黄鳝的食物组成有些不同:仔鳝吃食蛋黄、水丝蚓和蚯蚓;幼鳝吃食水丝蚓、蚯蚓、轮虫、枝角类、孑孓;成鳝主要摄食蚯蚓、小杂鱼、螺肉、蚌肉、小虾、蝌蚪、小蛙和昆虫等。为了解决饲料来源问题和提高增重,幼鳝和成鳝应尽可能及早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1、黄鳝的吃食有何显著特点?

黄鳝吃食有四大显著特点:一是对蚯蚓的特别敏感性。黄鳝对蚯蚓的腥味天生特别地敏感。水中的蚯蚓能被周围数十米远的黄鳝嗅觉到,并且十分喜爱吃食。所以,我们认为,要想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最好能养殖一定规模的蚯蚓。虽然我们不主张主要依靠蚯蚓来养殖黄鳝,但为了达到顺利开食,驯化吃食配合饲料及增进黄鳝的食欲,故我们要求养殖户在开展黄鳝养殖的同时,最好人工养殖一定数量的蚯蚓。二是贪食性。由于黄鳝在野生状态下饲料无法得到保证,经常饱一顿饥一顿,因而养成了暴食暴饮的习性。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尤其是在单一投喂蚯蚓或蝇蛆,在吃食旺季,黄鳝一次摄入的鲜料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以上。过量的摄入食物往往容易导致黄鳝的消化不良而引发肠炎等疾病。而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三是拒食性。黄鳝的摄食活动依赖于嗅觉和触觉,并用味觉加以选择是否吞咽。对无味、苦味、过咸、刺激性强有异味及过于干硬饵料均拒绝吞咽,尤其是对饲料中添加药品极为敏感。这也是一些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敌百虫或磺胺类药物等气味明显的药物来治疗鳝病而不见效的根本原因。四是耐饥饿性。即使是在吃食的高峰期,黄鳝饥饿1-3个月也不会饿死。在特别饥饿的状态下,黄鳝体质减弱易诱发疾病和发生大鳝吃小鳝的情况。

12、黄鳝对配合饲料有何特殊要求?

黄鳝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然而摄食机率、强度和持久性则因配合饲料的成份及其制作工艺呈现不同的特点。能达到使黄鳝稳定摄食的配合饲料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腥味,细度均匀,柔韧性好,饲料形状为条形。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为严格,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改变其食性。因此,在饲养黄鳝的初期,必须在短期内做好驯饲工作,即投喂来源广泛,价格适中,增肉率高的配合饲料。

13、黄鳝的摄食方式如何?

黄鳝的摄食方式为啜吸式。对小型食物张口啜吸吞入,而对大型无法一口吞入的食物即以口咬住或剧烈左右摆动,或咬住食物全身高速旋转,使食物断裂后吞入。黄鳝主要靠嗅觉、触觉和振动觉觅食。当食物落入水中或由活饵引起水体振动时,黄鳝游至饵料、猎物,并以啜吸方式将其摄入口中。

14、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黄鳝的生长速度受品种、年龄、营养、健康和生态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总的情况是,野生黄鳝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综合各地的实验观察数据及我们的观察,一般5-6月份孵化出的小鳝苗,长到年底(吃食到11月份停止),其个体体重仅3-5克;到第二年底仅重10-20克;到第三年底体重40-60克;到第四年底体重100-200克;到第五年底体重200-300克;到第六年底体重250-350克;六年以上的黄鳝生长相当缓慢。体重500克的野生黄鳝一般年龄在12年以上,且极为少见。国内有资料记载的最大的野生黄鳝为体重3公斤左右。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采用优良的品种并配以科学的饲喂方法,5-6月份孵化的鳝苗养到年底,生长较快的,单条体重可达30-50克,可基本实现当年养殖当年上市,若第二年继续养殖,则个体体重可达150-250克,第三年可达400克左右,400克以上生长非常缓慢。

第四节 繁殖

15、什么是黄鳝的性逆转?

