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最常见。成年鸟、幼鸟和雏鸟均可感染。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前者以皮肤(尤以头部皮肤)出现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白喉。有的病鸟,两者可同时发生。
1.病原
禽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痘病毒,有4种病毒型,在自然情况下,每一型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致病性,但通过人工感染,也可传染给异种宿主。禽痘病毒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染或皮肤接触传染,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形式,一般须经有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蚊子及体表寄生虫可传播本病,蚊子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天。
禽痘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虽经完全干燥和阳光照射数星期,还具有活力。加热60℃须经3小时才能杀死,-15℃可存活多年。采用1%氢氧化钠、1%醋酸、0.1%升汞可于5分钟内杀死病毒。在腐败的环境中,病毒迅速死亡。
2.症状
潜伏期4;8天。依侵犯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
(1)皮肤型
以头部皮肤,有时见于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形成痘疹为特征。多见于头部、眼部和无毛区的皮肤上长有大小不等的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含水样液体并发亮。水疱逐渐长大、变黄,破裂后形成结节。有的眼部周围结节数目很多,相互连接融合,产生大块的厚痂,以致使眼缝完全闭合。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病重的雏鸟则有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现象。种鸵鸟产蛋减少或停止。
(2)黏膜型
常发生在幼鸟和青年鸟,死亡率较高。病初呈鼻炎症状,流鼻,初为浆性黏液,后转为脓性。如蔓延至眶下窦和眼结膜,则眼脸肿胀,结膜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口腔、咽喉黏膜发生痘疹,初呈圆形黄色斑点,逐渐扩散成为大片的假膜,随后变厚而成棕包痂块,且不易剥落。上述假膜有时伸入喉部和食道,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3)混合型
即皮肤和黏膜均被侵害。
(4)败血型
比较少见,以较严重的全身症状开始,继而发生肠炎,病鸵鸟有时迅速死亡。有时急性症状消失,转为慢性腹泻而死。
3.防治
我国已研制出禽痘弱毒疫苗,可以进行免疫接种。患病鸵鸟可采用对症疗法,皮肤型痘疹可用0.1%高锰酸钾、2%硼酸或生理盐水冲洗患部,剥掉痂块,涂上5%碘酊或抗生素软膏。口腔内的假膜,可用镊子小心除去,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2%石炭酸。同时应改善饲养管理,给予新鲜、柔软、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螺旋霉素0.3;0.5克,连用5;7天。