黄鳝具有极为罕见的生理现象—性逆转。黄鳝从孵出到产卵,都为雌性个体。但产卵以后,其卵巢都会慢慢转化为精巢,以后就产生精子而变为雄性。几乎所有的雌性黄鳝一经成熟产卵后,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终身雄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在较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黄鳝虽然不会产卵,但第二年依然会直接转化为雄鳝。

16、如何识别黄鳝的雌雄?

据观察,一般野生黄鳝在体长24厘米以下时都是雌性,体长42厘米以上的黄鳝都是雄的,24-42厘米之间的黄鳝有雄的也有雌的。人工养殖的黄鳝由于营养供应充足且品种有异,而出现超乎寻常的体长,故不能依靠以上标准来作大致判定,而应以年龄来作基本判定:一般两年龄以内的都是雌鳝,3年以上的大都是雄鳝。雌黄鳝头部细小,不隆起,背部是青褐色,没有斑纹花点,有的时候能看见3条平行的褐色素斑;身体两侧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变浅,褐色斑点细密而且分布均匀;腹部呈浅黄或淡青色;腹部肌肉较薄,繁殖时节用手握住雌鳝,将腹部朝上,能看见肛门前面肿胀,稍微有点透明;雌鳝不善于跳跃逃逸,性情较温和。雄的黄鳝头部相对较大,稍微鼓起,背部一般由褐色斑点形成3条平等的带状纹,身体两侧沿中线分别可见1行色素带,其余的色素斑点均匀分布;雄的黄鳝腹部呈土黄色,个体大的呈桔红色,腹部朝上,膨胀不明显;解剖腹腔,未成熟的精巢细长,灰白色,表面分布有色素斑点,性成熟的精巢,比原来粗大,表面有形状不一样的黑色素斑纹。

17、黄鳝一年产卵几次?

黄鳝为一次怀卵,分批产卵,可产卵1-3次,据我们实践观察,80%左右的黄鳝只产一次卵,有约20%的黄鳝会产两次卵;极个别的黄鳝会产三次卵。产卵次数多,而总的产卵量却没有增加,因而人工养殖实践中,我们采用口服催产药物的方式,尽可能让黄鳝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产卵,并且一次产完所有卵粒,从而使繁育的鳝苗批量增大,方便集中管理培育。

18、黄鳝的产卵量有多大?

黄鳝是一种产卵量较少的鱼类,每条雌鳝仅怀卵几十粒至几百粒不等。人工养殖培育的鳝种,由于其开产时较野生鳝个体大,因而其怀卵量相对较大,一般怀孕量可达300-800粒,经人工专育的鳝种,其单条怀卵量可达1000多粒,最高可达2000粒左右,一般的常规鱼类,其怀卵量少则万粒,多则达几十万粒甚至几百万粒,故大多采用人工繁殖鱼苗,而黄鳝的单条怀卵量太少,且催产药物的用量一般为其它鱼类同体重的6倍左右。进行全人工繁殖的药物和人工成本太高,:目前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很低(50%左右),加上成活率也比自然繁殖低,繁殖数量非常小,人工繁殖鳝苗的成本非常高(按每尾10克计,每公斤人工繁殖苗的成本达到50元以上),因而国内目前尚没有大批量人工繁殖生产商品鳝苗供应市场的单位。采用自然繁殖的方法也可得到批量的鳝苗,可满足一般养殖户自身养殖的需要。

19、黄鳝的繁殖有何特性?

同其它许多肉食性鱼类一样,黄鳝在产卵前具有占区筑巢的特性。一旦即将产卵的黄鳝确定了自己的产卵区域,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将会禁止其它黄鳝进入,一旦发现有入侵者,就会发生打斗。若该鳝不能绝对保卫其产卵区域的安全,则会重新选择产卵区域。若即将产卵的黄鳝几经选择,均无法寻找到它认为安全的产卵区,那么,它将会不产卵而随着产卵季节的结束而将卵粒慢慢地吸收掉,这种未能产卵的黄鳝会在第二年像其它产过卵的黄鳝一样,逐渐转化成为雄鳝。为了使黄鳝能够在繁殖季节到来时,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安全产卵区,尽量多让黄鳝产卵,因而在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时,每平方米鳝池所投放的种鳝一般不要超出10条。黄鳝只能从雌性转变为雄性,而不能从雄性再转化成雌性。在繁殖季节到来时,若同批黄鳝中若没有雄鳝,便有部份雌鳝会提前转化成雄鳝,而与同批的雌鳝进行交配。

20、黄鳝繁殖时的雌雄配比如何?

黄鳝在繁殖季节中,其雌雄配比大致是:当雄鳝体重大于雌鳝体重时,为一雄多雌;一般为1雄2雌或3雌;当雄鳝与雌鳝体重相近时,为1雄1雌;当雄鳝体重小于雌鳝时,为1雌多雄。

21、黄鳝是如何繁殖幼苗的?

每年,当繁殖季节来临时,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鳝常在乱石、洞穴、杂草堆或水生植物等的附近吐出泡沫为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其中。与此同时,雄鳝排出精液使之受精,受精卵借助泡沫浮力在水面孵化,水温20-28℃时,约7天左右鳝苗即破膜而出。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则有护卵习性。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或兼性偏雄性黄鳝则有护卵习性。一直要守护到黄鳝苗孵出,并待其卵囊消失,能自由觅食为止。

第二章 养鳝池的设计与修建

按照科学的方法建造鳝池,不仅是给黄鳝修建一个理想的“家”,更是为了方便我们的日常管理。我们在养鳝实践中,先后无数次对鳝池进行改建。我们今天的鳝池设计,是建立在无数次将鳝池砸烂重建的基础上,可以说是我们的宝贵实践经验之一,现奉献给各位读者。

第一节 土池的建造

22、哪些地方适宜修建养鳝池?

规模饲养,应选择向阳、通风、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较为安静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养鳝场。小面积家庭饲养,则可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采光较好的废旧房屋、旧粪坑、低洼地和废蓄水池等改建或在楼房屋顶上建池养殖。

23、哪些地方适合建土池?

由于土池没有牢固的防渗漏设施,因此,建土池必须要选择地下水位较高,土池内能够容装较多的水且夏季暴雨来临时雨水能够排得开的地方。土质较粘,夏季雨水冲刷池壁不易垮塌,池底要求有一定的硬度。一般有蓄水条件较好(蓄水深度在50厘米以上)的稻田的,可选择修建土池。

24、何谓“临时土池”?

临时土池也称暂养池。在养鳝实践中,为临时缓减鳝池的不足或鳝池尚在准备建设中,均需挖建临时土池。临时土池的建造为:挖一深70至100厘米的泥土池,为节省人力,可挖约40厘米深,再用挖出的泥土作埂,四角做成弧形。池的大小根据要求而定,但为方便管理,以不超出10平方米为宜。池内铺一层稍厚的塑料膜或彩条布。接头处先用线缝合,再用泥土压实。池底铺设10-20厘米厚的淤泥,要求非常柔软,用手摸不到硬泥块。在离底泥30厘米左右处设置溢水管(埋一根塑料管或竹管,水涨时自动流出),溢水管在池内的一端用纱布或纱窗网罩住,以防鳝鱼从管中溜走。池内放能遮住一半以上水面的水草(水花生、水浮莲等)。然后加水使水位淹至溢水管,便可投鳝入池。也可用砖直接在平地上堆砌四壁(不用水泥河沙),池内铺上塑料膜即成。

25、建土池需要砌砖吗?

若土池的四壁较为牢固且蓄水保水能力较强,建池时则可不必砌砖。反之,则可在四壁靠埂建砌厚度为6厘米或12厘米的砖墙或用石板砌边。砖墙或石板要竖立在池底的硬基上,墙高出埂面20-30厘米。池深一般70-100厘米。

相关文章

  • 土元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土元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土鳖虫又名土元、地乌龟,是种潜伏在树根烂草中的昆虫,因具有抗肿瘤、抗凝血等功效而被广泛作为药材,目前很多人都喜欢用来泡酒喝,那土元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破血逐瘀土鳖是一种相貌丑陋的虫子,在南方北方都很常见,不过它的药用价值却很高,而且现在还出现了规模很大的土鳖养殖业。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首先体现在破血...

    2061 土元 动物养殖方法 土元知识
  • 春季如何提高猪群的抵抗力?猪生病了怎么办
    春季如何提高猪群的抵抗力?猪生病了怎么办

    养猪户都知道春季时疾病的高发时期,这时生猪的生长速度较慢,抵抗力较弱,极易受病害侵扰,所以春季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极为注意。那么该采取如何措施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提高猪舍温度春季温度虽然在回升中,但是温度极为不稳定,加上阴雨天较多,所以温度还是比较低,所以首先就是提高猪舍的温度。开放式的猪舍可覆盖塑料膜,最好是双层...

    851 农业养殖注意事项
  • 泥鳅无土养殖要注意什么事项?
    泥鳅无土养殖要注意什么事项?

    水产养殖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养殖技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泥鳅无土养殖需要注意哪些。1)水质无土养殖最重要的是水质,要保证水质无异味,无异色。在夏季更应该注意时常换水,如果能做到让水能够微微不停的流动则更好。2)投喂管理1、饲料选择:蛋白含量在36%~39%为好。低温期投喂高蛋白,高温期适当降低蛋白;前期高蛋白,后期适当降...

    1182 泥鳅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 最方便的捕蚯蚓方法
    最方便的捕蚯蚓方法

    蚯蚓体内富含蛋白质,所以可作为禽类、畜类、鱼类饲料,而且极易捕捉,通常那里的土壤比较潮湿疏松,在暴雨后,可以在有土的地方翻起砖块或者岩石就会看见蚯蚓的洞痕,下面来介绍最方便的捕蚯蚓方法。1、晨捕法蚯蚓喜欢在夜间觅食和寻找新的环境。特别是鸡叫以后,其活动更加强烈。根据这一习性,可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捕捉。当河水下跌,河滩上...

    2825 蚯蚓 动物养殖教学 蚯蚓养殖技术
  • 规模化旱鸭养殖技术
    规模化旱鸭养殖技术

    近年来,规模化旱鸭养殖让农民年纯收入达30万元,走上了致富之路。那么旱鸭是怎么养殖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规模化旱鸭养殖技术吧!一、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二、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

    561 养鸭 农业养殖注意事项 肉鸭养殖技术
  • 牛为什么只吃不长
    牛为什么只吃不长

    从古至今,牛的养殖就一直都没停止下来,而且现在由于牛本身的价值被开发,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也就更加的广阔,牛在市场上的价值也越来越可观,所以现在也就出现了很多的养牛场,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就有不少人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牛为什么吃那么多却总是不长个,那么今天亲农网就来告诉大家这是为什么吧。牛只吃不长的原因1、品种问题牛只吃不...

    1209 农业养殖教程 肉牛
  • 养鸡课堂:土鸡的十大生活习性
    养鸡课堂:土鸡的十大生活习性

    这年头,很多城里人都特意开车去乡下购买纯天然的土鸡,很多老乡家的土鸡一只可以买上两百元左右,因此造假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土鸡养殖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首先就是了解它的生活习性。下面咱们一起来学习下。1.合群土鸡不是一种孤僻的动物,而是喜欢一群一群的待在一起,几乎不会单独行动。即便是那些刚出壳几天的小雏鸡,就会寻找群体。所...

    1757 动物养殖教程
  • 蜜蜂什么时候分家最多?
    蜜蜂什么时候分家最多?

    蜜蜂什么时候分家最多?分家是养蜂人对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俗称,分蜂时老蜂王带领部分工蜂另觅新址重新筑巢,而原蜂巢则留给即将出房的新蜂王和剩余工蜂,了解蜜蜂自然分蜂时间对收捕分蜂群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什么时候分家最多吧!一、分蜂时间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的主要方式,从季节上看自然分蜂多发生在蜜源丰...

    2579 养蜂 动物养殖教程 养蜂养殖技术
  • 火鸡养殖技术要点和优势
    火鸡养殖技术要点和优势

    火鸡学名吐绶鸡,又名七面鸟,原产美洲,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食草节粮型肉用高档野味珍禽。火鸡以其体形大,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而受人瞩目,可与肉用鸡媲美,被誉为“造肉机器”。下面介绍火鸡养殖技术要点和优势。火鸡养殖优势1.产肉率火鸡是家禽中产肉率最高的,全身都是肌肉,活的火鸡屠宰产肉率有64%...

    2444 火鸡 动物饲养常识 火鸡养殖技术
  • 养黄鳝要投资多少钱
    养黄鳝要投资多少钱

    黄鳝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和保健作用。还有生存能力很强,容易养殖,且具有占地面积少、投资小、效益大等优点。那么养黄鳝要投资多少钱?养黄鳝要投资多少钱1、水面租金投入(330元/年)。一般的按300/亩/年的价格计算,当然各地有差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算水面租金。100个网箱大概占地1.1亩,水面租金成本330元。2、...

    1198 黄鳝 农业养殖教程 黄鳝资讯
  • 泥鳅的张网捕捞方法
    泥鳅的张网捕捞方法

    张网捕捞养殖泥鳅有二种方法笼式小张网捕泥鳅该网一般呈长方形,在一端或两端装有倒须(或漏斗状网片装置),用聚乙烯网布做成,四边用铁丝等固定成形,宽40~50cm,高30~50cm,长 1~2m,两端呈漏斗形,口用竹圈或铁丝固定成扁圆形,口径约10cm。作业时,在笼式小张网内放蚌、螺肉、煮熟的米糠、麦麸等做成的硬粉团,将网...

    2214 捕捞技术 养殖文献 动物知识 动物养殖教学 渔业捕捞
  • 蝎子白斑病
    蝎子白斑病

    病因:由真菌感染引起。病症:病初体表出现白斑,行动失常;死后尸体僵硬,体表长出白色菌丝。治疗:宜杀菌消毒。1、2%福尔马林液或0.1%高锰酸钾液适量。用法:喷洒饲养室。2、长效磺胺0.5g、多酶片1g。用法:拌食500g 饲喂至愈。参考阅读:蝎房的日常消毒防疫...

    441 蝎子 动物图鉴
  • 人工养殖鳄鱼要投入多少成本?
    人工养殖鳄鱼要投入多少成本?

    鳄鱼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充满了种种神秘感,甚至出现恐惧感认为鳄鱼是一种凶残的可怕的动物,对人类存在严重威胁,谈“鳄”色变。其实鳄鱼一点都不可怕,只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科学饲养,其经济价值和观赏趣味无穷。鳄鱼本身的皮、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鳄鱼已实现人工养殖。近年来中国进口鳄鱼单位及进口数量也越来越...

    2684 鳄鱼 动物喂养方法
  • 孔雀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有哪些
    孔雀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有哪些

    孔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所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对其生长发育速度、健康状态及生产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在孔雀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有哪些?一、小孔雀,种孔雀刚到养殖场对环境有哪些要求?首先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干燥;,水槽,还有食槽如果买不到,可以去兽医店,畜牧店,都有卖的。注意养殖场的密封性,千万不要让野猫,野狗之类的...

    1419 孔雀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 养殖黄鳝对环境的要求?
    养殖黄鳝对环境的要求?

    黄鳝对于环境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很强的适应能力,一些废弃的水池和不能种植植物的水坑,水塘都可以养殖。对选择养殖地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水源比较充足,还可以通风向阳的地方来建造养殖池。黄鳝养殖要点?养殖黄鳝的池塘要设置排水口,进水口,溢水口,可以用来排放污水换水和防止下雨的时候是上涨导致黄鳝逃跑。在任何一个水库都有设置拦截...

    2894 黄鳝 农业养殖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